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默照禪(默照禪)  拼音:mò zhào chán
宋代正覺禪師所提倡的禪法。主張靜坐默究,凈治揩摩,把心中所有的妄緣幻習(xí)去掉,使其恢復(fù)清白圓明,便能事事無礙。
《國語辭典》:右派  拼音:yòu pài
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改革等方面,主張維持現(xiàn)狀,反對作激烈變革的一派。也稱為「保守派」、「右翼」。
《漢語大詞典》:定執(zhí)(定執(zhí))
(1).一定的主張。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會議迎復(fù)儀注:“老臣處事自有定執(zhí),而其量亦非后生可及也?!?br />(2).斷定。《元典章·刑部五·檢驗》:“今后凡檢驗尸傷,若當(dāng)塲定執(zhí)致命痕傷無差,行兇人等審問明白,別無可疑者,正犯人於下畫字?!?/div>
分類:斷定主張
《漢語大詞典》:霸說(霸説)
稱霸的主張。左傳·哀公七年:“ 彊 ( 公孫彊 )言霸説於 曹伯 , 曹伯 從之,乃背 晉 而奸 宋 ?!?/div>
分類:稱霸主張
《漢語大詞典》:譚延
(1880-1930)湖南茶陵人。清末主張君主立憲,被推為湖南咨議局議長。辛亥革命時,殺害革命黨人,篡奪湖南都督職位。后加入國民黨,歷任湖南督軍兼省長、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1927年后依附蔣介石,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
《國語辭典》:唯識論(唯識論)  拼音:wéi shì lùn
佛教典籍,一卷。世親著。主張沒有客觀的外境和對象,一切的現(xiàn)象只是心識的變現(xiàn)之唯識思想。在漢譯本有三種,唯識論是后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本之名。此外尚有南朝陳真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以及唐玄奘所譯唯識二十論。
《國語辭典》:攻防  拼音:gōng fáng
指作戰(zhàn)或維護主張策略的攻擊和防守。如:「這座山頭,地勢險要,正是戰(zhàn)爭中雙方攻防要地。」「兩個政黨在立法院審議本案的攻防上至為激烈,互不相讓?!?/div>
《漢語大詞典》:衡道
(1).指 戰(zhàn)國 時 張儀 等人倡導(dǎo)的連橫事 秦 的政治主張。史記·張儀列傳論:“夫 張儀 之行事,甚於 蘇秦 ,然世惡 蘇秦 者,以其先死,而 儀 振暴其短以扶其説,成其衡道?!?司馬貞 索隱:“ 張儀 説六國,使連衡而事 秦 ,故云‘成其衡道’?!?br />(2).謂違背道義。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今之所謂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彊立之。”
《漢語大詞典》:黨義(黨義)
指一個政黨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xué)術(shù)問題等所持有的系統(tǒng)的理論和主張。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xué)的階級性”》:“這一回,新月社的‘自由言論’遭了壓迫,照老辦法,是必須對于壓迫者,也加以壓迫的,但《新月》上所顯現(xiàn)的反應(yīng),卻是一篇《告壓迫言論自由者》,先引對方的黨義,次引外國的法律,終引東西史例,以見凡壓迫自由者,往往臻于滅亡:是一番替對方設(shè)想的警告?!?錢鍾書 《圍城》六:“在他們心目中, 鴻漸 的地位比教黨義的和教軍事訓(xùn)練的高不了多少?!?
《國語辭典》:論點(論點)  拼音:lùn diǎn
議論的觀點。如:「這篇文章的論點與眾不同,引人爭議處更是前所未聞?!?/div>
《國語辭典》:二元論(二元論)  拼音:èr yuán lùn
以兩對立的概念詮釋宇宙現(xiàn)象的說明方法。如柏拉圖實有與非有說,亞里士多德形與質(zhì)說,皆屬二元論。
《漢語大詞典》:悗奪(悗奪)
謂設(shè)法使之放棄其主張。 宋 葉適 《徐德操墓志銘》:“有所執(zhí)論,發(fā)於堅毅,不可悗奪也。”
《漢語大詞典》:抗奪(抗奪)
謂予以反對而使改變主張。后漢書·黃瓊傳:“初, 瓊 隨父在臺閣,習(xí)見故事。及后居職,達練官曹,爭議朝堂,莫能抗奪?!?/div>
《漢語大詞典》:軼義(軼義)
散失了的理論和主張。 清 馮桂芬 《〈約堂算學(xué)雜記〉序》:“厥后古書稍稍出,后生雋才,探討紬繹,往往得一二遺文軼義於殘編斷簡之中。”
《國語辭典》:鷹派(鷹派)  拼音:yīng pài
鷹為強猛的象徵。在國際政治上主張以強硬手段解決紛爭的一派,稱為「鷹派」。相對于主張和平的鴿派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