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8,分6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達官
漢人
八州
翠柏
詩歌
東國
龍井
教民
天皇
齊國
??h
區(qū)夏
青油
斗南
四部
《國語辭典》:達官(達官)  拼音:dá guān
官位顯達的人?!抖Y記。檀弓下》:「公之喪,諸達官之長,杖?!固?。杜甫哀王孫〉詩:「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漢語大詞典》:漢人(漢人)
(1).漢族人。漢書·匈奴傳下:“近 西羌 保塞,與 漢 人交通。” 唐 司空圖 《河湟有感》詩:“ 漢 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駡 漢 人?!?毛澤東 《論十大關(guān)系》六:“如果 漢 人搞大漢族主義,歧視少數(shù)民族,那就很不好?!?br />(2). 元 統(tǒng)一 中國 后,稱 契丹 、 高麗 、 女真 等族人和在 金 人統(tǒng)治下北 中國 的漢族人為 漢人 。元史·世祖紀三:“詔以 安童 為長, 史天澤 次之,其餘 蒙古 、 漢 人參用,無令員數(shù)過多?!?魯迅 《花邊文學(xué)·北人與南人》:“至于 元 ,則人民截然分為四等,一 蒙古 人,二色目人,三 漢 人即北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因為他是最后投降的一伙。”
(3). 漢 代人。 清 皮錫瑞 經(jīng)學(xué)歷史·經(jīng)學(xué)昌明時代:“ 漢 人最重師法?!?/div>
《漢語大詞典》:八州
指 中國 全土。我國自古有九州之稱,自京畿而言,則為八州。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殊俗慕義,八州懷德。”
《漢語大詞典》:翠柏
原產(chǎn)中國的一種松科喬木
翠柏屬的各種植物的統(tǒng)稱
《國語辭典》:詩歌(詩歌)  拼音:shī gē
1.詩與歌曲的總稱。唐。王勃九成宮頌〉:「詩歌百堵,黃圖未洽?!?br />2.詩的通稱。古今之詩,或可歌,或不可歌,統(tǒng)稱為「詩歌」。
《漢語大詞典》:東國(東國)
(1).東方之國。上古指 齊 、 魯 、 徐夷 等國。國語·吳語:“昔 楚靈王 不君……踰諸 夏 而圖東國?!?韋昭 注:“東國, 徐夷 吳 越 ?!?span id="kvmeuqh" class="book">《史記·孟嘗君列傳》:“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東國以與 齊 ,而 秦 出 楚懷王 以為和?!?張守節(jié) 正義:“東國, 齊 、 徐夷 。”《文選·陸機〈演連珠〉》:“是以三卿世及,東國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軌,西京有陵夷之運。” 李善 注:“東國,謂 魯 也。”近代多指 中國 以東的 日本 、 朝鮮 等國。 清 王韜 《〈三島中洲文集〉序》:“東國於二十年間維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朝鮮采風(fēng)錄:“命一等侍衛(wèi) 狼曋 ,頒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鮮 ,因令采東國詩歸奏?!?br />(2).東部地區(qū)。 春秋 時指 楚國 東部的 鍾離 、 巢 、 州來 等地。左傳·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來 。東國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罷 賴 之師。” 楊伯峻 注:“ 楚 以東部地區(qū)為東國, 鐘離 、 巢 、 州來 以及 賴 皆東國地邑?!?br />(3).指東都 洛陽 。國,都城。書·康誥:“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國 洛 ?!?三國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xùn)|國,泫涕常流連?!?唐 盧照鄰 《秋霖賦》:“別有東國儒生,西都才客?!?明 何景明 《寡婦賦》:“從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轍東國,逾 河 梁兮?!?br />(4).猶東方。指 亞洲 。一說,指 中國 。 毛澤東 《念奴嬌·昆侖》詞:“一截遺 歐 ,一截贈 美 ,一截還東國?!?/div>
《國語辭典》:龍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縣西南,舊名龍泓。所產(chǎn)的龍井茶,向負盛名。
2.一種產(chǎn)于浙江省杭州龍井村的茶。馳名中外。參見「龍井茶」條。
《漢語大詞典》:教民
(1).教育人民。論語·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 清 末泛稱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 中國 人。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九》:“又一轉(zhuǎn)眼,便連他的影子,也同拳民時代的教民一般,竟犯了與眾共棄的大罪了?!?徐特立 《紀念“五四”對青年的希望》:“那時候,不僅外國人在 中國 犯了法可以不受 中國 法律的制裁,就連教民也仗著帝國主義的勢力為非作歹,法律不敢過問。”
《國語辭典》:天皇  拼音:tiān huáng
