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俄羅斯族(俄羅斯族)  拼音:é luó sī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散居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及內(nèi)蒙古東北部。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部語支,使用俄文。十八世紀(jì)后,陸續(xù)由俄國遷入。信仰東正教。從事修理、運輸、商業(yè)、手工業(yè),以及農(nóng)牧、養(yǎng)蜂等。
《國語辭典》:二人轉(zhuǎn)(二人轉(zhuǎn))  拼音:èr rén zhuǎn
一種戲曲曲藝。流行于東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為基礎(chǔ),吸收蓮花落等演變而成。用嗩吶、板胡、竹板、鑼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說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聯(lián)綴,演唱故事。
《漢語大詞典》:凡爾登戰(zhàn)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著名戰(zhàn)役。1916年,德軍進攻法國東北部的最大要塞凡爾登,想從中央一舉突破法軍防線,法軍頑強防守,粉碎了德軍的計劃。此役雙方損失約一百萬人。從此,“凡爾登”成為堅固堡壘的代名詞。
《漢語大詞典》:方臘起義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臘領(lǐng)導(dǎo)的江東(今安徽南部和江西東北部)、兩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蘇南部)農(nóng)民起義。
《漢語大詞典》:耲耙
東北 地區(qū)一種碎土整地的農(nóng)具。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十六:“劈了房子地,有了牲口,有了犁杖耲耙,咱們啥也不用愁了?!?畢方 鍾濤 《千重浪》第十章三:“只見那平川地里出現(xiàn)了一溜一趟的小黑點,那不是兩副耲耙在耲地嗎?”
《漢語大詞典》:楛矢之貢(楛矢之貢)
國語·魯語下:“ 肅慎氏 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yuǎn)也,以示后人,使永監(jiān)焉,故銘其栝曰:‘ 肅慎氏 之貢矢’。”后因以“楛矢之貢”泛指東北藩屬的貢物。北史·高麗百濟等國傳論:“今 遼東 諸國,或衣服參冠冕之容,或飲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經(jīng)術(shù),愛樂文史,游學(xué)於京都者,往來繼路……其俗可採者,豈楛矢之貢而已乎?”亦省作“ 楛貢 ”。《魏書·百濟傳》:“九夷之國,世居海外,道暢則奉藩,惠戢則保境,故羈縻著於前典,楛貢曠於歲時。”
《國語辭典》:關(guān)東軍(關(guān)東軍)  拼音:guān dōng jū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前,駐屯在大陸東北地區(qū)的日本軍隊。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在東北設(shè)置關(guān)東都督府陸軍部,一九一九年稱其駐東北軍隊為「關(guān)東軍」。最初用以控制關(guān)東州(旅順、大連租借地)以及南滿鐵路。一九三一年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軍投降后,陸續(xù)遣送回日本。
《漢語大詞典》:渮澤(渮澤)
古澤名。在今 山東省 定陶縣 東北。書·禹貢:“導(dǎo) 渮澤 ,被 孟豬 ?!?蔡沉 集傳:“ 渮澤 ,《地志》在 濟陰 定陶縣 東。今興 仁府 濟陰縣 南三里,其地有 渮山 ,故名其澤為 渮澤 也?!?/div>
《國語辭典》:紅胡子(紅鬍子)  拼音:hóng hú z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東北最強悍的山匪,早年多是胡人,其馳騁于大草原上時,多喜歡戴紅頭巾,故稱為「紅胡子」。也稱為「胡匪」、「胡子」、「胡匪」、「胡子」。
《漢語大詞典》:韓陵山(韓陵山)
俗名 七里岡 。在 河南省 安陽市 東北。 北魏 高歡 曾于此擊敗 爾朱兆 ,并建 定國寺 旌功,由 溫子昇 撰作碑文。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四·彰德府》:“在府東北十七里…… 普泰 二年, 爾朱兆 等攻 高歡 於 鄴 , 歡 于 韓陵 為圓陳,連繫牛驢以塞歸道處也,俗名 七里岡 ?!眳⒁姟?韓陵石 ”。
《漢語大詞典》:韓陵石(韓陵石)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六:“ 梁 庾信 從 南朝 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 信 將《枯樹賦》以示之,於后無敢言者。時 溫子昇 作《韓陵山寺碑》, 信 讀而寫其本,南人問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唯有 韓陵山 一片石堪共語。 薛道衡 、 盧思道 少解把筆,自餘驢鳴犬吠,聒耳而已。’”后因以“韓陵石”借指好文章。 清 姚鼐 《哭孔撝約三十二韻》:“文富 韓陵 石,書摹 鄒嶧 碑?!币嘧鳌?韓陵片石 ”。 鄭逸梅 《南社叢談·南社社友事略·林百舉》:“ 百舉 有簡 楚傖 詩:‘君猶橐筆我回車,倦聽高談捫蝨餘,為問 庾山 枯樹好, 韓陵 片石又何如?’”參見“ 韓陵山 ”。
分類:文章
《國語辭典》:波士頓(波士頓)  拼音:bō shì dùn
Boston
城市名。位于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瀕麻薩諸塞灣,為麻州州府所在地。人口超過二百七十五萬,是學(xué)術(shù)文化的重鎮(zhèn)。有哈佛等多所大學(xué)及博物館、美術(shù)館。其所成立的交響樂團為世界第一流。
《漢語大詞典》:不屠何
我國古代東北部落名。傳為 東胡 之先。逸周書·王會:“ 不屠何 ,青能?!?孔晁 注:“ 不屠何 ,亦東北夷也?!卑?,管子·小匡作“屠何”, 尹知章 注云:“ 屠何 , 東胡 之先也?!?/div>
《國語辭典》: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  拼音:chái dá mù pén dì
地名。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北部與東北部環(huán)繞著祁連山,西北部是阿爾金山,南部是昆崙山。東西長約八百五十公里,南北寬最長約二百五十公里。海拔高度介于二千六百到三千公尺間,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溫帶沙漠氣候。盆地內(nèi)沙漠、鹽湖、咸水沼澤遍布。蒙古語「柴達木」即「鹽澤」。有煤、石油、鹽堿和石膏等礦產(chǎn)。境內(nèi)日照長,資源豐足,有「聚寶盆」之稱。
《漢語大詞典》:避暑山莊(避暑山莊)
即 熱河 行宮。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區(qū)東北。始建于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宮。周圍環(huán)繞長達八公里的石砌宮墻。背山面湖,集 江 南園林之大成,有亭臺樓閣,湖中洲、島羅列,向有七十二景之勝。為著名古園林之一。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蓮以夏開,惟 避暑山莊 之蓮,至秋乃開。”清史稿·文宗紀(jì):“丁丑,上駐蹕 避暑山莊 ?!?/div>
《漢語大詞典》:白山水電站
東北地區(qū)最大的電站之一。在吉林省樺甸市東南。1984年建成??値烊?5.1億立方米,裝機容量9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20億千瓦小時。兼有防洪、防凌、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