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泰州如皋人,字堯明,一字堯夫。王覿從子?;兆谛驮晟仙峒暗?。拒絕蔡京邀見,僅拜國子博士。后歷吏部員外郎、右司員外郎,為王黼所惡,以直秘閣出知岳州。卒年四十七。有《易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3—1186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應(yīng)求。高宗紹興八年進(jìn)士。授泉州觀察推官。因不附秦檜,被置閑職。檜死,召為校書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遷中書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國史。四年,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以用人為己任,獎廉退,抑奔競。凡所奏請,都關(guān)治亂安危大事。六年,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國公致仕。謚正獻(xiàn)。有文集。
全宋詩
陳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應(yīng)求,莆田(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進(jìn)士,授泉州觀察推官。二十六年,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五),累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權(quán)兵部侍郎。孝宗即位,遷中書舍人,充江、淮宣撫判官兼權(quán)建康府事。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禮部侍郎參贊軍事,為湯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復(fù)召,又為錢端禮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寧府。三年,召為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四年,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與虞允文不協(xié),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撫使。領(lǐng)祠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舉臨安府洞霄宮。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東路安撫使兼行宮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謚正獻(xiàn)。有遺文二十卷、奏議二十卷,均佚。事見《晦庵集》卷九六《正獻(xiàn)陳公行狀》、《誠齋集》卷一二三《正獻(xiàn)陳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八三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陳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應(yīng)求,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紹興八年登進(jìn)士第。授泉州觀察推官。累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權(quán)兵部侍郎。孝宗立,遷中書舍人。隆興初年,建都督府,除禮部侍郎參贊軍事。為湯思退所忌,以寶文閣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國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書。拜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遷左仆射。六年罷,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東安撫。十年致仕,封魏國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謚文獻(xiàn)。有集二十卷。見楊萬里《正獻(xiàn)陳公墓志銘》(《誠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陳俊卿傳》。
《漢語大詞典》:中俊
左傳·昭公十二年:“ 晉侯 以 齊侯 宴, 中行穆子 相。投壺, 晉侯 先。穆子曰:‘有酒如 淮 ,有肉如 坻 。寡君中此,為諸侯師?!兄?伯 瑕 謂 穆子 曰:‘子失辭。吾固師諸侯矣,壺何為焉?其以中儁也?!眱y,同“ 俊 ”。投壺以中者為俊異。后稱考試取中為中儁,本此。
《漢語大詞典》:人龍(人龍)
(1).比喻人中俊杰。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啟》:“自從見作人龍,翔為鳥鳳,騰輝瑞諜,流慶皇家。” 五代 譚用之 《寄友人》詩:“穴鳳瑞時來卻易,人龍別后見何難。”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開府武昌》詩:“人龍且向東山臥,士馬誰分北極憂?!?br />(2).蛔蟲的別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蛔蟲。
《國語辭典》:科募  拼音:kē mù
按戶口編派工作。宋。王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序〉:「今為綏寧簿,被鄒師檄,來董虎營二千間之役,諸邑疲于應(yīng)命,民間悴于科募。」
《漢語大詞典》:邦桀
亦作“ 邦杰 ”。 詩·衛(wèi)風(fēng)·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鄭玄 箋:“桀,英桀,言賢也。” 孔穎達(dá) 疏:“杰者,俊秀之名人。”后因以“邦杰”指國中俊秀杰出的人才。 漢 焦贛 《易林·謙之師》:“邦桀載役,道至 東萊 。百僚具舉,君王嘉喜?!?唐 宋之問 《范陽王挽詞》之一:“賢相稱邦杰,清流舉代推?!?唐 岑參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