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專掌(專掌)
專門主管或從事某項工作。東觀漢記·魏應傳:“諸儒於 白虎觀 講論‘五經’同異,使 應 專掌難問?!?/div>
《分類字錦》:專掌內命(專掌內命)
唐書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既而又以中書務劇,文書多壅滯,乃選文學之士,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開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凡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憲宗時,又置學士承旨。
分類:館閣
《國語辭典》:幾筵  拼音:jǐ yán
1.案桌?!盾髯?。禮論》:「床笫幾筵,所以養(yǎng)體也?!?br />2.祭祀的席位或靈座?!抖Y記。檀弓下》:「有司以幾筵,舍奠于墓左?!?/div>
《國語辭典》:檢院(檢院)  拼音:jiǎn yuàn
職官名。宋代設置,專掌收受文武官員及士民的章奏表疏。
《漢語大詞典》:宣諭使(宣諭使)
官名。 宋 置。專掌奉使宣諭朝廷旨意,事畢即去職。 紹興 后以宣諭使負責招撫,或按察官吏,或節(jié)制軍馬,職權漸重。參閱宋史·職官志七。
《漢語大詞典》:權使(權使)
(1).用權勢役使。戰(zhàn)國策·趙策三:“彼 秦 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br />(2). 宋 代專掌財賦的三司代理長官。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 咸平 六年,併三部為三司使,官輕則為‘權使公事’。 慶歷 中, 葉翰林 道卿 再總計,止云‘權使’,蓋中書誤也。其后遂分‘權使’與‘使公事’為兩等。”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三司使班在翰林學士之上,舊制權使即與正同,故三司使結銜皆在官職之上。 慶歷 中, 葉道卿 為權三司使,執(zhí)政有欲抑 道卿 者,降敕時移權三司使在職下結銜,遂立翰林學士之下,至今為例?!?/div>
《漢語大詞典》:速報司(速報司)
迷信謂陰間 東岳大帝 屬下專掌善惡因果報應的機構。因報應迅速,故名。 金 元好問 續(xù)夷堅志·包女得嫁:“世俗傳 包希文 以正直主東獄速報司,山野小民無不知者?!?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這的是南衙見掌刑名事,東獄新添速報司?!?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東岳廟》:“廟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傳速報司之神為 岳武穆 ,最著靈異。凡負屈含寃心跡不明者,率於此處設誓明心,其報最速?!?/div>
《漢語大詞典》:閑廄使(閑廄使)
官名。 唐 置,專掌宮廷輿輦牛馬。新唐書·百官志二:“ 圣歷 中,置閑廄使,以殿中監(jiān)承恩遇者為之,分領殿中、太僕之事,而專掌輿輦牛馬?!?/div>
《國語辭典》:捐局  拼音:juān jú
清代專掌捐納事宜的機構。《清史稿。卷一一二。選舉志七》:「時內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遍各行省?!埂段拿餍∈贰返谄呋兀骸甘菬o論府城縣城,有一個城門,便設立一個捐局?!?/div>
《國語辭典》:灶上的  拼音:zào shàng de
專掌炊事的人?!缎咽酪鼍墏鳌返谖逦寤兀骸冈钌系哪抢锶チ耍拷泄媚锒瞬肆?!」也稱為「掌灶的」。
分類:專掌炊事
《漢語大詞典》:道經廠(道經廠)
明 代宮中專掌道教誦經拜懺、建醮祈禳等事的機構,由太監(jiān)職掌。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道經廠,演習元教諸品經懺,凡建醮做好事,亦於 隆德 、 欽安 等殿,張掛幡榜,穿羽流服色,而云璈清雅,儼若仙音?!?清 無名氏 《燼宮遺錄》卷下:“畿甸大旱,后諭道經廠宮女,於 大高之殿 建醮禳災?!?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周后 去年特下了一道‘懿旨’,命在道經廠學習法事的宮女們在這里建醮禳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