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148
【介紹】:
姓或作爰。西漢楚人,后徙安陵。字絲。文帝時為郎中。以數(shù)直諫,名重朝廷。歷任齊相、吳相。吳王厚遇盎。素與晁錯交惡。及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盎受吳王財物事,廢為庶人。吳楚反,借此向景帝建議誅錯以謝吳。及吳楚破,為楚相,不見用,病免家居。后因諫止立梁孝王為帝嗣,為王刺客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89—1049
【介紹】:
宋越州蕭山人,字敦素。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通判衢州,建州學。為廣南東路轉運按察使,會交趾有變而廣州無城守備,乃主制磚建城及造大艦習水戰(zhàn)。知通州,作長堤以捍田,奏以田之肥瘠免田租五至十年。官終三司鹽鐵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9—1299
【介紹】:
宋元間安福人,字魯叔。父彭應龍,宋江陵府教授致仕。弟彭齋叔,父子兄弟自相師友,博習修潔、杜門著述以終。私謚端素。有《算經(jīng)圖釋》、《禮記集說》、《春秋辨疑》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大名人,號窩絲牛。嘗為絲絹牙郎。工畫墨竹,性巧慧,不師古人。
人物簡介
維基章綸(1416年—?),字絲綸,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軍籍。進士出身。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乙丑科會試第九十四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四名。以給事中謫應州判,擢知本州,官至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胡循綸,字掌絲,山東新城縣(今桓臺縣)人,胡宣中子。順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科舉人。順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進士,授漢中府推官,后補河南盧氏縣知縣,鎮(zhèn)撫有功,卒于任內。
人物簡介
維基戴錫綸,字絲如,浙江省馀姚縣人,順治十一年甲午科舉人,任羅定道,順治十五年任臨邑縣知縣,至康熙四年升刑部主事,沽頭集工部分司。
人物簡介
維基秦國龍(1667年—1738年),字孫巒、臥子,號冰谷、絲巒,山東莒州直隸州日照縣人,進士出身。秦允晉之孫、秦玙之子。康熙三十八年,鄉(xiāng)試中舉;次年,登進士??滴跛氖哪辏魏编y西縣知縣,后升任戶部主事。康熙五十七年,擔任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雍正元年,擔任福建按察使。次年改任福建布政使。雍正四年因病乞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67—1837
【介紹】:
清浙江嘉興人,字絲贊,號古香,又號種水。貢生。家貧,刻苦力學,工詩畫,善填詞。有《征賢堂集》、《種水詞》。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三曹言純,字絲贊,號古香,又號種水,嘉興人。貢生。有《徵賢堂集》。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字素絲,西安人,新安張伯巖室。有《月來吟》。
