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  拼音:qiān lǐ dá jí tuō bā gē gòng hé guó
the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
國名。位于南美洲委內(nèi)瑞拉東北海外,由千里達和托貝哥兩島所組成,西元一九六二年八月三十一日獨立為共和國,訂該日為國慶日。面積五千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二十萬。首都為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人民多信仰天主教、印度教及英國國教,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幣制為Trinidad and Tobago Dollar。簡稱為「千里達」。
《國語辭典》: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  拼音:huá shèng dùn gē lún bǐ yà tè qū
Washington, D.C.
城市名。位于波多馬克河東北岸,維琴尼亞州與馬里蘭州的州界上。為美國首都,由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所選定。用以紀念美國國父華盛頓及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哥倫布,故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城內(nèi)政府機構(gòu)、紀念建筑林立,每到春天,櫻花處處。白色的國會大廈和白宮是著名建筑。簡稱為「華府」、「華盛頓」。
《國語辭典》:拉布拉多半島(拉布拉多半島)  拼音:lā bù lā duō bàn dǎo
Labrador Peninsula
半島名。在加拿大東北部,位于哈得遜灣與圣羅倫斯灣間,面積一百四十萬平方公里。是受過冰川侵蝕的巖石高原,湖泊極多、氣候嚴寒,有拉布拉多寒流經(jīng)過。居民以毛皮、養(yǎng)鹿和漁業(yè)為生。
《國語辭典》:吉力馬札羅山(吉力馬札羅山)  拼音:jí lì mǎ zhá luó shān
山名。位于非洲東部,坦尚尼亞東北的火山,高五千八百九十五公尺,是非洲第一高峰。
《國語辭典》:羅馬尼亞共和國(羅馬尼亞共和國)  拼音:luó mǎ ní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Romania
國名。位于南歐巴爾干半島北部,北、東北接蘇聯(lián),東瀕黑海,南接保加利亞,西南鄰南斯拉夫,西北連匈牙利。面積二十三萬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三百二十萬。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人民多信仰東正教,主要語言為羅馬尼亞語。原為蘇聯(lián)附庸國之一。西元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在東歐強烈的民主浪潮影響下,共產(chǎn)政權(quán)終被推翻,開始民主改革。幣制為Leu。簡稱為「羅馬尼亞」。
《國語辭典》:亞細亞洲(亞細亞洲)  拼音:yà xì yà zhōu
Asia
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接北極海,西以烏拉河、里海、黑海與歐洲交界。面積約四千萬平方公里。簡稱為「亞洲」。
《國語辭典》:亞爾薩斯(亞爾薩斯)  拼音:yà ěr sà sī
Alsace
州名。位于法國東北部,介于萊因河與佛日山間,盛產(chǎn)鉀及石油,棉織和毛織等工業(yè)都很盛。
《國語辭典》:新不列顛(新不列顛)  拼音:xīn bù liè diān
New Britain
島名。位于新幾內(nèi)亞東北,為俾斯麥群島的最大島。面積約三萬六千五百平方公里,拉包爾為最大都市與主要港口。全島呈新月形,多火山,沿岸平原狹窄。屬熱帶雨林氣候,為巴布亞紐幾內(nèi)亞的一部分。居民主要以農(nóng)、漁維生。
《國語辭典》:新英格蘭(新英格蘭)  拼音:xīn yīng gé lán
New England
地名。位于美國東北部地區(qū),包括緬因、新罕布什爾、佛蒙特、麻薩諸塞、羅得島和康乃狄格等六州。西元一六一四年,由英國船長J.史密斯命名,后由英國清教徒開拓。沿海多丘陵,氣候濕涼;河流多小型瀑布,林地約占五分之三的面積。經(jīng)濟以精密機械制造業(yè)、軍火工業(yè)、高級紡織品制造等為主體。夏季旅游業(yè)甚盛。波士頓為首要城市及最大海港。
《國語辭典》:震旦方向  拼音:zhèn dàn fāng xiàng
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脈。西元一八六六年地理學家龐培禮以中國境內(nèi)山脈多此走向,而稱之為「震旦方向」。
《國語辭典》:葉爾羌河(葉爾羌河)  拼音:yè ěr qiāng hé
河川名。位于新疆天山南路,源出喀喇昆崙山東北,高達海拔五千三百公尺。上流稱澤普勒善河,東北流至葉爾羌縣,以下稱為葉爾羌河。又東流,經(jīng)巴楚縣,會合喀什噶爾河,注入塔里木河。
《國語辭典》:寶坻縣(寶坻縣)  拼音:bǎo dǐ xiàn
縣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東北,鮑城河之西。
《國語辭典》:北滿洲(北滿洲)  拼音:běi mǎn zhōu
長春以北的東北地方。
《國語辭典》:博望縣(博望縣)  拼音:bó wàng xiàn
縣名。在現(xiàn)今河南省南陽縣東北。漢時設(shè)置,為武帝封張騫的侯國。相傳諸葛亮曾在這里用火攻,打敗了夏侯惇十萬大兵。
《國語辭典》:巴特那  拼音:bā tè nà
Patna
城市名。位于印度東北部,瀕臨恒河。為比哈爾邦的首府、恒河中游農(nóng)產(chǎn)品的集散中心,也是鐵路、航空的要站。水陸交通便利,有機械、藥品等工業(yè)。也稱為「華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