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牛喘
牛因熱而喘氣。 漢 丞相 丙吉 關(guān)心農(nóng)事的典故。漢書·丙吉傳:“ 吉 又嘗出,逢清道羣鬭者,死傷橫道, 吉 過之不問,掾史獨(dú)怪之。 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dú)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 吉 , 吉 曰:‘民鬭相殺傷, 長安 令,京兆尹職所當(dāng)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罸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dāng)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shí)氣失節(jié),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diào)和陰陽,職(所)當(dāng)憂,是以問之?!焙笠嘤靡员扔魇裰部唷?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鳳巢方得地,牛喘最關(guān)心?!?宋 梅堯臣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道旁牛喘誰復(fù)問,佛寺吹螺空唱號(hào)?!?明 李東陽 《問喘詞》:“道旁死人春不管,丞相停車問牛喘。”
《漢語大詞典》:鶴相(鶴相)
指 宋 朝丞相 丁謂 。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二:“ 丁晉公 為玉清昭應(yīng)宮使,每遇醮祭,即奏有仙鶴盤舞於殿廡之上……又以其 令威 之裔,而好言仙鶴,故但呼為‘鶴相’,猶 李逢吉 呼 牛僧孺 為‘丑座’也?!?宋 劉克莊 《鵲橋仙·林侍郎生日》詞:“管他 萊相 ,管他 鶴相 ,留我本來面目?!?/div>
分類:丞相
《國語辭典》:大司馬(大司馬)  拼音:dà sī mǎ
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蹲髠鳌Y夜辍罚骸赋朔ニ我跃揉?,宋公將戰(zhàn)。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軍將興之,弗可赦也已!』」也稱為「司馬」。
《漢語大詞典》:四府
(1). 西漢 以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府為四府。漢書·趙充國傳:“詔舉可護(hù)羌校尉者,時(shí) 充國 病,四府舉 辛武賢 小弟 湯 ?!?王先謙 補(bǔ)注引 胡三省 曰:“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府也?!?br />(2).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或太傅)府為四府。后漢書·趙典傳:“ 建和 初,四府表薦,徵拜議郎,侍講禁內(nèi),再遷為侍中?!?李賢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府也。”后漢書·虞詡傳:“ 脩 ( 李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從 詡 議?!?李賢 注:“四府謂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也?!?/div>
《漢語大詞典》:垂紫
懸垂紫色的印綬。 漢 制相國、丞相、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前后左右將軍皆金印紫綬。后漢書·馮衍傳下:“ 衍 少事名賢,經(jīng)歷顯位,懷金垂紫,揭節(jié)奉使,不求茍得,常有陵云之志?!?李賢 注:“金謂印也,紫謂綬也。”
《漢語大詞典》:佩紫
佩掛紫色印綬。 漢 代相國、丞相皆金印紫綬。因以“佩紫”借指榮任高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吾聞?wù)煞蛱幨喇?dāng)帶金佩紫。”晉書·夏侯湛傳:“被朱佩紫,耀金帶白?!眳⒁姟?佩紫懷黃 ”。
《國語辭典》:佩紫懷黃(佩紫懷黃)  拼音:pèi zǐ huái huáng
紫,紫色的印綬。黃,金印。佩紫懷黃形容位高權(quán)重。南朝梁。丘遲 與陳伯之書:「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jié),奉疆埸之任,并刑馬作誓,傳之子孫?!?/div>
《漢語大詞典》:次相
副丞相。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師傅保:“通典《續(xù)會(huì)要》: 周 制立三孤之官,乃次輔之任,或稱三少為次相之任?!?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御史古稱:“ 秦 漢 御史大夫?yàn)榇蜗唷!卑矗?宋 徐天麟 西漢會(huì)要·職官一:“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
分類:次相丞相