眾香詞白,先世關中,隨父僑寓廣陵,幼喜吟詠,工繪事,皆得唐宋筆法。奉二親至孝,寢食起居,無不念之。長適新安張子伯巖,唱和相得,素有欲徵名媛詩之舉,見余所刻,遂閣筆矣。因錄其啟,以存素心。啟曰:柳絮因風,名傳道韞;錦心成字,人是若蘭。聆貞女之詞,獨悲烏鵲;奏宮人之樂,首唱關雎?;蛘咭蛭镔x懷,夫亦未能免此;若因無才既德,我竊以為不然。則有巾幗丈夫,香閨學士。冰心玉骨,既解柔嘉;蕙性蘭心,更多敏蕙。春花秋月坐息處,一架琴書;錦瑟牙簽悄吟時,半龕燈火。爐煙繞篆,花陰獨上紗窗;玉露研朱,燕子剛來繡戶。斯時也,鳥銜錦字,徘徊珠幕之間;蛩和秋吟,出沒玉階之畔。倘終珍秘,豈必塵淹。伏冀不吝瓊瑤,付之梨棗,惠光詞賦,得悉生平。收經(jīng)尺之珊瑚,合美觀于金石。集一庭之翡翠,驚異艷于隋朝。如桑間濮上之音,則非所?。换蚬砼畞y乩之作,亦必兼收。庶于浪花漁浦之間,流來紅瓣;敢謂弄月吟風之句,必附青云也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七俞??,字日絲,秀水人。諸生。有《石函集》。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九字五絲,真寧人。
眾香詞五絲,幽士寇某女,母李本樂籍,父故,方十齡,隨母復歸平康冒姓。李氏幼聰慧絕倫,喜讀書,過目成誦,見名宿長者,則執(zhí)經(jīng)史請益,間為詩詞,悲婉清麗,學書得衛(wèi)夫人楷法。年及笄,矢志不屑茍合,其家或強令款客,李憤甚,乘間祝發(fā)為尼,獨居邑南朱寺之大士庵者。二載后,歷游賀蘭河湟間冀,物色英雄,不得,復歸南朱,焚修精進,備極艱苦。既而其家密謀,黑夜劫縛,趨池陽,僦寓邑西之中河堡,閉戶讀書,儼然方外也。時池陽張嘯月太學,年弱冠,豪俠自負,聞其名,心異之,遂造訪焉。別席脈脈相視,數(shù)時不作一語,至良久,方問:“君非張姓五郎嘯月乎?”張應曰:“然?!崩钔普眢@起,再拜下曰:“妾抵三原即聞名,今見君器宇不凡,計非君不足了妾終身?!睆埜衅湟猓嗥?,即焚香設誓,許為小星。李善琵琶,每命飲,一再彈為出塞入塞之聲,張起舞彈劍,長歌相和,慷慨流涕,莫能仰視,遂貸數(shù)百金付李歸真邑,而轉托其居停某為之脫籍,屬葛藤甚未果。次歲,復自真邑過中河舊居,與張再會西樓,堅訂前約,遂渡渭橋,登華山絕頂,泣述岳帝祠下,以姻事及張之功名為禱,歷游毛女洞諸勝,留跡煙霞,悵然有終焉之志。比下山,即遄歸真邑,至秋半方脫籍,辟廬孤處。又一載,己巳春,寓書于張,囑望迎歸甚切,張答書勉其讀書勵志以古人,自期訂遣迎,少須時日。李愈感念,竟日悲咽,絕粒逼,夜突患心痛,急呼剪燭為書,并脫指上小金環(huán)付緘,奚奴寄張永訣,須臾,端坐而逝。村人盡聞空中仙樂聲達曙,尸香滿室,遺命七日后殮,時年二十八。月馀,忽附魂小童,遺張書,書中多言世外事,筆跡端楷,宛若平生。訃到,張執(zhí)書腸斷,一慟幾絕,遲日,復大笑曰:“端生,端生,博得英雄身,一死此身,千古屬英雄?!彼鞛槲那布溃瑢倬油D抽略嵴嬉負崆偕较?。每夢中與張款接,言未來事,皆奇驗。越歲,庚午,張薦于鄉(xiāng),李亦預兆名次,丁丑成進士,張凄然墮淚曰:“恨端娘子不及見綠衣郎也。”舊與張唱和往還詩詞甚多,惜未梓之。戊寅谷雨,余游云間,訪張望齋元侯,賞牡丹,集世英堂,喜晤小阮,嘯月口述端生情種之異,隨筆志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人。吳中妓女,有傾國之色,善箜篌。年十五,歸太原李公子。公子游楚,柳絲居金陵。遭兵亂,投井而死。嶺南王隼為之作《西溪小姑曲》。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遺身篇第七之二又絡絲僧者,遺其名字,蓋杭人也。幼事絡絲,棄而為僧人,稱“絡絲僧”云。嘗獨居破庵,晝夜誦佛不絕口。顧無以自存,乃謂其舊主人曰:“但飯我,仍為主。”絡絲主人從之。既得食,則手軋軋,而口喃喃,他無所事,如是者數(shù)年。一日,攜零紙滿筐,向吳居士西泠,欲易錢百馀文。西泠固高士,與僧有夙契,慨然曰:“需錢何為?予自可供之。而顧以此相易耶?予又何需此?”僧徐答曰:“居士前我弗敢隱,今日我將西歸,擬市柴一擔耳。”西泠曰:“果爾,予即供之?!鄙险浦x,因將柴歸,并期西泠屆時一臨,為作證明,西泠諾之。至時,西泠至庵前,則僧已積柴為座,趺坐其上,四面火燄俱熾,僧于火光中,舉手向西泠作別狀,忽以手拭面,頓見黃金色,俄焉化盡。西泠喟然嘆曰:“善哉!古賢奇蹤,再見于今日矣?!庇^者數(shù)百人,咸感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