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張商卿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五七
張商卿,字宗尹,處州龍泉(今浙江龍泉)人。登紹興三十年進(jìn)士第。淳熙中以朝散郎權(quán)知滁州。歷朝散大夫、湖南轉(zhuǎn)運判官。官至淮南運判。見所撰《永陽思賢堂記》(《永樂大典》卷七二三六),《水心先生文集》卷一三《郭府君墓志銘》,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一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二
朱安國,字康侯,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登紹興二十一年進(jìn)士第。淳熙中歷任監(jiān)察御史、將作監(jiān)、江東運判。淳熙十四年,以職事修舉,除直秘閣、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知廣州。后進(jìn)直徽猷閣、知寧國府。著有《陰符玄機》一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九之六、職官六二之二六、選舉二二之五,《新安志》卷八,《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宋史》卷二○五,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永春人,初名偉,字叔張,號竹坡居士。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遷國子監(jiān)簿,進(jìn)《太祖政要論》。孝宗時除大理丞。時諸卿奏獄空,維之以所隸有獄事未竟,不書名。求補外,出知邵武軍,歷江西提學(xué),皆有政聲。嘗與朱熹論學(xué)。卒年七十九。有《竹坡居士集》。
全宋詩
黃維之,字叔張,號竹坡居士。永春(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jìn)士,除太學(xué)錄,遷國子監(jiān)簿。除大理丞。知邵武軍。后歷江西提學(xué)。卒年七十九。有《竹坡居士集》,已佚。事見《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一二。
全宋文·卷四九六二
黃維之,初名偉,以字行,后更字叔張,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弱冠入太學(xué),屢試占首。紹興二十七年第進(jìn)士,除太學(xué)錄,遷國子監(jiān)主簿。孝宗時,除大理寺丞。出知邵武軍。光宗紹熙初,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尋以「任情蔑法」論罷。晚號竹坡居士。養(yǎng)閑十年,手不釋卷,嘗與朱熹論學(xué)。卒年七十九。著《太祖政要》十卷,有《竹坡居士集》。見《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一二,《宋會要輯稿》選舉二六之九、職官七三之二、七三之三,《宋史·藝文志》二,《宋詩紀(jì)事補遺》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4—1224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行父,號退庵。以太學(xué)生補官。累遷知南康軍,以賑濟、鎮(zhèn)壓兩手對付暴動饑民。擢廣東提刑,尋改湖北,于獄事最為盡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蘭溪人,字子由,號逸齋。范浚族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jìn)士。累官殿中侍御史。精于經(jīng)學(xué)。有《詩補傳》、《解頤新語》等。
全宋文·卷四九六三
范處義,字子由,號逸齋,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人,紹興二十四年第進(jìn)士,三十一年為劉锜軍錢糧官。淳熙中為太府寺丞、殿中侍御史。慶元三年除秘書監(jiān),進(jìn)秘閣修撰,出為江東提刑。精《》學(xué),著有《詩學(xué)》一卷、《解頤新語》十四卷、《詩補傳》三十卷(存)。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四一之二一、選舉二一之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四,《宋史》卷二○二、三九二,《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陸世良,字君晉,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孝宗淳熙間通判泉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三)。歷知德安府,以周必大薦,除廣東提刑。事見清光緒《直隸和州志》卷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一七
史彌正,字端叔,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浩次子。官朝奉大夫。淳熙末為浙西提舉。紹熙二年罷浙東提刑,主管武夷山?jīng)_佑觀。終敷文閣待制。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五四之四一、六二之二七、七三之一二,《宋史》卷三九六,《寶慶四明志》卷九,《延祐四明志》卷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一二
