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0,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東坑
磨道
使犬
北泉
夫余
冶山
堯陵
營部
大圍
汕頭
護密
夾馬營
望海臺
薛道衡
梅縣
《漢語大詞典》:東坑(東阬)
猶東崗。《漢書·揚雄傳上》:“陳眾車於東阬兮,肆玉軑而下馳;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顏師古 注:“阬,大阜也,讀與岡同?!币徽f指 東海 。見文選 李善 注引 如淳 說。
古城名。故址在今 湖北省 宜昌縣 東北。
《漢語大詞典》:磨道
磨坊里牲口推磨時的走道。東北民歌《白吃飽》:“鐵蹄子,踏爛百姓肉皮子,炕頭卷去破席子,磨道牽去毛驢子?!?王汶石 《大木匠》:“衣服臟得像個土驢兒,恰像剛打磨道里鉆出來一樣。”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二章:“多么黑的磨房呀,黑洞洞的,什么也瞧不見。他蹲在磨道里,一時聽見腳步聲響,覺得有人來套磨了?!?/div>
《漢語大詞典》:使犬
清 代對沿 混同江 ,西起今 依蘭 縣東北,東達 黑龍江 口海岸及 庫頁島 所居 黑斤 (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稱呼。各部從事漁獵。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駕拽,因稱。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當 明 末季,我大 清 方定 黑龍江 , 索倫 達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東北際海,而 俄羅斯 東部曰 羅剎 者,亦踰 外興安嶺 ,侵偪 黑龍江 ?!眳㈤?span id="qsk6heb" class="book">《清續(xù)文獻通考·輿地三》。
分類:縣東東北
《漢語大詞典》:北泉
(1).指 甘泉山 ,在今 陜西 淳化 東北。 南朝 宋 謝靈運 《日出東南隅行》:“ 柏梁 冠 南山 , 桂宮 耀 北泉 ?!?黃節(jié) 注:“戰(zhàn)國策 范雎 説 秦王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谷口 。’ 班固 《西都賦》:‘其陰則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北泉 謂 甘泉 也?!?br />(2).泉名。在 河南省 確山縣 西北 樂山 、 秀山 之間,泉水涌出呈蓮花狀。 宋 曹庠 、 魏著 、 夏侯沖 、 賀填 等曾隱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夫余(夫餘)
(1).古國名。 漢 代 夫馀族 所建。在今東北地區(qū)。后漢書·東夷傳·夫馀:“ 夫餘國 ,在 玄菟 北千里。南與 高句麗 ,東與 挹婁 ,西與 鮮卑 接?!?span id="rjb1ifn" class="book">《晉書·四夷傳·夫馀國》:“﹝ 夫餘國 ﹞地方二千里,戶八萬,有城邑宮室,地宜五穀。其人強勇,會同揖讓之儀有似中國…… 武帝 時,頻來朝貢,至 太康 六年,為 慕容廆 所襲破,其王 依慮 自殺?!?清 黃遵憲 《用寫經齋體送葉損軒之申江》詩:“ 夫餘 立國今何似?為我探詢海外髯?!?br />(2).復姓。
《漢語大詞典》:冶山
山名。在 江蘇省 六合縣 東北,產銅鐵及磁石。相傳為 漢 吳王 濞 鑄錢之地。 清 顧炎武 《海上》詩之二:“ 秦望 云空陽鳥散, 冶山 天遠朔風迴?!?/div>
《漢語大詞典》:堯陵(堯陵)
帝堯 陵墓。在今 山西省 臨汾縣 東北七十公里 郭村 西隅 澇河 北側。陵前有祠,傳為 唐 初所建。自 元 歷 清 ,多次重修,至今完好。按,古籍多載 堯陵 在 山東 菏澤 與 濮縣 (今屬 河南省 )交界處。因 河 水泛濫,今遺跡無存。依古史“ 堯 都 平陽 ”之說,陵墓宜在 山西 。參閱史記·五帝本紀、水經注·河水四、《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平陽府》。
《漢語大詞典》:營部(營部)
(1).營舍;營房。東觀漢記·耿秉傳:“ 秉 性勇壯而簡易于事,軍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結營部。”宋書·自序傳·沈林子:“ 高祖 每征討, 林子 輒摧鋒居前,雖有營部,至於宵夕,輒勑還內侍?!?唐 權德輿 《岐國公杜公淮南遺愛碑銘》:“營部未葺,囷倉未完?!?br />(2).指古 營州 ,今 東北 遼 東至 朝鮮 一帶地方。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為 文王 ,而擯 箕子 於海外 營部 之域,使無亂統(tǒng)。”
(3). 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屬工部。明史·職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總部為營部。二十五年置營繕所?!?/div>
《漢語大詞典》:大圍(大圍)
(1).山名,在今 湖南 瀏陽縣 東北。道教所稱人間神仙居住的三十六處名山洞府之一。 前蜀 杜光庭 《名山洞天福地記》:“第十三洞天, 大圍山 ,周迴三百里,名好生玄上之天,在 潭州 醴陵縣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六·長沙府》:“ 大圍山 ,縣東北百五十里,舊名 首禪山 ,山頂有 白沙湖 ,廣袤五十餘里……岡巒圍繞,盤踞四縣,因居 大圍 。”
(2).指光環(huán)較大的月暈。《中國諺語資料·江蘇民諺》:“大圍風,小圍雨。”
《國語辭典》:汕頭(汕頭)  拼音:shàn tóu
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南臨南海,北濱韓江口的城市。為閩西、粵東出海的要道,華僑來往的大口岸,位于潮汕鐵路的終點,交通便利,商務繁盛。
《漢語大詞典》:護密(護密)
古代西域國名。即后漢書之 休密 。今 阿富汗 東北境之 瓦漢 (Wakhan)。新唐書·裴矩傳:“南道起 鄯善 、 于闐 、 朱俱波 、 喝槃陀 ,亦度 蔥嶺 ,涉 護密 、 吐火羅 、 挹怛 、 忛延 、 漕國 ,至 北婆羅門 ?!?/div>
《漢語大詞典》:夾馬營(夾馬營)
地名。在 河南 洛陽市 東北。相傳 宋太祖 趙匡胤 生于此。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洛陽縣》:“ 夾馬營 ,在府東北二十里, 朱梁 開平 初,置營于此…… 宋太祖 誕生焉。 真宗 時建為 應天寺 ,后又改為 發(fā)祥寺 ?!?/div>
《漢語大詞典》:望海臺(望海臺)
古臺名。故址在今 河北省 滄縣 東北。又名 漢武臺 ,方術之士為 漢武 求仙處。或云 漢武 東巡海上所筑。一說 秦始皇 東巡望海處。參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巨洋水、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直隸四·河間府》。
《國語辭典》:薛道衡  拼音:xuē dào héng
人名。(西元540~609)字玄卿,南北朝隋河東汾陰人(今山西省榮河縣東北)。專精好學,詩文為時所重,歷仕北齊、北周,入隋,為內史侍郎,頗有才名。后因論時政,為煬帝所忌殺,天下稱冤。著有《文集》七十卷。
《國語辭典》:梅縣(梅縣)  拼音:méi xiàn
縣名。舊稱為「嘉應州」。在廣東省境東北,蕉嶺縣東南,因瀕梅江北岸,故稱為「梅縣」。有煤、木材、竹等資源,農產以稻、甘蔗、薯類為主,為著名僑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