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27—283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溫人,字子將。司馬懿子。起家寧朔將軍,歷官右將軍、兗州刺史,封南皮伯。晉武帝代魏,封東莞郡王,出為鎮(zhèn)東將軍、假節(jié)、徐州諸軍事,鎮(zhèn)下邳,吳人憚之。改封瑯邪王。咸寧末,參與攻吳,孫皓詣胄請降,進(jìn)拜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卒謚武。
全晉文·卷十六
胄字子將,宣帝第五子,魏時封南安亭侯,進(jìn)東武鄉(xiāng)侯,五等建,封南皮伯。武帝受禪,封東莞郡王,出為鎮(zhèn)東大將軍、假節(jié)、徐州諸軍事,改封瑯邪王。平吳后,并督青州,加侍中,進(jìn)大將軍,薨,謚曰武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唐時洛州偃師人,字文遠(yuǎn)。南齊司空徐孝嗣五世孫。博通五經(jīng),明《左傳》。方正純厚,有儒者風(fēng)。竇威、楊玄感、李密、王世充等皆從其受學(xué)。隋文帝開皇中,擢為國子博士。唐高祖至國學(xué)觀釋奠,曠發(fā)《春秋》題,論者蜂起,隨方占對,帝異之。封東莞縣男。卒年七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5或641—702 【介紹】: 唐河南偃師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經(jīng)第。授蒲州司法參軍,為政寬仁,終代不辱一人,累進(jìn)司刑丞。武則天時,酷吏構(gòu)陷無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獨有功犯顏累諫,以是重辟嘗得減死,天下稱為仁人。歷遷秋官郎中、司刑少卿。為獄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將死,泰然不憂,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終司仆少卿。卒,追謚忠正。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諱以字行。國子博士文遠(yuǎn)孫。舉明經(jīng)。補(bǔ)蒲州司法參軍。襲封東莞縣男。武后朝累轉(zhuǎn)司刑少卿。改司仆。長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贈司刑卿。中宗立。加贈越州都督。
臧懷亮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2—729 【介紹】: 唐高密東莞人,字時明。臧懷恪兄。弱冠應(yīng)穿葉附枝舉及第,累官安北副都護(hù)。玄宗開元初,以功遷單于都護(hù)。改靈州都督,轉(zhuǎn)鄯州都督兼河源軍使。改鄯州都督兼隴右節(jié)度副大使。復(fù)兼勝州都督、朔方軍大總管,封上蔡縣公。遷安東都督、平盧節(jié)度使。所至多著軍功。進(jìn)封東莞郡公,以左羽林大將軍致仕。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六
徹。密貞王元曉再從孫。初封東莞郡王。徙封濮陽郡。歷宗正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8 【介紹】: 元明間廣東東莞人,字邦佐。元順帝至正間為小官,后棄官歸里。元末大亂,聚眾保鄉(xiāng)里,破海盜,守廣州。擢廣東行省右丞。明洪武元年廖永忠取廣東,真詣軍門上印章,籍所部郡縣戶口兵糧,奉表以降。擢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累官湖廣布政使,封東莞伯。
全粵詩·卷五六
何真(一三一九——一三八八),字邦佐。東莞人。元至正年間為河源縣務(wù)副使,轉(zhuǎn)淡水場管勾,棄官歸。元末盜起,真先后率眾平之,粵賴以安,以功累進(jìn)資德大夫、行省左丞。明太祖洪武初,征南將軍廖永忠率舟師取廣東,以書諭真。真即遣使奉表降。后奉詔入朝,先后授江西、山東行省參政。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命還廣東收集舊部。事竣,仍蒞山東。九年致仕。大軍征云南,復(fù)命偕其子貴往,規(guī)畫軍餉。遷山西右布政使,尋命為浙江布政使,改湖廣。二十年復(fù)致仕。封東莞伯。卒于京師?!?a target='_blank'>明史》卷一三〇有傳。
《駢字類編》:東莞(東莞)
漢書地理志瑯邪郡東莞。注:孟康曰:故鄆邑,今鄆亭是也 后漢書郡國志:東莞有鄆亭。 魏志陶謙傳:趙昱,徐方名士也,就處士東莞綦毋君受公羊傳。 南齊書州郡志:南東莞郡:東莞,莒、姑幕。
