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管 → 筦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66,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庶務(wù)
司業(yè)
司理
兼管
司勛
銓衡
銓曹
神主
樞府
司諫
材官
御府
司官
宰司
司牧
《國語辭典》:庶務(wù)(庶務(wù))  拼音:shù wù
各種事務(wù)?!端问?。卷三三六。司馬光傳》:「躬親庶務(wù),不舍晝夜?!挂卜Q為「庶事」。
《漢語大詞典》:司業(yè)(司業(yè))
(1).謂主管世子學(xué)業(yè)教育。禮記·文王世子:“樂正司業(yè),父師司成?!?鄭玄 注:“司,主也?!?孔穎達(dá) 疏:“司是職司,故為主。謂樂正主太子、之業(yè)?!?br />(2).學(xué)官名。 隋 以后國子監(jiān)置司業(yè),為監(jiān)內(nèi)的副長官,協(xié)助祭酒,掌儒學(xué)訓(xùn)導(dǎo)之政。至 清 末始廢。參閱通典·職官九、《續(xù)通典·職官九》、《清通典·職官六》。
(3).指 唐 張籍 。 張籍 仕終國子司業(yè),故稱。 清 孫枝蔚 《吊張文昌遺宅》詩:“眼前幾客如司業(yè),卷內(nèi)長篇及 董公 。”
《國語辭典》:司理  拼音:sī lǐ
1.職官名。掌理獄訟的事。也作「司李」。
2.掌理、管理。如:「司理政務(wù)」、「司理庶事」。
《國語辭典》:兼管  拼音:jiān guǎn
除了主管本身的業(yè)務(wù)外,另外還管理其他的事務(wù)。如:「他除了負(fù)責(zé)本大樓的訪客登記外,還兼管信件的處理?!?/div>
《漢語大詞典》:司勛(司勳)
(1).官名。周禮夏官之屬,主管功賞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勛,掌六勛之事。 隋 置司勛侍郎,屬吏部。 唐 宋 改為郎中, 明 清 稱稽勛司, 清 末廢。參閱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職官二》。
(2).指 杜牧 。 牧 嘗為司勛員外郎,故稱。 寧調(diào)元 《柬蛻庵三什》詩之三:“多謝司勛能薄倖,幾回惆悵欲歸時?!?/div>
《國語辭典》:銓衡(銓衡)  拼音:quán héng
1.測量重量的器具?!逗鬂h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倫平銓衡,正斗斛,市無阿枉,百姓悅服?!?br />2.衡量斟酌?!段倪x。陸機。文賦》:「茍銓衡之所裁,固應(yīng)繩其必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銓曹(銓曹)
(1).主管選拔官員的部門。 唐 包湑 《會昌解頤錄·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薦他人亦得。”宋史·岳云傳:“﹝ 岳云 ﹞功在第一, 飛 不言。逾年,銓曹辯之,始遷武翼郎?!?清 李漁 《蜃中樓·點差》:“漫勞烏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br />(2).借指主管選拔官員之長官。明史·顧鼎臣傳:“兵部主事 馬承學(xué) 恃 鼎臣 有聯(lián),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學(xué) 而用 崑 ?!?/div>
《國語辭典》:神主  拼音:shén zhǔ
設(shè)位致祭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制,狹長形,中書死者姓名。后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赣萑A軒進去拜了叔祖母的神主,奉主升車?!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象。」也稱為「木主」、「神主牌」、「神座」、「神位」。
《漢語大詞典》:樞府(樞府)
主管軍政大權(quán)的中樞機構(gòu)。 宋 代多指樞密院, 明 和 清 初多指內(nèi)閣, 清 雍正 以后多指軍機處。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曹侍中 在樞府,務(wù)革僥幸,而中官尤被裁抑?!?宋 陸游 《賀張都督啟》:“恭審誕膺冊書,首冠樞府?!?明 吾丘瑞 《運甓記·剪發(fā)延賓》:“爹爹,你藏器待沽,終須有日登樞府。” 清 汪懋麟 《新歲荷真定公寄書并二律見問次韻酬謝》之二:“樞府紓籌策,官齋尚詠詩?!?/div>
《漢語大詞典》:司諫(司諫)
官名。周禮地官之屬。主管督察吏民過失,選拔人才。 唐 門下省的諫官,有補闕、拾遺。 宋太宗 端拱 初改補闕為左右司諫,掌諷諭規(guī)諫。 元 以后廢。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四。
《國語辭典》:材官  拼音:cái guān
