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東北大鼓(東北大鼓)  拼音:dōng běi dà gǔ
一種流行于東北各地的曲藝。通常為一人擊鼓板演唱,另外由二、三人分別以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常用曲調(diào)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二六板等。
《漢語大詞典》:東北虎(東北虎)
產(chǎn)于我國東北 小興安嶺 、 長(zhǎng)白山 等處的一種虎。體型大,毛色較淡。為我國一類保護(hù)動(dòng)物。
《國語辭典》:赤道洋流  拼音:chì dào yáng liú
赤道兩側(cè)因信風(fēng)向中間偏西吹動(dòng),所分別形成的兩股向西的洋流。北面稱為「北赤道洋流」,南面稱為「南赤道洋流」。
《漢語大詞典》:承德市
在河北省東北部、灤河支流武烈河(熱河)沿岸,京承、錦承兩鐵路終點(diǎn)。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清代稱熱河、承德,民國時(shí)曾為熱河省省會(huì)。1945年設(shè)市,人口39.6萬(1995年)。名勝古跡有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漢語大詞典》:闖關(guān)東(闖關(guān)東)
舊指往我國 東北 地區(qū)( 山海關(guān) 外)謀生。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十三:“那一帶因?yàn)榇蠛挡挥辏拄[兵荒,所以才逼得這么多的窮苦百姓離鄉(xiāng)背井去闖 關(guān)東 ?!?/div>
《漢語大詞典》:乞拉朋齊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區(qū)之一。印度東北部一村鎮(zhèn)。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長(zhǎng)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強(qiáng)烈西南季風(fēng),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為11430毫米。絕對(duì)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漢語大詞典》:毆蛇(毆蛇)
春秋 魯國 地名。在今 山東省 寧陽縣 東北。《公羊傳·桓公十二年》:“盟于 毆蛇 ?!?陸德明 釋文:“毆,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span id="htmbqs0" class="book">《左傳》作“曲池”。
《漢語大詞典》:濮陽市
在河南省東北部,南臨黃河,鄰接山東省。1983年設(shè)市。人口42.28萬(1995年)。富產(chǎn)石油,為新興的石油工業(yè)城市。古跡有宋真宗回鑾碑、明中心閣、戚城等。
《漢語大詞典》:屏風(fēng)九迭
廬山嶺名。廬山五老峰的東北有九疊云屏,也叫屏風(fēng)疊,下為九疊谷。
《國語辭典》:屏風(fēng)九疊(屏風(fēng)九疊)  拼音:píng fēng jiǔ dié
形容山峰重疊相連,形狀猶如屏風(fēng)一般。唐。李白廬山謠盧侍御虛舟〉詩:「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漢語大詞典》:平陽府君闕(平陽府君闕)
在 四川 綿陽市 東北 仙人橋 。 東漢 初平 年間建造,雙闕。原有闕題“漢平陽府君叔神道”八字,今僅存“漢平”二字。北闕高4.35米,南闕高3.5米。上部有人物、車馬、狩獵等浮雕。下部四角刻力士像,姿態(tài)雄偉。闕蓋四角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檐上有狩獵場(chǎng)面,情景生動(dòng)。
《國語辭典》:評(píng)劇(評(píng)?。 ?span id="djqx7e5" class='label'>拼音:píng jù
流行于華北、東北一帶的劇種。參見「蹦蹦兒戲」條。
《漢語大詞典》:使鹿鄂倫春(使鹿鄂倫春)
舊時(shí)東北 鄂倫春 族部落名。從事漁獵,以馴鹿為運(yùn)載工具,因稱之為“使鹿鄂倫春”。《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三·盛京》:“至於 鄂倫春 一名 奇勒爾 ,其所居益為遼遠(yuǎn)。 使馬鄂倫春 在諸部之外; 使鹿鄂倫春 ,又在 使馬 之外,距 齊齊哈爾 城復(fù)有千餘里?!币嗍》Q“ 使鹿 ”。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當(dāng) 明 末季,我 大清 方定 黑龍江 , 索倫達(dá)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東北際海,而 俄羅斯 東部曰 羅殺 者,亦踰 外興安嶺 ,侵偪 黑龍江 ?!?/div>
《漢語大詞典》:使馬鄂倫春(使馬鄂倫春)
舊時(shí)東北 鄂倫春 族部落名。從事漁獵,以馬為遠(yuǎn)載工具,因稱之為“使馬鄂倫春”。《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三·盛京》:“至於 鄂倫春 一名 奇勒爾 ,其所居益為遼遠(yuǎn)。 使馬鄂倫春 在諸部之外?!币嗍》Q“ 使馬 ”。《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三·盛京》:“ 使鹿鄂倫春 ,又在 使馬 之外,距 齊齊哈爾 城復(fù)有千餘里。”參見“ 使鹿鄂倫春 ”。
《漢語大詞典》:使鹿鄂倫春(使鹿鄂倫春)
舊時(shí)東北 鄂倫春 族部落名。從事漁獵,以馴鹿為運(yùn)載工具,因稱之為“使鹿鄂倫春”。《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三·盛京》:“至於 鄂倫春 一名 奇勒爾 ,其所居益為遼遠(yuǎn)。 使馬鄂倫春 在諸部之外; 使鹿鄂倫春 ,又在 使馬 之外,距 齊齊哈爾 城復(fù)有千餘里?!币嗍》Q“ 使鹿 ”。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當(dāng) 明 末季,我 大清 方定 黑龍江 , 索倫達(dá)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東北際海,而 俄羅斯 東部曰 羅殺 者,亦踰 外興安嶺 ,侵偪 黑龍江 。”
《漢語大詞典》:三王城
在今 湖北 京山 東北。為 西漢 末 王匡 、 王鳳 、 王常 屯兵之處,故謂 三王城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涢水:“ 小富水 出山之東,而南逕 三王城 東-- 前漢 末, 王匡 、 王鳳 、 王常 所屯,故謂之 三王城 ?!?宋 馬永易 實(shí)賓錄卷三:“ 江夏 安樂縣 有 三王城 , 漢 末 王匡 、 王鳳 、 王常 所屯,故謂 三王城 ?!?/div>
分類:湖北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