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7,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嚴誅
重話
大獄
深究
苛刻
重責
嚴科
嚴禁
威刑
嚴譴
嚴訓
痛懲
嚴法
氣勁
刻厲
《漢語大詞典》:嚴誅(嚴誅)
嚴厲責罰。管子·小問:“君欲勝民,則使有司疏獄,而謁有罪者償,數省而嚴誅,若此,則民勝矣?!?尹知章 注:“嚴其誅罪。”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尚慮陛下過存念舊,便斷來章,雖犯嚴誅,當期必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于籌備立憲的諭旨與奏折》:“至于 川 鄂 亂民,按諸法律自應嚴誅。”
分類:嚴厲責罰
《國語辭典》:重話(重話)  拼音:zhòng huà
嚴厲的言詞。如:「同學間的幾句重話,竟然使得彼此反目,不相往來?!?/div>
《國語辭典》:大獄(大獄)  拼音:dà yù
重要刑案。《史記。卷一二二??崂魝?。張湯傳》:「是時上方鄉(xiāng)文學,湯決大獄,欲傳古義?!骨?。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div>
《國語辭典》:深究  拼音:shēn jiù
明察詳情,求索真相?!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冈谖疫@里花的是六千五百兩,在別處花的且不知多少,我就不便深究了?!?/div>
《國語辭典》:苛刻  拼音:kē kè
刻薄嚴厲?!俄n非子。內諸說下》:「大不事君,小不事家,以苛刻聞天下?!埂逗鬂h書。卷四。孝和帝紀》:「有司不念寬和,而競為苛刻。」
《國語辭典》:重責(重責)  拼音:zhòng zé
1.重大的責任?!稘h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搓枒椡鮿J傳》:「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過易行,塞重責,稱厚恩者?!?br />2.嚴厲斥責。《抱樸子。外篇。酒誡》:「以少凌長,則鄉(xiāng)黨加重責矣。」《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們都做甚么?卻叫這樣人捧盤,可惡之極!過了喜事,一個個都要重責!」
《漢語大詞典》:嚴科(嚴科)
嚴厲的法律。宋書·隱逸傳·翟法賜:“逼以王憲,束以嚴科?!?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首冒嚴科,為之者竟免刑戮,致之者反蒙嘉嘆?!?span id="t7gokxq" class="book">《舊唐書·蕭封倫傳》:“但苞藏之狀,死而后發(fā),猥加褒贈,未正嚴科。”
分類:嚴厲法律
《國語辭典》:嚴禁(嚴禁)  拼音:yán jìn
嚴格禁止。《后漢書。卷三一。蘇章傳》:「不韋毀身燋慮,出于百死,冒觸嚴禁,陷族禍門,雖不獲逞,為報已深。」《宋書。卷七五。顏峻傳》:「空立嚴禁,而利深難絕,不過一二年間,其弊不可復救?!?/div>
《漢語大詞典》:威刑
嚴厲的刑法。左傳·隱公十一年:“既無德政,又無威刑?!?span id="yvnawkb" class="book">《舊唐書·酷吏傳序》:“蓋仁義既廢,然后齊之以威刑;威刑既衰,而酷吏為用,於是 商鞅 、 李斯 譎詐設矣?!?明 吳承恩 《秦璽》:“蔑仁義而重威刑,四海離矣;壞王制而焚詩書,黔首疑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如果官吏按戶強迫買鹽,勢必用威刑逼勒百姓出錢。”
《漢語大詞典》:嚴譴(嚴譴)
嚴厲譴責。 唐 宋之問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明 沈壽民 《訪姜如農城北》詩:“ 石公 嚴譴后,又見荷戈新?!?彭芳 《辛亥遜清政變發(fā)源記》:“資政院及各省咨議局認為不合法律手續(xù),且受嚴譴,大理院票擬罪名,竟有正法之意?!?/div>
