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惡候(惡候)
預后不良的癥候。《醫(yī)宗金鑒·四診總括·察色》:“青主驚風赤火熱,黃傷脾食白虛寒,黑色主痛多惡候,明顯濁晦輕重參?!弊ⅲ骸懊婧谥魍?,多是惡候?!?/div>
分類:不良癥候
《國語辭典》:畦作  拼音:xī zuò
在降雨多、潮濕而排水不良的田地或黏重土田,須作畦后栽培,稱為「畦作」。
《國語辭典》:大字本  拼音:dà zì běn
1.宋時刻書,多用大字。其版框紙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過十七、八字。藏書家稱此版本為「大字本」。
2.今泛指字體較大的版本,對視力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如:「兒童刊物多標榜大字本?!?/div>
《國語辭典》:惡癖(惡癖)  拼音:è pǐ
不良的嗜好。如:「他有吸食安非他命的惡癖?!?/div>
《漢語大詞典》:舊洿(舊洿)
亦作“ 舊污 ”。 陳垢。引申為舊時不良的政治和習俗。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治舊洿。” 杜預 注:“治理洿穢。” 孔穎達 疏:“法有不便於民,事有不利於國,是為政之洿穢也。” 陸德明 釋文:“洿,本又作污,同?!?唐 裴度 《黃目樽賦》:“動明酌而曼醁騰光,澄舊污而圓規(guī)納照?!?元 郝經(jīng) 《開平新宮》詩:“雷雨施龐澤,乾坤洗舊污?!?/div>
《國語辭典》:有傷風化(有傷風化)  拼音:yǒu shāng fēng huà
對風俗教化有不良的影響。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有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埂饵S繡球》第二八回:「女學堂也說是有傷風化,禁去幾處。」
《漢語大詞典》:玩鮑(翫鮑)
語本《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焙笠浴奥D鮑”謂久處不良環(huán)境,習而不察。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豈翫鮑者忘蘭,而大迷者易性乎?何先生未寤之久也?”
《國語辭典》:歪風邪氣(歪風邪氣)  拼音:wāi fēng xié qì
邪惡不良的風氣。如:「這項政策對于打擊歪風邪氣,已產(chǎn)生效用。」
分類:不良風氣
《國語辭典》:以毒攻毒  拼音:yǐ dú gōng dú
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埂度齻b五義》第一回:「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陳林掌刑追問?他二人做的事,如今叫一人受苦,焉有不說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藥物毒性反應
指藥物引起的嚴重功能紊亂和器質損害的嚴重不良反應。除個別過敏體質外,藥物劑量過大、用藥時間過久是重要因素。如過量過久用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對第八對顱神經(jīng)有明顯毒性,可致耳鳴、眩暈、耳聾。氯霉素、合霉素和多數(shù)抗癌藥物對造血系統(tǒng)有毒性,可抑制骨髓造血,出現(xiàn)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
《漢語大詞典》:休息字
方言。保證停止某種不良活動的書面材料。 毛澤東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小質問。遇有破壞農(nóng)會的言論行動而罪狀較輕的,則邀集多人涌入其家,提出比較不甚嚴重的質問。結果,多要寫個‘休息字’,寫明從此終止破壞農(nóng)會名譽的言論行動了事。”
《國語辭典》:嗎啡中毒(嗎啡中毒)  拼音:mǎ fēi zhòng dú
因使用嗎啡而產(chǎn)生不良的效應,徵狀包括昏迷、瞳孔縮小、呼吸抑制、血壓降低甚至休克,嚴重者可以致命。最常見的原因是使用過量。
《國語辭典》:斯文敗類(斯文敗類)  拼音:sī wén bài lèi
品行不良的文人?!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盖皟赡暧羞^上諭,罵報館的人都是斯文敗類?!?/div>
《國語辭典》:裹足不進(裹足不進)  拼音:guǒ zú bù jìn
雙足被束縛而不良于行,比喻有所顧忌而停止不前進?!稏|周列國志》第九○回:「奈奉陽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進,卷口不言?!挂沧鳌腹悴磺啊?。
《國語辭典》:舊病難醫(yī)(舊病難醫(yī))  拼音:jiù bìng nán yī
老毛病難以治療。比喻舊有的不良習性,難以改正?!豆卤驹麟s劇。三化邯鄲。第三折》:「則待作抱官囚,覓不著逃生計,急回頭待悔來應遲,又不將心猿意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難移、舊病難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