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45,分70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一二九運動
一賜樂業(yè)教
一花五葉
賢首宗
錫伯族
仙人栽豆
仙人擔
新疆大學
南船北馬
民族樂隊
民族樂器
末代皇帝
破邪顯正
六祖壇經(jīng)
騾馬大道
《漢語大詞典》:一二九運動(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今 北京 )學生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發(fā)動的抗 日 救亡運動。目標是反對 日本 帝國主義對 華北 的進一步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號召全國人民起來抗 日 救國。運動很快發(fā)展到全國各地,推動了抗 日 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使全國人民的愛國運動達到新的高潮。
《漢語大詞典》:一賜樂業(yè)教(一賜樂業(yè)教)
古代入居 中國 的 猶太 人對其 猶太教 的專稱?!耙毁n樂業(yè)”是 希伯來 文,即“以色列”的古音譯。其教傳入 中國 的年代,一說在 五代 后漢 (947-950年);一說在 金世宗 大定 三年(1163年),并在 開封府 建 猶太 寺。 明 弘治 二年《重建清真寺記》:“夫 一賜樂業(yè) 立教祖師 阿無羅漢 ,迺 盤古 阿躭 十九代孫也。” 明 正德 七年《尊崇道經(jīng)寺記》:“至於 一賜樂業(yè)教 ,始祖 阿躭 ,本出 天竺西域 ?!眳㈤?陳垣 《開封一賜樂業(yè)教考》、 潘光旦 《中國境內(nèi)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題》。
《漢語大詞典》:一花五葉(一花五葉)
佛教傳到 中國 后,禪宗以 達摩 為祖,謂一花;后衍成 曹洞 、 臨濟 、 云門 、 溈仰 、 法眼 五派,謂五葉。《景德傳燈錄·菩提達摩》:“一花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宋 黃庭堅 《漁家傲》詞:“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葉親分付。” 元 鮮于樞 困學齋雜錄引 宋 雪竇 禪師《真跡》詩:“末代兒孫列戶牖,一花五葉失其傳?!?/div>
《漢語大詞典》:賢首宗(賢首宗)
中國 佛教派別之一。其實際創(chuàng)始人 唐 法藏 ,字 賢首 ,通稱“賢首大師”,故名。又因以《華嚴經(jīng)》為主要經(jīng)典,故參見“ 華嚴宗 ”。
《國語辭典》:錫伯族(錫伯族)  拼音:xí bó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沈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xiàn)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后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信仰多神,少數(shù)信奉薩滿教及喇嘛教。
《漢語大詞典》:仙人栽豆
中國 傳統(tǒng)魔術(shù)名。用五個紅色的小球進行表演。由 宋 代的幻術(shù)“泥丸”衍化而成。 傅起鳳 傅騰龍 《中國雜技》第五章第三節(jié):“幻術(shù)節(jié)目‘泥丸’的出現(xiàn),是件了不起的事,標志著手法幻術(shù)自成一體……其中最基本的項目是變小圓球,目前在國內(nèi)國際舞臺上盛行的著名手法幻術(shù)‘仙人栽豆’,就是由此發(fā)展形成的?!?/div>
《國語辭典》:仙人擔(仙人擔)  拼音:xiān rén dàn
一種鍛鍊體力的運動器具。以長棍兩端貫穿石輪,類似舉重。也稱為「石擔」、「雙石頭」。
《漢語大詞典》:新疆大學
中國的多民族的綜合性大學。校址在烏魯木齊。前身是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創(chuàng)建于1924年。校名幾經(jīng)變更,1960年改現(xiàn)名。設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管理、法學、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系。
《國語辭典》:南船北馬(南船北馬)  拼音:nán chuán běi mǎ
中國大陸地理環(huán)境南方多湖泊河川,北方多陸地,故交通工具有船馬之異。
《國語辭典》:民族樂隊(民族樂隊)  拼音:mín zú yuè duì
由各民族的傳統(tǒng)樂器組成的樂隊。如中國的絲竹樂隊,即以弦樂器及管樂器組合而成。
《國語辭典》:民族樂器(民族樂器)  拼音:mín zú yuè qì
各民族傳統(tǒng)而獨特的樂器。如中國的簫、管、笛、笙等。
《國語辭典》:末代皇帝  拼音:mò dài huáng dì
帝制中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中國則指溥儀。如:「溥儀是個可憐的末代皇帝?!?/div>
《國語辭典》:破邪顯正(破邪顯正)  拼音:pò xié xiǎn zhèng
中國佛教三論宗的思想。三論宗闡說佛法時,因否定實有,所以對一切承認實有的學說都采取批判的立場。認為批判指摘異說的荒謬,即是顯示真理。
《國語辭典》:六祖壇經(jīng)(六祖壇經(jīng))  拼音:liù zǔ tán jīng
佛教典籍。為記載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事跡和語錄。一卷,五十七節(jié),不分品目。但由于現(xiàn)存的版本和寫本間差異頗多,故其原貌如何已不可知。一般以敦煌寫本題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慧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為最古本。此外尚有日本興圣寺本、曹溪原本和元僧宗寶改編本。諸本中以宗寶的改編本流行最廣。
《國語辭典》:騾馬大道(騾馬大道)  拼音:luó mǎ dà dào
中國大陸滇西縱谷地形險峻,水流湍急,聯(lián)絡困難,交通多賴騾馬馱運,故有二條以連絡昆明和緬甸為主的騾馬大道,第一條為滇緬北道,由昆明西行,經(jīng)保山、騰沖,沿大盈江到緬甸八莫上船;第二條為滇緬南道,由昆明西南行,經(jīng)墨江、寧洱、思茅、車里入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