《漢語大詞典》:紫青
猶青紫。 漢 制,丞相、太尉皆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青綬。 唐 代以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yàn)殡A官。后以“紫青”為貴官高位代稱。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使紫青重紆,玄牡龍跱。”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家退翁知懷安軍》:“當(dāng)時(shí)功名意,豈止拾紫青?!?宋 范成大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詞》詩之二:“門戶傳清白,階庭侍紫青?!?/div>
《漢語大詞典》:素相
指具有當(dāng)丞相的才德而無丞相職位的人。 漢 王充 論衡·超奇:“ 孔子 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則 孔子 之春秋,素王之業(yè)也;諸子之傳書,素相之事也?!眳⒁姟?素丞相 ”。
《漢語大詞典》:素丞相
謂無丞相之地位而具有丞相之才德與業(yè)績者。 漢 王充 論衡·定賢:“ 孔子 不王,素王之業(yè)在於春秋, 桓君山 素丞相之跡存於新論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右丞相
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時(shí)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ins>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分類:丞相仆射
《漢語大詞典》:阿龍(阿龍)
晉 丞相 王導(dǎo) 的小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企羨:“ 王丞相 拜司空, 桓廷尉 作兩髻葛帬,策杖路邊窺之,嘆曰:‘人言 阿龍 超, 阿龍 故自超?!?劉孝標(biāo) 注:“ 阿龍 , 王丞相 之小字。” 宋 劉克莊 《水調(diào)歌頭·和倉部弟壽詞》詞:“苦羨 阿龍 則甚,學(xué)取 幼安 亦可,坐穴幾藜牀?!?章炳麟 《時(shí)危》詩之四:“明鏡不煩相曉照, 阿龍 行步故超超。”
《漢語大詞典》:韋經(jīng)(韋經(jīng))
漢 丞相 韋賢 少子 玄成 ,以明經(jīng)歷相位。時(shí) 鄒 魯 有諺:“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币?span id="r0l0z8l" class="book">《漢書·韋賢傳》。后因以“韋經(jīng)”為稱揚(yáng) 韋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 漢 道中興盛, 韋 經(jīng)亞相傳?!?仇兆鰲 注:“ 韋賢 少子 玄成 ,復(fù)以明經(jīng)為相,故曰亞相。”
《國語辭典》:也先  拼音:yě xiān
人名。(西元1407~1454)明蒙古瓦剌部人。繼其父脫歡為蒙古丞相,稱太師,專擅國政,屢犯明朝邊境;土木堡之役,擊敗明兵,俘虜英宗,更進(jìn)逼京師,后敗于于謙,始請(qǐng)和并送英宗歸,后殺其可汗脫脫不花,自稱大元天圣可汗。恃強(qiáng)驕恣荒于酒色,為其部下所殺。也稱為「額森」。
《漢語大詞典》:徵事
1.征引故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解者,釋也。解釋結(jié)滯,徵事以對(duì)也?!?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六代文章之學(xué),有徵事,有策事。徵者共舉一物,各疏見聞,多者見勝。”
2.古代試士“策問”內(nèi)容之一。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四:“策問五道。舊例:三道為事務(wù)策,一道為方略,一道為徵事。”
3. 漢 官名,丞相屬官,同六百石。漢書·昭帝紀(jì):“丞相徵事 任宮 手捕斬 桀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漢儀注》徵事比六百石。皆故吏二千石不以臧罪免者為徵事,絳衣奉朝賀正月?!?/div>
《漢語大詞典》:武侯祠
西晉 末年 李雄 為紀(jì)念 蜀漢 丞相 忠武侯 諸葛亮 而建。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內(nèi)古柏蒼郁參天,殿宇高大華美?,F(xiàn)存有 唐 裴度 撰文、 柳公權(quán) 書寫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唐 杜甫 《諸葛廟》詩:“久游 巴子國 ,屢入 武侯祠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樾巢近體:“《過武侯祠》云:‘天涯爭奉 武侯祠 ,千古精靈想在茲。’” 巴金 《憩園》三十:“我的車子到了 武侯祠 , 老姚 夫婦站在大門口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