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3,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詞典(續(xù)上)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少年中國說
少年中國學會
《漢語大詞典》: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 代基督教碑刻。 唐 德宗 建中 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寬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為景教士 景凈 撰, 呂秀巖 書,概述 大秦 景教于 唐 貞觀 九年(公元635年)從 波斯 傳入 中國 后的活動和基督教教義。碑底和兩側(cè)有古 敘利亞 文教士題名。為研究基督教在 中國 的傳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
《漢語大詞典》:少年中國說
散文篇名。近代梁啟超作。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xiàn)“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動性。
《漢語大詞典》:少年中國學會
1919年7月由李大釗、王光祈等在北京發(fā)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總會設北京(1924年遷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國巴黎設分會。會務活動有出版刊物、講演、學術(shù)討論等。1925年底,因會員嚴重分化而停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