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6
詞典
10
分類詞匯
46
共46,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不識(shí)
無為
不相識(shí)
眼生
懶散
含糊
潦草
妄聽
生字
目生
無視
摸魚
翻把
鬼畫符
不用心
《國語辭典》:
不識(shí)(不識(shí))
拼音:
bù shì
1.不懂得、不明曉。三國魏。曹植〈送應(yīng)氏〉詩二首之一:「游子久不歸,不識(shí)阡與陌?!谷龂?。
嵇康
〈
養(yǎng)生論
〉:「是猶不識(shí)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2.不認(rèn)識(shí)。《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孔融不識(shí)其人,不敢開門?!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痪呕兀骸竻s叫許明不須同往,都到村相遇,作為不識(shí)的樣子。」
分類:
不識(shí)
不知道
西周
不認(rèn)
刑法
認(rèn)識(shí)
法中
寬恕
《國語辭典》:
無為(無為)
拼音:
wú wéi
1.不從事人為干預(yù),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独献印返谌哒拢骸傅莱o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br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宋。
王安石
贈(zèng)上元宰梁之儀承議
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br />3.勿、不要、不必?!段倪x。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huì)》:「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閒事?!弧?br />4.縣名。位于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shí)曹操攻孫權(quán),筑城于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shí)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5.佛教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gòu)成的。如:「虛空是無為法?!?/div>
分類:
無為
不用
無所作為
儒家
沒有作用
佛教語
道家
無從
無人
無事
家主
主張
何必
幫助
清靜
無因
無用
虛無
無戰(zhàn)
任賢
因緣
戰(zhàn)爭
造作
順應(yīng)
德化
無生
化人
軍役
自然
四相
《國語辭典》:
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罰,而能平治天下。《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唐。張謂〈虞帝廟碑銘。序〉:「于斯之時(shí),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眾乎咸若,無為而治,其圣也歟?!?/div>
分類:
無為而治
道家
儒家
家主
主張
不費(fèi)力
順應(yīng)
用賢
自然
賢人
德化
辦好
有所作為
化民
國家
治理
《國語辭典》:
不相識(shí)(不相識(shí))
拼音:
bù xiāng shì
互相不認(rèn)識(shí)。如:「有緣千里來相會(huì),無緣對(duì)面不相識(shí)?!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shí)。」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shí),笑問客從何處來。」
分類:
不相識(shí)
不認(rèn)
認(rèn)識(shí)
劉義慶
賀知章
回鄉(xiāng)
二首
《國語辭典》:
眼生
拼音:
yǎn shēng
見而不識(shí)或不熟悉。《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忽田中驚起一鳩,那馬眼生,竄入麥中,踐壞一大塊麥田?!埂都t樓夢》第七七回:「王夫人又滿屋搜檢寶玉之物,凡略有眼生之物,一并命收的收,捲的捲,著人拿到自己房內(nèi)去了?!?/div>
分類:
不認(rèn)
暗探
所見
認(rèn)識(shí)
人
不熟
熟悉
《國語辭典》:
懶散(懶散)
拼音:
lǎn sǎn
1.懶惰散漫的樣子。元。
馬致遠(yuǎn)
四塊玉。酒旋沽
曲:「本是個(gè)懶散人,又無甚經(jīng)濟(jì)才,歸去來?!埂毒劳ㄑ?。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蒯公愈加懶散,上京會(huì)試,只照常規(guī),全無作興加厚之意?!挂沧鳌笐袘猩⑸ⅰ埂?br />2.把事情擱置一旁不加過問?!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過了年馀,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
分類:
懶散
怠惰
懶惰
散漫
不認(rèn)
認(rèn)真
放在心上
熱心
世事
《國語辭典》:
含糊
拼音:
hán hú
1.言語不明白?!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副奥毬犃怂@一片狂妄的話,也犯不著合他斗氣,只得含糊著答應(yīng)了幾個(gè)『是』?!挂沧鳌负?。
2.做事不澈底,馬馬虎虎?!杜f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朝廷每為含糊,未嘗窮究曲直?!挂沧鳌负?。
分類:
含糊
聲音
辦事
差勁
敷衍
言語
無能
馬虎
意思
茍且
不清
不認(rèn)
清晰
認(rèn)真
明確
《國語辭典》:
潦草
拼音:
liáo cǎo
1.粗率,不仔細(xì)。《?;萑珪>砣?。蒞任部。親查閱》:「至于庫銀倉谷,尤屬交盤重務(wù),非可潦草過套,以自貽累也?!?br />2.字不工整。如:「學(xué)生寫字宜力求工整,不可潦草。」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二一。龔深父南康帖》:「遽中作復(fù)潦草,尚冀道照,不宣?!?/div>
分類:
潦草
草率
頹喪
不工
工整
失意
不認(rèn)
認(rèn)真
《漢語大詞典》:
妄聽(妄聽)
(1).
