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漢語大詞典》:時用(時用)
(1).易·坎:“王公設(shè)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王弼 注:“非用之常,用有時也?!北局冈谔囟〞r間的作用。后指為當(dāng)世所用。北史·李彪傳:“﹝ 彪 ﹞識性嚴(yán)聰,學(xué)博墳籍,剛辯之才,頗堪時用。”
(2).為世所用。亦指治世之才。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 宋 梅堯臣 《依韻和丁元珍見寄》:“實(shí)慚寡時用,又顧無奇行。”
《漢語大詞典》:冠時(冠時)
蓋過時人,為當(dāng)代第一。晉書·桓溫傳論:“自謂英猷不世,勛績冠時。”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觀 公孫氏 舞劍器渾脫,瀏灕頓挫,獨(dú)出冠時?!?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己丑詞林:“己丑詞林,如 焦弱侯 、 董元宰 ,俱以文學(xué)冠時。”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貌既冠時,才亦出眾?!?/div>
《漢語大詞典》:孫劉(孫劉)
(1). 三國 吳 主 孫權(quán) 和 蜀 主 劉備 的并稱。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 孫 劉 二氏,割有 交 益 ?!?劉良 注:“ 孫 劉 ,謂 孫權(quán) 、 劉備 也?!?南朝 梁元帝 《與武陵王紀(jì)書止蜀軍東下》:“地擬 孫 劉 ,各安境界?!?span id="x57frvv" class="book">《周書·靜帝紀(jì)論》:“ 靜帝 越自幼沖,紹茲衰緒。內(nèi)相挾 孫 劉 之詐,戚藩無 齊 代 之彊?!?元 薩都剌 《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韻》:“ 孫 劉 事業(yè)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br />(2). 三國 魏 孫資 和 劉放 的并稱。三國志·魏志·劉放傳:“ 劉 放 文翰, 孫資 勤慎,并管喉舌,權(quán)聞當(dāng)時,雅亮非體,是故譏諛之聲,每過其實(shí)也?!?span id="ntrt7tn" class="book">《南史·顧覬之傳》:“ 覬之 曰:‘ 辛毗 有云, 孫 劉 不過使吾不為三公耳?!?金 元好問 《楊之美尚書挽章》詩:“千古 孫 劉 有餘責(zé),一時 燕 許 更誰同?!?br />(3). 晉 孫綽 和 劉惔 的并稱。二人皆為當(dāng)時名士。事見晉書本傳。 唐 陸龜蒙 《幽居賦》:“清言不屈, 孫 劉 詎減於中軍?!?/div>
《漢語大詞典》:向用(嚮用)
謂為當(dāng)時所重;合于時用。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三折:“先生正當(dāng)向用之際,何以有此山林之念?”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兵部·倭患:“其子 綎 ,從 滇 黔 起,屢奏功;其后 朝鮮 之役,亦以凱旋,為時向用?!?br />(1).謂有意任用。宋史·選舉志一:“時取才唯進(jìn)士諸科為最廣,名卿鉅公,皆繇此選,而 仁宗 亦嚮用之,登上第者不數(shù)年,輒赫然顯貴矣?!?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 蔣賜棨 韓鑅 雖尚列朝籍,亦不復(fù)嚮用?!?br />(2).指被重用。 宋 葉適 《故禮部尚書龍圖閣學(xué)士黃公墓志銘》:“為 寶謨閣 直學(xué)士,入為禮部尚書,天下意公嚮用矣。” 明 李贄 《追述潘見泉先生往會因由》:“侵侵乎見知於諸大老,勃勃乎嚮用矣?!?/div>
《漢語大詞典》:金墉
(1).西方的城。文選·張衡〈西京賦〉:“似 閬風(fēng) 之遐坂,橫西洫而絶金墉。” 薛綜 注:“墉,謂城也。絶,度也。言閣道似此山之長遠(yuǎn),橫越西池,而度金城也。西方稱之曰金。”
(2).猶金城。堅(jiān)固的城墻。 晉 潘岳 《西征賦》:“金墉鬱其萬雉,峻嵃峭以繩直?!?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旁望斗城,金墉萬仞?!?明 李東陽 《和沉地官時旸〈游城西朝天宮〉韻》:“龍盤萬嶺合,虎踞千山重。我昔往觀之,湯池帶金墉?!?br />(3).古城名。 三國 魏明帝 時筑,為當(dāng)時 洛陽城 (今 河南省 洛陽市 東)西北角一個小城。 唐 貞觀 后廢。太平御覽卷一七六引 晉 陸機(jī) 《洛陽地記》:“ 洛陽城 內(nèi)西北角有 金墉城 ,東北角有樓高百尺, 魏文帝 造也?!?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瑤光寺:“ 瑤光寺 北有 承明門 ,有 金墉城 ,即 魏氏 所筑?!?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洛陽縣》:“ 嘉平 六年, 司馬師 廢其主 芳 ,遷於 金墉 。 延熙 二年, 魏王 禪位於 晉 ,出舍 金墉城 。 晉 楊后 及 愍懷太子 至 賈后 之廢,皆徙 金墉 。 永康 二年, 趙王倫 簒位遷 惠帝 ,自 華林 西門出,居 金墉城 ?!币蛞啾扔鞯酆蟊毁H之所。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后序》:“ 金墉 之恥未雪, 澶洲 之盟將寒。”
