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未便  拼音:wèi biàn
不宜,有所不便。如:「未便打擾」?!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五回:「我因想起一個法子,可以杜絕景翼索回財禮,因不知辦得到與否,未便說穿。」
《國語辭典》:茍得  拼音:gǒu dé
不當?shù)枚?。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div>
《國語辭典》:戒律  拼音:jiè lǜ
宗教徒所守的法規(guī)。唐。楊烱〈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恨深負米,榮暨擊鐘。爰持戒律,思答慈容?!挂卜Q為「戒條」。
《國語辭典》:失策  拼音:shī cè
計謀失誤。《后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是以慮無失策,舉無過事?!埂段倪x。陸機。辯亡論上》:「謀無遺谞,舉不失策?!挂沧鳌甘恪埂?/div>
《國語辭典》:叨竊(叨竊)  拼音:tāo qiè
自謙不該得而得。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jù)。」《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臣凡鄙小人,才不經(jīng)世,階緣戚屬,累忝非服,叨竊彌重,謗議彌興?!?/div>
《漢語大詞典》:封駁(封駁,封駮)
封還并對詔敕之不當者加以駁正。此制 漢 時已有,但無專職掌管。如 西漢 哀帝 益封 董賢 ,丞相 王嘉 “封還詔書,因奏封事”,見漢書·王嘉傳。 東漢 明帝 時, 鍾離意 為尚書仆射,亦“獨敢諫爭,數(shù)封還詔書”,見《后漢書·鍾離意傳》。至 唐 始由門下省掌管,對有失宜詔敕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事中駁正。 五代 廢。 宋 太宗 時復(fù) 唐 舊制。 明 罷門下省長官,詔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給事中駁正。 清 代給事中與御史職掌合并,此制遂廢。 唐 白居易 《鄭覃可給事中制》:“給事中之職,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駮正之。” 宋 司馬光 《乞合兩省為一札子》:“蓋以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駮,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唐 初,始合三省。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明 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眳㈤?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唐六典·門下省》。參見“ 封還 ”。
《漢語大詞典》:封還(封還)
(1).緘封退還。多指封還詔敕。漢書·王嘉傳:“﹝ 哀帝 ﹞益封 董賢 二千戶…… 嘉 封還詔書,因奏封事?!?br />(2). 唐 以后為門下省給事中的主要職務(wù)之一。 宋 費袞 梁谿漫志·學(xué)士不草詔:“ 唐 制惟給事中得封駮,本朝 富鄭公 在西掖封還 遂國夫人 詞頭,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唐 制,凡詔勅皆經(jīng)門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還?!眳⒁姟?封駮 ”。
《漢語大詞典》:封駮
亦作“ 封駁 ”。 封還并對詔敕之不當者加以駁正。此制 漢 時已有,但無專職掌管。如 西漢 哀帝 益封 董賢 ,丞相 王嘉 “封還詔書,因奏封事”,見漢書·王嘉傳。 東漢 明帝 時, 鍾離意 為尚書仆射,亦“獨敢諫爭,數(shù)封還詔書”,見《后漢書·鍾離意傳》。至 唐 始由門下省掌管,對有失宜詔敕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事中駁正。 五代 廢。 宋 太宗 時復(fù) 唐 舊制。 明 罷門下省長官,詔敕有不便者,由六科給事中駁正。 清 代給事中與御史職掌合并,此制遂廢。 唐 白居易 《鄭覃可給事中制》:“給事中之職,凡制敕有不便於時者,得封奏之;刑獄有未合於理者,得駮正之?!?宋 司馬光 《乞合兩省為一札子》:“蓋以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駮,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唐 初,始合三省。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明 代雖罷門下省長官,而獨存六科給事中,以掌封駮之任。”參閱《唐六典·門下省》。參見“ 封還 ”。
《漢語大詞典》:封還(封還)
(1).緘封退還。多指封還詔敕。漢書·王嘉傳:“﹝ 哀帝 ﹞益封 董賢 二千戶…… 嘉 封還詔書,因奏封事?!?br />(2). 唐 以后為門下省給事中的主要職務(wù)之一。 宋 費袞 梁谿漫志·學(xué)士不草詔:“ 唐 制惟給事中得封駮,本朝 富鄭公 在西掖封還 遂國夫人 詞頭,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繳。”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駁》:“ 唐 制,凡詔勅皆經(jīng)門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還?!眳⒁姟?封駮 ”。
《漢語大詞典》:淫祀
不合禮制的祭祀;不當祭的祭祀,妄濫之祭。禮記·曲禮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孫希旦 集解:“淫,過也?;蚱渖癫辉陟氲洌?宋襄公 祭 次睢之 社;或越分而祭,如 魯季氏 之旅 泰山 ,皆淫祀也。” 唐 趙璘 因話錄卷五:“雖岳海鎮(zhèn)凟,名山大川,帝王先賢,不當所立之處,不在典籍,則淫祀也?!?明 宋濂 《吳德基傳》:“其俗好淫祀,有蛇出戶限,民怪之以為神至,奔走祠之?!?嚴復(fù) 《有如三保》:“往者 江 浙 之間有五通神,淫祀也?!?/div>
《國語辭典》:冤枉  拼音:yuān wǎng
1.冤屈。多指無辜被誣或無故受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周章道路,要候執(zhí)事,叩頭流血,申訴冤枉?!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肝吹揭荒辏净\站死兩千多人。難道沒有冤枉嗎?」
2.給無辜者加上罪名?!队魇烂餮?。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平日間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賭神罰咒,那個肯重疊還價?」
3.吃虧、不值得。如:「這錢花得有點冤枉。」
《漢語大詞典》:非德
(1).不合道德;違背道德。書·康誥:“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孔穎達 疏:“乃由汝非以道德用治之故?!?span id="bvvb1z1" class="book">《左傳·定公四年》:“無謀非德,無犯非義?!?br />(2).指不當之賞。書·盤庚上:“作福作災(zāi),予亦不敢動用非德?!?孫星衍 疏:“非德,謂發(fā)爵賜服之不當者。”
《漢語大詞典》:狂謀(狂謀)
謂謬誤的謀算;狂妄不當?shù)闹\劃。 宋 蘇軾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宋 辛棄疾 《美芹十論·觀釁》:“﹝ 亮 ﹞恐狂謀無成,而竄身無所,故疾趨 淮 上,僥倖一勝?!?/div>
《國語辭典》:失入  拼音:shī rù
法律上指犯輕罪而科重刑,或不應(yīng)科刑而科刑,皆稱為「失入」。相對于失出而言。
《國語辭典》:過誤(過誤)  拼音:guò wù
過失?!稌?jīng)。梓材》漢??装矅?。傳:「察民以過誤殘敗人者,當寬宥之。」
《漢語大詞典》:妄取
不當取而取。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侵伐暴虐,攻戰(zhàn)妄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今番當?shù)靡灰卣?,分毫不可妄取了?!?毛澤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人民解放軍紀律嚴明,公買公賣,不許妄取民間一針一線?!?/div>
分類: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