1.區(qū)別事物的特性,而分別加以利用?!盾髯?。解蔽》:「經(jīng)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2.勇健的武卒。一種秦漢時始設(shè)置的地方兵種?!稘h書。卷二三。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國?!固?。陳鴻《東城老父傳》:「父忠,長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為中宮幕士?!?br />3.掌管土木、工匠等事的官署?!赌淆R書。卷二六。王敬則傳》:「太祖將受禪,材官薦易太極殿柱?!?/div>
《漢語大詞典》:御府
(1).帝王的府庫。史記·平準(zhǔn)書:“胡降者皆衣食縣官,縣官不給,天子乃損膳,解乘輿駟,出御府禁藏以贍之?!?唐 李頎 《送李回》詩:“歲發(fā)金錢供御府,晝看仙液注離宮?!?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唐高宗鎮(zhèn)庫墨:“近於內(nèi)省 何道源 家,見數(shù)種古墨,皆生平未見,多出御府所賜?!?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褭號出御府之珍,永以為寳;豸繡炫天孫之錦,豈曰無衣?!?br />(2).指主管御府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 江 所沉璧也?!?br />(3).御史的官署。 唐 杜甫 《奉酬寇侍御見寄復(fù)寄寇》詩:“來簪御府筆,故泊 洞庭 船?!?仇兆鰲 注引 邵傅之 曰:“御史所居之署,謂之御史府?!?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得筵字》:“首命臺階老,將崇御府員?!卑矗?張說 嘗為御史大夫。
(4).主藏禁中圖書秘記的官署。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祕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yuǎn),不得朝夕視,始更聚書 集賢殿 ,別置校讎官曰學(xué)士,曰校理?!?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之一:“直至 沈 范 輩,始家藏簡編。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傳?!?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唐 惟 貞觀 、 開元 最勝,兩都各聚書數(shù)部,至七萬卷。至 宣和殿 太清樓 龍圖閣 御府所儲,尤盛于前代?!?/div>
《漢語大詞典》:司官
(1).主管官員。后漢書·陳寔傳:“鄰縣人戶歸附者, 寔 輒訓(xùn)導(dǎo)譬解,發(fā)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 李賢 注:“司官謂主司之官也?!?br />(2). 清 代各部屬官的通稱。指部內(nèi)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紅樓夢第一○五回:“話説 賈政 正在那里設(shè)宴請酒,忽見 賴大 急忙走上 榮禧堂 來,回 賈政 道:‘有錦衣府堂官 趙老爺 帶領(lǐng)好幾位司官,説來拜望?!?span id="yq7vqtm" class="book">《鏡花緣》第六五回:“ 卞濱 同 孟謨 帶領(lǐng)司官,捧了各卷,進朝面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二:“以五品司官而賜第賜帑,以本部郎中一年而即擢堂官,皆自來未有之曠典?!?br />(3).屬官對其長官的自稱。《中國現(xiàn)在記》第三回:“大人有侍郎兼銜,司官乃是新用的一個部曹,正與大人有堂屬之分,這個稱呼,乃是天經(jīng)地義,一定而不可移的?!?span id="rj11bz4"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 雪舫 便一力擔(dān)承在身上,説道:‘大人放心,司官總有法子説得他服服帖帖的來求親?!?/div>
《漢語大詞典》:宰司
(1).謂百官之長,處宰輔之位者。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今觀宰司之取士也,有似於 司原 之佃也。”三國志·魏志·蔣濟傳:“臣備宰司,民所具瞻?!?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一:“右臣叨列宰司,素?zé)o奇略,既承清問,合罄鄙誠。”
(2).主管掌理。《梁書·武帝紀(jì)中》:“建立人主,克翦昏亂。遂因時來,宰司邦國?!?/div>
《國語辭典》:司牧  拼音:sī mù
1.掌管治理?!度龂?。卷九。魏書。夏侯尚傳》:「古之建官,所以濟育群生,統(tǒng)理民物也,故為之君長以司牧之。」
2.國君或地方長官。南朝齊。高帝〈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樹以司牧?!鼓铣?。江淹柳仆射為南兗州詔〉:「司牧之任,宜詳其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