分類:嚴厲譴責
《漢語大詞典》:嚴訓(嚴訓)
(1).嚴厲訓導;嚴厲管教。世說新語·德行“ 謝公 夫人教兒”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太尉 劉子真 清潔有志操,行己以禮,而二子不才,并瀆貨致罪。 子真 坐免官??驮唬骸愚刹挥枌е??’ 子真 曰:‘吾之行事,是其耳目所聞見,而不放效,豈嚴訓所變?’”隋書·皇甫績傳:“嘗與諸外兄博奕, 孝寬 以其惰業(yè),督以嚴訓,愍 績 孤幼,特捨之?!?br />(2).指嚴厲的訓斥。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裘文達公:“上鑒其誠,雖忤旨時加嚴訓,不逾時恩禮如初?!?br />(3).父訓;父命。 唐 孫逖 《贈太子詹事王公神道碑》:“公夙遭閔兇,不稟嚴訓,圣善所育,孩提有成?!?唐 歐陽詹 《出門賦》:“嚴訓誡予以勿久,指蒲柳以傷秋?!?/div>
《漢語大詞典》:痛懲(痛懲)
(1).嚴厲地懲戒。 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又 嘉祐 中士人 劉幾 累為國學第一人,驟為怪嶮之語,學者翕然效之,遂成風俗。 歐陽公 深惡之,會公主文,決意痛懲,凡為新文者一切棄黜,時體為之一變?!?清 褚人穫 《堅瓠廣集·打花轎》:“不逞之風,漸不可長,公請府公痛懲之。”
(2).指嚴加懲辦。宋史·張永德傳:“ 世宗 親征,戰(zhàn)於 高平 ,大將 樊愛能 、 何徽 方戰(zhàn)退衄…… 永德 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則已,必欲開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懲其失。’” 梁啟超 《禁早婚議》:“夫以一人殺一人,以一人侵一人之自由,就法律上,猶必按其害群之罪而痛懲之。”
(3).深切地警戒。 宋 朱熹 《與吳茂實書》:“近來自覺向時工夫止是講論文義,以為積集義理,久當自有得力處,卻於日用工夫全少檢點……今方深省而痛懲之,亦欲與諸同志勉焉?!?/div>
《漢語大詞典》:嚴法(嚴法)
嚴厲的刑法。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下觀 秦 之所以滅者,嚴法刻深,欲大無窮也?!?郭孝成 《陜西光復記》:“嚴法隨行,聞風無恐?!?/div>
分類:嚴厲刑法
《漢語大詞典》:氣勁(氣勁)
(1).氣候寒冽。 南朝 宋 顏延之 《陽給事誄》:“涼冬氣勁,塞外草衰?!?br />(2).意氣傲岸。 唐 劉禹錫 《送裴處士應制舉詩》:“ 裴生 久在風塵里,氣勁言高少知己?!?br />(3).語氣堅定嚴厲。宋史·忠義傳七·吳革:“使 粘罕 軍見之,庭揖不拜,責其貪利敗約,詞正氣勁?!?/div>
《漢語大詞典》:刻厲(刻厲)
(1).嚴酷;苛刻嚴厲。 宋 俞文豹 吹劍錄外集:“霜焉雪焉,勁烈刻厲,翦擊其枝葉,剝傷其膚理?!?明 方孝孺 《題周氏文后》:“寬裕有容者,譽人多過其實;刻厲疾惡者,取人多喪其真?!?br />(2).謂書法或文辭峭拔。 宋 蘇軾 《書唐氏六家書后》:“ 率更 貌寒寢,敏悟絶人。今觀其書,勁峻刻厲,正稱其貌耳?!?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溫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時候也寫不出十分刻厲的文章?!?br />(3).刻苦自勵。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爾朱世隆 之初為僕射也。畏 爾朱榮 之威嚴,深自刻厲,留心幾案,應接賓客,有開敏之名?!?span id="d2dubrd" class="book">《明史·孫汝敬傳》:“自此刻厲為學,纍遷侍講?!?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王 歸,彌自刻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