又東莞、瑯邪二郡,即丘南東莞、北東莞。潘岳楊荊州誄:時惟楊侯,既守東莞,乃牧荊州。
分類:東莞
《國語辭典》:東莞縣(東莞縣)  拼音:dōng guǎn xiàn
縣名(現(xiàn)改設(shè)東莞市)。屬廣東省,位于廣州市東南,為東江下游的一縣。
《漢語大詞典》:虎門(虎門)
(1).古代王宮的路寢門。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鄭玄 注:“虎門,路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span id="2xotwu5" class="book">《左傳·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陳 鮑 焉往?’遂伐虎門。”
(2).國子學(xué)的別稱。周禮·地官·師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國子……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凡國之貴游子弟學(xué)焉。”后世遂以虎門之左為國子學(xué)所在地,而以“虎門”為國子學(xué)的別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景明寺:“ 子才 洽聞博見,無所不通,軍國制度,罔不訪及。自王室不靖,虎門業(yè)廢?!?span id="ckjjzc6" class="book">《魏書·劉芳傳》:“ 蔡氏 勸學(xué)篇云:‘ 周 之師氏居虎門左,敷陳六藝,以教國子?!裰谰疲?周 師氏?!?章炳麟 《原儒》:“局之類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譜近數(shù),調(diào)律近樂,猶虎門之儒所事也?!卑?, 清 孫詒讓 曰:師氏教國子于小學(xué),在王宮南之左(即皋門內(nèi)之左也)。其居虎門左司王朝,則專據(jù)朝位言之,不涉教學(xué)之事。如 孫 說,則以虎門為國子學(xué)者,誤。參閱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清 孫詒讓 正義。
(3).地名。一曰 虎頭門 。在 廣東省 東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東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兩山相對如門,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廣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經(jīng) 虎門 ,始達(dá) 廣州 。 清 道光 年間, 林則徐 曾在此焚毀鴉片,并痛擊 英國 侵略軍。
《國語辭典》:龍穴(龍穴)  拼音:lóng xuè
術(shù)數(shù)用語。山的氣脈所結(jié),適宜筑墓穴的地方?!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甘烤踊笥邶堁ǎ乘f,自心里要想發(fā)達(dá),不知已墮于大逆不道!」
《國語辭典》:劉協(xié)(劉協(xié))  拼音:liú xié
人名。(西元?~473)字彥和,南朝梁東莞(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人。早年家貧,依沙門僧祐,研習(xí)佛教經(jīng)論,晚年出家,法名慧地。著《文心雕龍》五十篇。書中討論的范圍廣泛,包括文學(xué)源流、文體區(qū)分、創(chuàng)作方法及文學(xué)批評等方面,為體大思精的文學(xué)理論著作。
《國語辭典》:袁崇煥(袁崇煥)  拼音:yuán chóng huàn
人名。(西元?~1630)字元素,明東莞人。有膽略,好談兵。萬歷進(jìn)士,天啟間以禦清兵著績,累官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崇禎時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聞警入援京師,遭讒而被磔于市。
《國語辭典》:丹徒布衣  拼音:dān tú bù yī
晉代人諸葛長民,具有武功,歷任顯要的官。后來被劉裕疑忌,要殺他,諸葛長民感嘆的說:「貧賤時候想要富貴,富貴時候必有危機(jī)?,F(xiàn)在想變?yōu)槠矫?,卻不能了。」見《晉書。卷八五。諸葛長民傳》。后比喻識破官場詭危而欲恢復(fù)平民身分的人。宋。陸游 夜從父老飲酒村店作詩:「丹徒布衣有籌略,漁陽突騎莫枝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