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鎮(zhèn)??h(鎮(zhèn)??h)  拼音:zhèn hǎi xiàn
縣名。位于浙江省東北,扼大浹江之口,有招寶、金雞兩山隔江對峙,外蔽海望、虎蹲諸山,形勢險要,為海防重地。
《國語辭典》:阿薩密省(阿薩密?。 ?span id="ycsaqoc" class='label'>拼音:ā sà mì shěng
Assam
印度東北部一邦。境內(nèi)茶園遍布,使印度茶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首府迪斯布爾。
《國語辭典》:厄利垂亞(厄利垂亞)  拼音:è lì chuí yǎ
Eritrea
國名。位于非洲北端,東北瀕臨紅海,東南毗鄰吉布地,西北與蘇丹接壤,南方為衣索匹亞。面積十二萬四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三百五十萬。首都為阿斯瑪拉(Asmara)。人民多信仰回教、基督教,主要語言為英文。西元七、八世紀時,由衣索匹亞第一個王朝阿克舒統(tǒng)治,后式微被埃及占領(lǐng),到十九世紀再度被衣索匹亞統(tǒng)治。西元一八八九年,衣索匹亞將其割讓給義大利,二次大戰(zhàn)期間則歸英國管轄。一九五二年,與衣索匹亞組成聯(lián)邦;一九六二年,被兼并,為其一個省分。一九九一年五月正式宣布獨立,并訂五月二十四日為國慶日。
《國語辭典》:草嶺古道(草嶺古道)  拼音:cǎo lǐng gǔ dào
位于臺灣東北部的歷史古道。開辟于清嘉慶年間。由臺北盆地溯基隆河而上,翻越三貂嶺與草嶺而進入宜蘭。即橫亙于今新北市貢寮區(qū)至宜蘭大里的丘陵地帶。是清朝先民入臺的移民路線之一。古稱「淡蘭古道」。全長約十公里。途中金字碑、虎字碑、雄鎮(zhèn)蠻煙刻石都是有名的古跡。
《國語辭典》:韃靼海峽(韃靼海峽)  拼音:dá dá hǎi xiá
Tatar Strait
海峽名。在亞洲東北部,介于亞洲大陸和庫頁島之間,寬度從七公里至三百四十二公里,全長約六百三十二公里。南連日本海,北經(jīng)庫頁灣(薩哈林灣)通鄂霍次克海。黑龍江出口即在韃靼海峽北端。
《國語辭典》:宜蘭縣(宜蘭縣)  拼音:yí lán xiàn
縣名。位于東北部,花蓮縣之北,東瀕太平洋。面積二千一百馀平方公里。原為平埔族「蛤仔難」的居住地,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正式收入版圖,改稱為「噶瑪蘭」。光緒元年(西元1875)改制為「宜蘭縣」??h治為宜蘭市。境內(nèi)有蘭陽溪沖積而成的蘭陽平原。農(nóng)作以稻米為主,金棗、桶柑也很著名。
《國語辭典》:滿洲國(滿洲國)  拼音:mǎn zhōu guó
民國二十年日本侵略東北后所制造的傀儡政權(quán)。二十一年三月在長春成立,以清遜帝溥儀為執(zhí)政;二十三年三月改稱為「滿洲帝國」,溥儀即位稱帝,但實權(quán)仍操在日本人手上,直到三十四年隨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而瓦解。
《國語辭典》:密支那  拼音:mì zhī nà
Myitkyina
地名。在緬甸東北,當(dāng)伊洛瓦底江航路終點,為緬甸北部重鎮(zhèn)??箲?zhàn)時所筑的中印公路,即以此地為中樞,運輸物資援助抗戰(zhàn),為重要商業(yè)中心。以產(chǎn)沙金著名。
《國語辭典》:孟加拉  拼音:mèng jiā lā
Bengal
1.國名。位于南亞東北部。參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條。
2.地名。位于印度東北部,瀕孟加拉灣。原為英屬印度的一省,現(xiàn)分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首府為加爾各答。
3.海灣名。位于印度洋東北部,介于印度、緬甸、馬來半島之間。入灣河流有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等。沿灣重要港口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等。近海有大量浮游生物。
《國語辭典》:馬祖島(馬祖島)  拼音:mǎ zǔ dǎo
島名。位于福建省閩江口東北,屬連江縣。簡稱為「馬祖」。由南竿、北竿、大丘、高登、西引等十九個小島組成,總面積三十四平方公里,控福州對外交通的要沖,扼閩江出入的門戶?,F(xiàn)由我軍駐守,島上山嶺起伏,以漁業(yè)及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為主。也稱為「馬祖列島」、「馬祖群島」。
《國語辭典》:馬士河(馬士河)  拼音:mǎ shì hé
Maas River
河川名。源于法國東北部蘭格爾高原,流經(jīng)比利時、荷蘭,注入北海。藉運河與萊因河、須爾德河、摩塞爾河連接,形成一大運河網(wǎng)。
《國語辭典》:偏關(guān)縣(偏關(guān)縣)  拼音:piān guān xiàn
縣名。位于山西省境西北部,河曲縣東北,黃河?xùn)|側(cè),鄰接內(nèi)蒙古,元代置偏頭關(guān)于此。農(nóng)產(chǎn)以胡麻、小麥、馬鈴薯為主,礦產(chǎn)有煤、硫黃、鐵。
《國語辭典》:磨針溪(磨針溪)  拼音:mó zhēn xī
河川名。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東北二十五公里處。傳說李白讀書于象耳山中,未成棄學(xué),過此溪,遇一老媼磨鐵杵。李白感動之馀,仍回山中完成學(xué)業(yè)。故稱為「磨針溪」。見明。曹學(xué)佺《蜀中名勝記。卷一二。彭山縣》。
《國語辭典》:寧波市(寧波市)  拼音:níng bō shì
城市名。位于浙江省東北,甬江與支流馀姚江的匯流處,是交通與通商要點。原為鄞縣核心地區(qū),于西元一八四○年被英軍占領(lǐng),南京條約訂立之后,乃正式開港。有紡織、食品工業(yè)。
《國語辭典》:紐約州(紐約州)  拼音:niǔ yuē zhōu
New York
州名。位于美國東北部,濱大西洋,面積約十二萬七千平方公里,首邑為奧爾巴尼。土地肥沃,農(nóng)產(chǎn)品豐富,制造業(yè)也極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