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4,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攔腰
部議
北曹
正土
國營
京省
朝司
部臣
部丞
樞秘
堂官
囟門
紫禁城
師子床
五野
《國語辭典》:攔腰(攔腰)  拼音:lán yāo
從中橫截?!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慌忙向前攔腰抱住,勸將轉(zhuǎn)來?!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至院外,就有跟賈政的幾個小廝上來攔腰抱住?!?/div>
《漢語大詞典》:部議(部議)
舊時指中央各部內(nèi)的決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二:“ 孫文定公 嘉淦 管理國子監(jiān)時……令諸生於時藝外,各明一經(jīng)、治一事,倣 宋 胡瑗 立經(jīng)義治事齋例,俾為有用之學(xué)。部議從之。” 清 王韜 《補(bǔ)尩起廢藥痼議》:“今天下內(nèi)事動持於部議,外事一由於吏手。”
分類:中央決定
《漢語大詞典》:北曹
指 明 代設(shè)在 北京 的吏、戶、禮、兵、刑、工等中央行政機(jī)構(gòu)。設(shè)在 南京 者則謂之南曹。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口碑》:“國朝吏部之權(quán)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惟考察年, 南京 官五品以下,黜調(diào)皆在其手,聲勢赫奕。過此,則又如常矣?!?/div>
《漢語大詞典》:正土
(1).中央之土。《淮南子·墬形訓(xùn)》:“正土之氣也,御乎埃天。” 高誘 注:“正土,中土也。”
(2).指辨正國土疆域。 晉 成公綏 《天地賦》:“辨方正土,經(jīng)略建邦?!?/div>
《國語辭典》:國營(國營)  拼音:guó yíng
由國家直接經(jīng)營。如:「國營機(jī)構(gòu)」。
《漢語大詞典》:京省
古代中央各部的統(tǒng)稱。北齊書·崔劼傳:“﹝ 崔劼 ﹞俄授京省,尋轉(zhuǎn)五兵尚書,監(jiān)國史,在臺閣之中,見稱簡正?!?/div>
分類:中央
《漢語大詞典》:朝司
指中央分掌各部的官吏。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若朝司惟良,萬機(jī)內(nèi)理;武將行歸,方難克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漢語大詞典》:部臣
中央各部的長官。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昭信相公:“部臣以違例尼之,上曰:‘ 李永芳 孫,安可與他 漢 軍比也?’”
分類:中央長官
《漢語大詞典》:部丞
古代中央各部的輔佐之官。史記·平準(zhǔn)書:“ 弘羊 以諸官各自市,相與爭,物故騰躍,而天下賦輸或不償其僦費(fèi),乃請置大農(nóng)部丞數(shù)十人,分部主郡國?!?span id="y6ldv0r" class="book">《漢書·平帝紀(jì)》:“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農(nóng)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勸農(nóng)桑。”
分類:中央輔佐
《漢語大詞典》:樞秘(樞祕)
猶樞要。指中央機(jī)要部門。 唐 李嶠 《為王及善讓內(nèi)史第二表》:“徵榮朽木,責(zé)焰寒灰,將使策蹇磨鉛,入總樞祕?!眳⒁姟?樞要 ”。
《國語辭典》:樞要(樞要)  拼音:shū yào
1.關(guān)鍵。《荀子。正名》:「然則所為有名,與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也?!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論說》:「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br />2.行政機(jī)關(guān)總匯的地方?!逗鬂h書。卷二六。韋彪傳》:「天下樞要,在于尚書?!?/div>
《國語辭典》:堂官  拼音:táng guān
1.舊時稱各衙門的長官?!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改菚r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二回:「我在京的時候,曾上過一個條陳給堂官?!?br />2.酒樓茶坊的服務(wù)人員?!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府?dāng)下吃完幾壺酒,堂官拿上肘子、湯和飯來?!挂沧鳌柑觅摹埂?/div>
《國語辭典》:堂倌  拼音:táng guān
舊時對茶樓、酒鋪、飯館、澡堂等服務(wù)人員的稱呼?!段拿餍∈贰返谝涣兀骸杆麕熗轿灞娋蜋z了靠窗口一張茶桌坐下,堂倌泡上三碗茶?!挂沧鳌柑霉佟?。
《國語辭典》:囟門(囟門)  拼音:xìn mén
初生嬰兒的頭頂前部。因顱骨尚未成熟瘉合,故可看到腦部血管的跳動。
《國語辭典》:紫禁城  拼音:zǐ jìn chéng
明、清時的皇宮。周圍六里,城垣外有護(hù)城河環(huán)繞。民國十四年成立故宮博物院后,開放參觀。也稱為「北平故宮」。
《漢語大詞典》:師子床(師子牀)
(1).獅子床。佛教中菩薩的坐席。《維摩經(jīng)·香積佛品》:“ 維摩詰 即化為九萬師子牀,嚴(yán)好如前,諸菩薩皆坐訖。”
(2).泛指殿堂中央尊者或參禪者的坐席。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宮室:“君王朝座,彌復(fù)高廣,珠璣間錯,謂師子牀?!?br />(3).指一般的坐臥之具。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同游王舍人園》:“初開蝸牛廬,中置師子牀?!?/div>
《漢語大詞典》:五野
中央與四方地域。 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nóng)器賦》:“五野之豐登時至,四方之戰(zhàn)斗聲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