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33,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武部
典教
司職
司刑
家令
常主
使長
司令
轄司
右輔
乘田
專掌
蠻府
首事
掌教
《漢語大詞典》:武部
兵部。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軍事的部門。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文武部等級依舊:“ 唐明皇 天寶 十一載正月改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至 肅宗 至德 二年十二月敕并依舊?!?宋 王安石 《周沆右諫議大夫制》:“為郎武部,七歲於茲?!?/div>
《漢語大詞典》:典教
(1).典章教化。 漢 應(yīng)玚 《文質(zhì)論》:“建不刊之洪制,顯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 周公 所不堪,灑灰垂典教。”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二:“ 新羅 君訝曰:‘吾以中國之人,盡閑典教,不謂尚有無知之俗者!’”
(2).主管教育。 明 劉基 《杭州富陽縣重修文廟學(xué)宮記》:“ 至正 九年, 永嘉 洪元誠 典教 富陽縣 ?!?/div>
《漢語大詞典》:司職(司職)
主管其事。后漢書·李杜傳贊:“ 李 杜 司職,朋心合力?!?span id="xecj2fh" class="book">《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譬天王之冕旒,任百官以司職?!?李善 注:“譬如天王冕旒而執(zhí)契,必因百官司職以立政?!?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歲次昭陽,月在大梁,其日上巳,其時少陽。春史司職,青祇效祥。”
分類:主管
《漢語大詞典》:司刑
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掌五刑之法。見《周禮·秋官·司刑》。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罰的官。 唐 李賀 《昌谷詩》:“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 王琦 集注:“見 昌谷 之民,不好爭訟,不少王稅?!?唐 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禹 謨推掌誥, 湯 網(wǎng)屬司刑?!?/div>
《漢語大詞典》:家令
(1).猶家規(guī)。新唐書·穆寧傳:“ 寧 居家嚴,事寡姊恭甚。嘗譔家令訓(xùn)諸子,人一通?!?br />(2).官名。 漢 代皇家的屬官,主管家事,諸侯國亦設(shè)此職。后世僅有太子家令。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 ,如家人父子禮。 太公 家令説 太公 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span id="x61jl6i" class="book">《后漢書·鮮卑傳》:“ 投鹿侯 不聽,遂棄之。妻私語家令收養(yǎng)焉,名 檀石槐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卓 遷相國,封 郿侯 ,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 卓 母為 池陽君 ,置家令、丞?!?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陌上桑:“ 邯鄲 女子 秦 姓名 羅敷 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仁 后為 趙王 家令?!?/div>
《漢語大詞典》:常主
(1).固定的主人。書·咸有一德:“善無常主,協(xié)于克一?!?span id="drtvxfx" class="book">《史記·貨殖列傳》:“富無經(jīng)業(yè),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后漢書·王符傳:“今田無常主,民無常居,吏食日稟,班祿未定?!?br />(2).指固定的君主。晉書·潘尼傳:“故禪代非一姓,社稷無常主?!?br />(3).指固定的主管者。管子·幼官:“必設(shè)常主,計必先定。” 尹知章 注:“軍之主將,既必有常,軍之計謀,亦須先定?!?br />(4).指正常的心志。 唐 孟郊 《鵶路溪行呈陸中丞》詩:“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br />(5).平庸的君主。呂氏春秋·制樂:“亂國之主未嘗知樂者,常主也?!?高誘 注:“非賢主也。”新唐書·兵志:“夫惡危亂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
《國語辭典》:使長(使長)  拼音:shǐ zhǎng
元代奴仆對主人的稱呼。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常言道:『一歲使長百歲奴』,我耽著利害放您,則要一路上小心在意者?!乖o名氏《貨郎旦》第二折:「乞與你不痛親父母行施恩厚,我扶侍義養(yǎng)兒使長多生受?!?/div>
《國語辭典》:司令  拼音:sī lìng
1.指揮所屬軍隊,并發(fā)號施令的高階將領(lǐng)。如憲兵司令、衛(wèi)戍司令。也稱為「司令官」。
2.職官名。元朝鹽場每場設(shè)司令一員,職司類似明清時的鹽課司大使。
《漢語大詞典》:轄司(轄司)
指主管官吏。 南朝 梁 任昉 《答劉孝綽》詩:“直史兼褒貶,轄司專疾惡?!?/div>
分類:主管官吏
《國語辭典》:右輔(右輔)  拼音:yòu fǔ
1.職官名。西漢主管京都右內(nèi)史地區(qū)的官。
2.右,漢代三輔之一。漢武帝時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為三輔。因地在京兆尹之西,故稱為「右輔」。今在陜西鳳翔。唐。韓愈石鼓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右輔田疇薄,斯民??嘭??!?/div>
《國語辭典》:乘田  拼音:chéng tián
春秋時主管畜牧的小官,后泛指小官吏?!睹献?。萬章下》:「嘗為乘田矣。」?jié)h。趙岐。注:「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jié)h。王充《論衡。自紀篇》:「為乘田委吏,無于邑之心;為司空相國,無說豫之色。」
《漢語大詞典》:專掌(專掌)
專門主管或從事某項工作。東觀漢記·魏應(yīng)傳:“諸儒於 白虎觀 講論‘五經(jīng)’同異,使 應(yīng) 專掌難問。”
《漢語大詞典》:蠻府(蠻府)
舊指主管少數(shù)民族的官署。 明 陳子龍 《送吳巒稚司李桂林》詩:“蠻府官閒能作賦, 漢 廷恩近憶鳴珂?!?明 袁宗道 《送郭少參希彥之蜀》詩:“蠻府傳新檄,賓人候去旌?!?/div>
《國語辭典》:首事  拼音:shǒu shì
首先發(fā)難起事?!妒酚?。卷四八。陳涉世家》:「且楚首事,當(dāng)令于天下?!?/div>
《國語辭典》:掌教  拼音:zhǎng jiào
1.明、清時對府、縣學(xué)教官或書院主講人的稱呼。
2.對教派團體首領(lǐng)的稱呼?!肚迨犯濉>硪欢?。食貨志一》:「其各省回民,令禮拜寺掌教稽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