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8,分66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西王母
重寶
普陀
入隊
叢書
漢語
中方
公爵
內(nèi)向
儒教
商胡
清天
辨說
中西
雙陸
《國語辭典》:西王母  拼音:xī wáng mǔ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后于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昆崙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也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國語辭典》:重寶(重寶)  拼音:zhòng bǎo
貴重的珍寶。《孔子家語。卷八。屈節(jié)解》:「而重寶以悅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埂妒酚?。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而懷其重寶,閒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
《國語辭典》:普陀  拼音:pǔ tuó
普陀山的簡稱。參見「普陀山」條。
《漢語大詞典》:入隊(入隊)
(1).謂加入隊列。宋史·食貨志上四:“八月,詔 鎮(zhèn)江 都統(tǒng)司及武鋒軍三處屯田兵,并拘收入隊教閲?!比纾?小明 入隊了。
(2).特指參加 中國 少年先鋒隊。
《國語辭典》:叢書(叢書)  拼音:cóng shū
1.匯刊群書而成的套書。如百部叢書、百逸叢書。也稱為「叢刻」、「叢刊」。
2.書籍叢集。唐。韓愈〈剝喙行〉:「門以兩板,叢書其間。」
《國語辭典》:漢語(漢語)  拼音:hàn yǔ
中國話,漢藏語系中的一個語言。包括北方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粵語、閩語等七種主要方言。為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
《漢語大詞典》:中方
(1).指中原地區(qū)。 晉 傅玄 《宜男花賦》:“猗猗令草,生於中方;花曰宜男,號應禎祥?!?唐 盧綸 《和崔侍郎游萬固寺》:“聞説中方高樹林,曙華先照囀春禽。”元史·禮樂志三:“天垂靈顧,地獻中方。帝力所拓,神武莫當?!?br />(2). 中國 方面。《解放日報》1984.10.8:“ 中 美 高能物理委員會舉行第五次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 中 方代表有主席 谷羽 ,委員 章綜 等?!?/div>
《國語辭典》:公爵  拼音:gōng jué
1.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侯爵之上。
2.英國貴族等級最高的爵位。自西元一三三七年,黑太子愛德華封康瓦爾公,英國始有公爵之稱。
《國語辭典》:內(nèi)向(內(nèi)向)  拼音:nèi xiàng
1.向內(nèi)地逼近,多指向國內(nèi)逼迫?!稌x書。卷六。明帝紀》:「六月,敦將舉兵內(nèi)向,帝密知之?!?br />2.歸附朝廷。《后漢書。卷四○。班彪傳下》:「匈奴變詐之國,無內(nèi)向之心?!埂段倪x。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羌戎東馳,回首內(nèi)向?!?br />3.人格特質(zhì)的一種分類。系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 C. G.)以人類心理的特徵為基礎,所提出的人格類型理論。特徵是缺乏與人接觸交往的興趣,對外物的感受較少顯露出來。性格上則是偏愛沉靜,容易羞怯。
《國語辭典》:儒教  拼音:rú jiào
1.以儒家的學說教人?!妒酚洝>硪欢摹S蝹b傳。朱家傳》:「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br />2.儒家,或儒家的學說教義?!稌x書。卷一。宣帝紀》:「少有奇節(jié),聰朗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漢語大詞典》:商胡
古稱至 中國 經(jīng)商的胡人。多指 粟特 、 大食 商人。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商 胡 販客,日奔塞下?!?唐 杜甫 《解悶》詩之二:“商胡離別下 揚州 ,憶上 西陵 故驛樓。”
《漢語大詞典》:清天
清澈的天空
清官(常指舊中國能秉公行事的執(zhí)法官)
《漢語大詞典》:辨說(辨説)
(1).辨析論述。禮記·仲尼燕居:“辨説得其黨?!?孔穎達 疏:“謂分辨論説、、、《樂》之等,各得其黨類,不乖事之義理?!?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執(zhí)事所以教,反復數(shù)百言,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説,若鄙説一明,則此數(shù)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説而釋然無滯。”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陽明 登壇講學,反覆辨説‘良知’二字。”
(2).論辯。辨,通“ 辯 ”。《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今境內(nèi)之民及處官爵者,見朝廷之可以巧言辨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宋 曾鞏 《亡兄墓志銘》:“有智策,能辨説,其貫穿反復,人莫有能屈之者?!?br />(3).辯解,分辯。辨,通“ 辯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少卿一時心慌,不及問他從何而來,且自辨説道:‘我非忘卿,只因歸到家中,叔父先已別聘,強我成婚,我力辭不得。所以蹉跎至今,不能來你那里?!?br />(4). 中國 古代邏輯名詞。指推理和論證。荀子·正名:“辨説也者,不異實名以喻動靜之道也。”
《國語辭典》:中西  拼音:zhōng xī
中國與西方的泛稱。如:「學貫中西」、「中西文化交流」。
《國語辭典》:雙陸(雙陸)  拼音:shuāng lù
一種古代的賭博游戲方式。有點類似下棋,賽盤上兩邊各置十二格,雙方各持十五枚黑或白色棒槌狀的馬子立于己邊,比賽時按擲骰子的點數(shù)行走,先走到對方區(qū)域者獲勝?!队魇烂餮?。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本縣錄事老爺有兩位郎君,好的是賭博,也肯使花酒錢,有多嘴的對他說了,引到我家坐地,要尋人賭雙陸。」《紅樓夢》第八八回:「看見賈母與字紈打雙陸,鴛鴦旁邊瞧著李紈的骰子好,擲下去把老太太的錘打下了好幾個去。」也作「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