1.天帝。晉。陸機〈列仙賦〉:「觀百化天神區(qū),覲天皇于紫微?!?br />2.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埂短綇V記。卷四八〇。頻斯》引《拾遺錄》:「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二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br />3.天子?!缎绿茣>砣?。高宗本紀》:「上元元年八月壬辰,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br />4.日本稱其君主為「天皇」。
《國語辭典》:齊國(齊國)  拼音:qí guó
1.國名。位于今山東省一帶。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傳至戰(zhàn)國時,君位被權(quán)臣田氏篡奪。后為秦國所滅。
2.齊,中央。齊國指中州、中國、中華?!读凶?。黃帝》:「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div>
《漢語大詞典》:??h(??h)
猶神州。指 中國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宴群臣登歌:“皇明御歷,仁深海縣?!?唐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申 管 晏 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知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 梁琛 ﹞曰:‘今??h分裂,天光分曜,安得以乘輿,行在為言哉!’” 胡三省 注引 騶衍 曰:“中國有 赤縣神州 , 赤縣神州 內(nèi)有九州, 禹 所敘九州是也;其外有裨海環(huán)之。??h之説,蓋本諸此?!?宋 陸游 《謝明堂赦表》:“德協(xié)穹祇,春回海縣。”
《國語辭典》:區(qū)夏(區(qū)夏)  拼音:qū xià
指華夏、中國。《書經(jīng)??嫡a》:「用肇造我區(qū)夏,越我一二邦以修?!骨?。朱彝尊滿江紅。玉座苔衣〉詞:「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qū)夏。」
《漢語大詞典》:青油
(1).又叫梓油。 中國 特產(chǎn)。由烏桕樹種仁所得的干性油,用于油漆等。一說即黑漆。南齊書·輿服志:“皇太后、皇后重翟車……蓋,金涂,爪支子花二十八,青油俠碧絹黃絞蓋,漆布裹?!?br />(2).見“ 青油幕 ”。
《漢語大詞典》:青油幕
青油涂飾的帳幕。南史·蕭韶傳:“ 韶 接 信 甚薄,坐青油幕下,引 信 入宴?!?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lián)句》:“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明 李東陽 《心遠堂》詩:“晚向青油幕下歸,宦游不與意相違?!币嗍∽鳌?青油 ”。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早秋見寄》:“熊羆交黑矟,賓客滿青油?!?宋 楊萬里 《野炊白沙沙上》:“旋將白石支燃鼎,卻展青油當野廬?!?清 陳章 《憶舊游·記蘋花雪里》詞:“燕寢凝香地,又君懸絳帳,我臥青油?!眳⒁姟?油幕 ”。
分類:涂飾帳幕
《國語辭典》:斗南  拼音:dǒu nán
1.北斗星之南的相星。故舊時用「斗南」來代稱宰相或相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總領(lǐng)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國,集眾事也?!?br />2.北斗星以南,指國內(nèi)或海內(nèi)。元。耶律楚材 請倪公詩:「倪公本是我同參,道價崢嶸冠斗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你道是飛虎將聲名播斗南;那廝能淫欲,會貪婪,誠何以堪!」
3.云林縣所轄鎮(zhèn)名,是云林南部的交通中心。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晉時荀勖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xué);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shù)數(shù);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唐玄宗于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上》。后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四部。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xué)為甲部;諸子、兵書、術(shù)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參閱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四部眾(四部衆(zhòng))
佛教語。指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梁書·武帝紀下:“﹝ 中大通 三年十月﹞行幸 同泰寺 , 高祖 升法座為四部眾説《大般若涅盤經(jīng)》義?!?span id="npjxtoz"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十九:“三世諸佛法,皆有四部眾。”亦省稱“ 四部 ”、“ 四眾 ”。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車。” 唐 海順 《三不為篇》:“四眾瞻仰,三槐附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