《國語辭典》:赴義(赴義)  拼音:fù yì
為義犧牲。如:「為了全國人民的幸福,他毅然決然的慷慨赴義?!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當(dāng)陽之?dāng)?,豫州見有?shù)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jìn)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文異(文異)
(1).文彩奇異。《楚辭·招魂》:“文異豹飾,侍陂陁些?!?王夫之 通釋:“其衣文采殊異,而以豹皮為飾也?!币徽f以為當(dāng)作“文豹異飾”。 王逸 注:“言侍從之人,皆衣虎豹之文,異采之飾,侍君堂隅,衛(wèi)階陛也。”參閱 聞一多 《楚辭校補(bǔ)·招魂》
(2).文字相異。 晉 杜預(yù) 《〈春秋〉序》:“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若如所論,則經(jīng)當(dāng)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也,先儒所傳皆不其然?!?清 王引之 經(jīng)傳釋詞卷十:“下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與此文異義同?!?/div>
《國語辭典》:匪風(fēng)(匪風(fēng))  拼音:fěi fēng
《詩經(jīng)。檜風(fēng)》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匪風(fēng),思周道也?!够蛞詾楫?dāng)是檜人憂國思周之詩。首章二句為:「匪風(fēng)發(fā)兮,匪車偈兮?!?/div>
《漢語大詞典》:羅趙(羅趙)
晉 羅暉 和 趙襲 的并稱。二人均為當(dāng)時書法名家。《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羅暉 、 趙襲 不詳何許人,與 伯英 ( 張伯英 )同時見稱 西州 ,而矜許自與,眾頗惑之; 伯英 與 朱寬 書自敘云: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羅 趙 有餘?!?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減 鐘 張 君自足,下方 羅 趙 我亦優(yōu)?!?/div>
《漢語大詞典》:盛春
春季中最為當(dāng)令的時候。后漢書·魯恭傳:“今乃盛春之一月,興發(fā)軍役,擾動天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何敞傳》:“ 匈奴 無逆節(jié)之罪, 漢 朝無可慙之恥,而盛春東作,興動大役,元元怨恨,咸懷不悅?!?/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用(鄉(xiāng)用)
謂為當(dāng)時所重。鄉(xiāng),通“ 向 ”。切合時用。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堅(jiān)忍字:“ 淳熙 中,上益明習(xí)國家事,老成鄉(xiāng)用矣?!?/div>
《漢語大詞典》:賈郭(賈郭)
晉 賈謐 和 郭彰 的并稱。二人皆為當(dāng)時權(quán)門貴族。晉書·郭彰傳:“及 賈后 專朝, 彰 豫參權(quán)勢,物情歸附,賓客盈門。世人稱為 賈 郭 ,謂 謐 及 彰 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 潘岳 詭譸於 愍懷 , 陸機(jī) 傾仄於 賈 郭 ?!?/div>
《漢語大詞典》:古璽
先 秦 印章的通稱。鉩,即璽。古鉩印面為當(dāng)時六國的篆書,風(fēng)格奇特多變,不易辨識,形式多樣。 秦 統(tǒng)一六國,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材料多數(shù)是銅,間有銀和玉等。
《漢語大詞典》:慣世(慣世)
猶冠世。謂為當(dāng)代第一。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此人文章慣世,舉筆珠璣。”
《漢語大詞典》:鳴珂曲(鳴珂曲)
亦作“ 鳴珂巷 ”。 唐 代京都 長安 胡同名。為當(dāng)時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為冶游場所的代稱。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嘗游東市還,自 平康 東門入,將訪友於西南。至 鳴珂曲 ,見一宅,門庭不甚廣,而室宇嚴(yán)邃。闔一扉,有娃方憑一雙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絶代未有?!?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第一折:“告辭了 鳴珂巷 ,待嫁那 韓輔臣 ?!?明 湯式 《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quán)豪所奪復(fù)有跨海征進(jìn)之行故作此以書其懷》套曲:“ 麗春園 萬馬蕭蕭, 鳴珂巷 眾口嗷嗷,將一座翫江樓等閑白占了?!?明 湯式 《謁金門·聞嘲》曲:“你 鳴珂巷 艷娃,我 梁園 內(nèi)社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