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私和
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謂刑事案件不經(jīng)官斷而私自和解。文獻通考·刑六:“凡有殺傷人處,如都保不曾申官,州縣不差官檢覆及家屬受財私和,許諸邑人告首?!?span id="zrp2vyl" class="book">《明律·刑律·尊長為人殺私和》:“凡祖父母、父母及夫若家長為人所殺而子孩妻妾奴婢等雇工人私和者,杖一百。徒三年?!?清 李漁 《比目魚·征利》:“他們進去私和,這狀子遞不成了?!?/div>
《國語辭典》:箱底  拼音:xiāng dǐ
箱子的底層。如:「書籍裝箱時,開數(shù)較大的書宜置放箱底,上面則可依次放些開數(shù)較小的書。」
《國語辭典》:直播  拼音:zhí bò
不經(jīng)過剪輯或配音的過程,把現(xiàn)場畫面直接傳送至螢光幕上。
《國語辭典》:盜印(盜?。 ?span id="ero16k6" class='label'>拼音:dào yìn
1.竊取印章。
2.未經(jīng)版權所有者同意,私自轉(zhuǎn)印他人著作的行為。如:「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盜印書刊。」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這門上見他是外國人,自覺歡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國。」也稱為「口氣」、「口吻」。
2.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六回:「黃胖姑一聽口音不對,連忙替賈大少爺分辯?!挂卜Q為「口氣」。
3.語音學上指只通過口腔而不經(jīng)過鼻腔所發(fā)出的音。相對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國語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口氣(口氣)  拼音:kǒu qì
1.從口中散發(fā)出來的難聞氣味?!逗鬂h書。卷八五。東夷傳。夫馀傳》:「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氣噓之,不死?!挂卜Q為「口過」、「口臭」。
2.說話的語氣及措辭。清。李漁《風箏誤》第九出:「口氣也像女人口氣,筆跡也像女人筆跡?!挂卜Q為「口吻」。
3.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紅樓夢》第八二回:「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氣。」《老殘游記二編》第二回:「且等今晚試試他的口氣,他若肯了,不怕他師父不肯?!挂卜Q為「口音」。
4.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五回:「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氣。」也稱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生蠔(生蠔)  拼音:shēng háo
生鮮的蠔,當作菜肴,不經(jīng)烹煮。
《國語辭典》:單向(單向)  拼音:dān xiàng
只往一方的方向。如:「前方的巷子禁止右轉(zhuǎn),是單向的巷道?!?/div>
《國語辭典》:玉不琢,不成器  拼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玉石不經(jīng)雕琢,無法成為珍貴的玉器。比喻人須接受良好的教育及各種磨練,才能有所成就?!抖Y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埂毒以纻鳌返谒幕兀骸敢蛞娏罾深}詩報負,后來必成大器。但無一個名師點撥,叫這做『玉不琢,不成器。』豈不可惜?」
《漢語大詞典》:直帖
不經(jīng)中轉(zhuǎn),直接上報或下達的公文。新五代史·唐臣傳·孔謙:“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專奏事, 唐 制也。租庸直帖,沿偽 梁 之弊,不可為法。今 唐 運中興,愿還舊制?!?/div>
《國語辭典》:斬立決(斬立決)  拼音:zhǎn lì jué
明清兩代對于不經(jīng)秋審、朝審便可立時執(zhí)行的斬刑,稱為「斬立決」?!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八回:「證據(jù)確鑿,情真罪當,無可出脫,就定了個斬立決,通詳上去。」
《漢語大詞典》:土山頭果毅(土山頭果毅)
唐 時對不經(jīng)歷員外郎而直接升為郎中的人的謔稱。果毅, 唐 時統(tǒng)府兵之官。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舊例,郎中不歷員外郎拜者,謂之土山頭果毅。言其不歷清資,便拜高品,有似長征兵士,便得邊遠果毅也。”太平廣記卷二四九引 唐 胡璩 譚賓錄·趙謙光:“ 唐 諸郎中,不自即員外郎拜者,謂之土山頭果毅?!?/div>
《國語辭典》:私了  拼音:sī liǎo
自行私下處理、解決。如:「這起車子擦撞事故,因為受損不嚴重,所以雙方就和解私了。」《老殘游記》第一四回:「就托齊河縣替他當堂公斷一下,仍以私了結局?!?/div>
《國語辭典》:妖言惑眾(妖言惑眾)  拼音:yāo yán huò zhòng
用怪誕的邪說去迷惑眾人?!吨軙?。卷五。武帝紀上》:「洛州民周共妖言惑眾,假署將相,事發(fā)伏誅?!埂都t樓夢》第六七回:「世上這些妖言惑眾的人怎么沒人治他一下子?!?/div>
《漢語大詞典》:香火秀才
即奉祀生。不經(jīng)科舉考試,賜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廟的祭祀。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言懷》:“有箇朋友 韓子才 ,是 韓昌黎 之后,寄居 趙佗王臺 。他雖是香火秀才,卻有些談吐,不免隨喜一會?!?/div>
《國語辭典》:率爾成章(率爾成章)  拼音:shuài ěr chéng zhāng
不經(jīng)思索,下筆成文。形容文學作品粗疏、草率、不細心?!短普Z林。卷二。文學》:「詩云:『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缓笕硕嗾f率爾成章,不知江左嘗有人于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一三。醉吟先生》:「又有句云:『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蝗酥^先生率爾成章,予謂先生的然有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