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腹里(腹裡)  拼音:fù lǐ
1.肚子里。如:「你凡事要小心一些,不要驚動了腹里的胎兒?!?br />2.內(nèi)地。如:「兩面環(huán)山,圍拱腹里。」
《漢語大詞典》:中書堂(中書堂)
中書省的政事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 仇兆鰲 注:“ 李華 《中書政事堂記》: 武德 以來,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書令,執(zhí)宰相筆,乃遷政事堂於中書省?!?宋 陸游 《送襄陽鄭帥唐老》詩:“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筆中書堂。”
《漢語大詞典》:堂吏
唐 宋 時中書省的辦事吏員。原自中央各機構(gòu)抽補。 宋太祖 以其擅中書事權(quán),多生弊端,改令吏部于士人中選授。 宋太宗 太平興國 九年,始以京朝官充任。宋史·王旦傳:“ 旦 被責,第拜謝,堂吏皆見罰。”
《國語辭典》:著作郎  拼音:zhù zuò láng
職官名。三國魏明帝時設(shè)置,隸屬中書省,掌理修撰國史;晉時改隸秘書省,稱大著作;至唐,于秘書省下設(shè)著作局;宋時雖仍設(shè)置,但僅為寄祿官,后廢。
《漢語大詞典》:右省
唐 代中書省的別稱。以其在 宣政殿 廊廡右面,故稱。通典·職官三:“亦謂門下省為左省,中書為右省,或通謂之兩省。”
《漢語大詞典》:二省
指中書省、尚書省。《南齊書·明帝紀》:“東西二省猶沾微俸,辭事私庭,榮祿兼謝?!?span id="6c2yv6y" class="book">《北齊書·崔瞻傳》:“ 瞻 患氣,兼性遲重,雖居二省,竟不堪敷奏?!?/div>
《漢語大詞典》:丹閣(丹閣)
(1).宮殿中的樓閣。 唐 韋應(yīng)物 《驪山行》:“翠華稍隱半天云,丹閣光明海中日?!?唐 竇翚 《漏賦》:“亙千門兮連萬戶,左彤階兮右丹閣?!?宋 陳師道 《口號》詩:“坐使黃流隨指顧,即看丹閣畫精神?!?br />(2).指中書省官署。 唐 李嶠 《為王方慶讓鳳閣侍郎表》:“入?yún)⒌らw,出擁彤騶?!?/div>
《漢語大詞典》:合長(閤長)
唐 宋 時常用以稱呼中書省、尚書省、龍圖閣等官署的主事官。 宋 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上遣閤長奏知太上:‘午時二刻,恭請赴坐?!?
《漢語大詞典》:五房
唐 宋 中書省下分管行政事務(wù)的五個部門。新唐書·百官志一:“改政事堂,號‘中書門下’,列五房於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樞機房,三曰兵房,四曰戶房,五曰刑禮房。”宋史·職官志一:“中書人吏分掌五房:曰孔目房、吏房、戶房、兵禮房、刑房?!?/div>
《漢語大詞典》:分省
(1). 元 代分設(shè)于地方上的中書省機關(guān)。元史·順宗紀五:“立中書分省于 濟寧 ?!?br />(2).謂派赴不同的省。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詩:“分省各有愆,佐郡慚所蒞?!?/div>
《漢語大詞典》:池鳳(池鳳)
(1).鳳池。在禁苑中。 魏 晉 南北朝 設(shè)中書省于禁苑中,故借指中書省。 唐 代宰相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故詩文中又以稱宰相。 唐 白居易 《和令狐相公寄劉郎中兼見示長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鳳滯臺鸞?!贝私柚?令狐相公 。
(2).喻池邊竹。 明 李東陽 《謝原博惠筍迭前韻》:“池鳳羽毛應(yīng)比秀,籜龍鱗甲漫成堆?!?/div>
《漢語大詞典》:畫黃(畫黃)
(1). 宋 代中書省所宣圣旨的留底,其大事經(jīng)過奏稟的稱為“畫黃”。宋史·職官志一:“﹝中書省﹞皆承制畫旨以授門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為底:大事奏稟得旨者為‘畫黃’,小事擬進得旨者為‘録黃’?!?span id="ge1ackg"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權(quán)給事中 王巖叟 言:‘ 安燾 資材闒茸,器識暗昧,舊位且非所據(jù),況可冠洪樞,顓兵柄!所有畫黃,謹繳進?!?清 惲敬 《重修瑞金縣署記》:“華廳東后室為籤押房, 漢 曰畫諾,君臣同辭。 唐 宋 曰畫黃,曰押詔,君之辭?!?br />(2).常綠小喬木藤黃的樹脂,黃色顏料,用于繪畫。 元 周達觀 真臘風土記·出產(chǎn):“畫黃乃一等樹間之脂,番人預先一年以刀砍樹,滴瀝其脂,至次年而始收?!?/div>
《漢語大詞典》:堂差
(1). 宋 時謂由中書省授予職務(wù)。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圣政:“舊法,未經(jīng)任人,不許堂差。時相欲示私恩,則取部闕而堂除之?!?br />(2).舊時妓女應(yīng)召出外陪嫖客飲酒,叫出堂差。《孽?;ā?/span>第二九回:“不一會,到了 燕慶里 ,登了 彩云 妝閣,此時 彩云 早已堂差出外,家中只有幾個時髦大姐,在那里七手八腳的支應(yīng)不開?!?/div>
《漢語大詞典》:吏房
唐 宋 時中書省、門下省均設(shè)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賞罰及差官文書等事。參閱新唐書·百官志一、宋史·職官志一。
《漢語大詞典》:正宣
唐 制,詔令由中書省擬定,門下省進畫,尚書省奉行。完備此項手續(xù)的宣命為正宣。以別于皇帝口諭、親書或?qū)m中徑發(fā)而不通過外廷的敕書。舊唐書·肅宗紀:“此緣軍國務(wù)殷,或富口敕處分。今后非正宣,并不得行用?!?span id="u5m6dby"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二年》:“如非正宣,并不得行?!?胡三省 注:“正宣,宣命。凡出宣命,有底在中書,可以檢覆,謂之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