《
莊子·齊物論
》
:“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后以“妄聽”謂隨便聽聽,不認(rèn)真看待。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偶成》
:“時(shí)代已遠(yuǎn),真?zhèn)坞y明,那邊妄言,這邊妄聽?!眳⒁姟?妄言妄聽 ”。
(2).亂聽;偏聽。
《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
:“夫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xùn)·教子
》
:“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
《封神演義》
第十七回:“望陛下以祖宗天下為重,不得妄聽女子之言,有廢忠諫之語。”
分類:
偏聽
隨便
聽聽
不認(rèn)
認(rèn)真
看待
《國語辭典》:
妄言妄聽(妄言妄聽)
拼音:
wàng yán wàng tīng
隨便說說,隨便聽聽。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奚以妄聽之。」比喻不求真實(shí)。清。袁枚〈子不語。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div>
分類:
言者
隨便
姑且
聽聽
不認(rèn)
認(rèn)真
看待
《國語辭典》:
生字
拼音:
shēng zì
不熟識(shí)的字?!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缸x過一年西文,只因腦力不足,記不清那些拼音生字,只得半途而廢?!?/div>
分類:
不認(rèn)
認(rèn)識(shí)
《國語辭典》:
目生
拼音:
mù shēng
眼生,不熟悉?!段宕菲皆?。漢史。卷上》:「今官司緝捉無行止目生異色人??梢乐毕蛟壅f來!」
分類:
陌生
不認(rèn)
認(rèn)識(shí)
見過
《國語辭典》:
無視(無視)
拼音:
wú shì
蔑視。如:「他無視法令,讓人心寒?!?/div>
分類:
無視
放在眼里
不認(rèn)
認(rèn)真
對(duì)待
已經(jīng)
取得
得了
那么
成績
《國語辭典》:
摸魚(摸魚)
拼音:
mō yú
1.在水中撈魚。如:「小時(shí)候,我常在鄉(xiāng)間小溪中摸魚玩耍?!?br />2.做事不認(rèn)真,投機(jī)取巧。如:「上班時(shí)間別摸魚了!」
分類:
做事
水中
不認(rèn)
認(rèn)真
投機(jī)取巧
《國語辭典》:
翻把
拼音:
fān bǎ
1.敵對(duì)的一方被打敗以后,重占上風(fēng)。如:「不讓地主翻把?!?br />2.不承認(rèn)說過的話,不認(rèn)帳。
分類:
不承
被打
承認(rèn)
打敗
說過
敵人
占上風(fēng)
不認(rèn)
認(rèn)賬
《國語辭典》:
鬼畫符(鬼畫符)
拼音:
guǐ huà fú
1.譏人書法潦草或繪畫拙劣。參見「鬼畫桃符」條。金。
元好問
論詩
詩三○首之一三:「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br />2.鬼聰明。《后西游記》第一九回:「你這小猴兒,到也有三分鬼畫符,還不辱沒了你老祖。」
分類:
符箓
書法
哄騙
騙人
拙劣
筆畫
東西
纏繞
伎倆
文章
指辦
辦事
不認(rèn)
認(rèn)真
《國語辭典》:
不用心
拼音:
bù yòng xīn
不認(rèn)真?!逗鬂h書。卷二三。竇融列傳》:「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不用心戮力則不能自守?!埂度龂萘x》第四五回:「東吳兵少,反為所敗,是汝等不用心耳!」
分類:
不用心
不認(rèn)
認(rèn)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