彭椿年,字大老,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龜年弟。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歷國子監(jiān)主簿,編修官,提舉福建市舶,擢知處州。遷太常丞、吏部郎中、國子司業(yè)。除直龍圖閣、江東轉(zhuǎn)運副使,終右文殿修撰。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譙令憲(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jìn)士,授仙游尉。歷知錢塘、衡山縣。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農(nóng)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遷太府寺丞,出知江州。開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三年,為軍器少監(jiān)(《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遷提點浙東刑獄兼提舉常平。八年,提點江東刑獄。九年,以秘書修撰奉祠。十四年,起為福建轉(zhuǎn)運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西山文集》卷四四《譙殿撰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5—1218 【介紹】: 宋宗室,字安卿。初調(diào)溧陽尉,累官知興國軍。所至以懲奸革弊為務(wù)。遷湖南運判,招降瑤族起事首領(lǐng)羅孟傳。知紹興府,筑捍海石塘,歲旱,舉緡錢四十萬以助荒政,民賴以濟。改知太平州,終江西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英仲。孝宗乾道八年進(jìn)士。淳熙末召為國子監(jiān)簿。光宗立,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講。遷軍器少監(jiān),出使江東。寧宗朝歷起居舍人,除侍講。嘗講《尚書·無逸篇》,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之意,為孝宗所嘉。未幾卒。
全宋詩
陳士楚(?~一一九五),字英仲,莆田(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jìn)士,調(diào)臨江軍戶曹參軍,攝知新喻縣,調(diào)侯官縣。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為樞密院編修官。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權(quán)孝功郎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四二),兼嘉王府直講。歷軍器少監(jiān),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寧宗慶元元年,召為起居舍人兼侍講(同上書職官六之七一),尋卒。明弘治《興化府志》卷三四有傳。
全宋文·卷六二一二
陳士楚,字英仲,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早從林光朝學(xué)。乾道八年進(jìn)士及第。淳熙末,為國子監(jiān)簿。紹熙中,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講,樞密院編修官,權(quán)考功郎、江東提舉,吏部郎官。慶元初官起居舍人兼侍講。見《永樂大典》卷三一五五引《氏族類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七一、選舉二二之九、食貨六八之九五,《止齋集》卷一七,《萬姓統(tǒng)譜》卷一八,《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劍州劍浦人。李侗子。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累官監(jiān)察御史,出知衢州,善政善教,不忝家學(xué)。擢廣東、江東提刑,以特立不容于時相,罷去。
全宋文·卷五○一二
李信甫,名友諒,以字行,南劍州劍浦(今福建南平)人,侗次子。與兄友直同登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第。歷監(jiān)察御史,直道而行。紹熙中出知衢州,遷廣東、江東提刑。年過七十,堅乞致仕。見《攻愧集》卷三六,《容齋四筆》卷三,《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羅仲舒(一一五六~一二二九),字宗之,學(xué)者稱羅江先生,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魁上舍,除安慶教授。十四年進(jìn)士,調(diào)常德教授。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監(jiān)行在場門。五年,知宜興縣。十年,除國子錄,累遷著作郎。十六年,提舉福建常平(《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提點江東刑獄。召為國子司業(yè),以直顯謨閣學(xué)士致仕。紹定二年卒,年七十四。有《羅江集》,已佚。事見清光緒《慈溪縣志》卷二五何大圭所撰行狀。今錄詩十首。
趙不流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六○
趙不流,宗室士晤子。淳熙十二年由淮南轉(zhuǎn)運除直秘閣,十四年除兩浙運副,十五年為直龍圖閣、權(quán)知臨安府,十六年罷領(lǐng)宮祠。官至集慶軍承宣使、知大宗正事。卒,追封申國公,謚孝敏。見《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后妃二之一八、職官六二之二五、職官七二之五一、食貨六八之八九,《宋史》卷二三一《宗室世系表》一七、卷二四七《宗室傳》四《趙士晤傳》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7—1213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退翁,號退齋。劉夙子。孝宗淳熙八年進(jìn)士。知臨川縣,入為太常寺丞。時韓侂胄為相,使彌正行兩淮議用鐵錢,返極議其非,侂胄怒而不聽。官終吏部侍郎。有《退齋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