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8詞典 1分類詞匯 87
《國語辭典》:俊逸  拼音:jùn yì
形容人容貌俊秀,才藝超群。唐。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看他腰間沉重,語言溫謹(jǐn),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諒道不是歹人。」
《漢語大詞典》:云鶴(雲(yún)鶴)
(1).即鶴。 晉 陶潛 《連雨獨飲》詩:“云鶴有奇翼,八表須臾還?!?br />(2).常用以喻清奇的骨格、氣質(zhì)。 唐 薛逢 《鄰相反行》:“西家有兒纔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br />(3).閑云野鶴。比喻遠(yuǎn)離塵世、隱居不仕的人。 唐 孟郊 《送豆盧策歸別墅》詩:“短松鶴不巢,高石云不棲。君今 瀟湘 去,意與云鶴齊?!?唐 白居易 《晚秋有懷鄭中舊隱》詩:“長閒羨云鶴,久別愧煙蘿。” 唐 盧肇 《將歸宜春留題新安館》詩:“天外鴛鸞愁不見,山中云鶴喜相忘?!?/div>
《國語辭典》:養(yǎng)拙(養(yǎng)拙)  拼音:yǎng zhuó
涵養(yǎng)質(zhì)樸的性情?!段倪x。潘岳。閑居賦》:「仰眾妙而絕思,終優(yōu)游以養(yǎng)拙?!固?。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二:「養(yǎng)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div>
《國語辭典》:接輿(接輿)  拼音:jiē yú
春秋時楚國隱士陸通的字。
《國語辭典》:豹隱(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隱居山林。唐。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詩:「我留安豹隱,君去學(xué)鵬摶。」
《國語辭典》:逃世  拼音:táo shì
逃避塵世而隱居。如:「他因遭受感情上的打擊,逃世遁隱于山中,獨自生活?!?/div>
《漢語大詞典》:養(yǎng)高(養(yǎng)高)
謂閑居不仕,退隱。高,指高尚的志向、節(jié)操、名望。《三國志·魏志·高柔傳》:“今公輔之臣,皆國之棟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養(yǎng)高,鮮有進(jìn)納。”舊唐書·玄宗紀(jì)上:“ 武德 、 貞觀 以來勛臣子孫無位者,訪求其后奏聞,有嘉遯幽棲養(yǎng)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薦?!?元 耶律楚材 《和黃華老人〈題獻(xiàn)陵吳氏成趣園〉》:“養(yǎng)高不肯事王侯,閑臥林泉了衰朽?!?/div>
《漢語大詞典》:采蕨
借指隱居不仕的生活。 唐 張九齡 《在郡秋懷》詩之二:“掛冠東都門,采蕨南山岑?!?/div>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賢的禮教。文選·陸機(jī)〈演連珠〉:“玄晏之風(fēng)恒存,動神之化已滅。” 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論》:玄晏之化,豐洽之政?!?呂延濟(jì) 注:“玄晏,禮教也?!?br />(2). 晉 皇甫謐 沈靜寡欲,有高尚之志,隱居不仕,自號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隱逸。 唐 錢起 《過曹鈞隱居》詩:“誰當(dāng)舉 玄晏 ,不使作良臣?!?清 曹寅 《題朱赤霞畫對牛彈琴圖》詩:“柳風(fēng)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馳玄賞?!?皇甫謐 曾為 晉 左思 《三都賦》作序, 左 賦為世所重,因亦用為待人題品詩文的典實。 清 沈自南 《春暮錢牧齋宗伯過訪》詩:“擬得《三都》待題品,當(dāng)年 玄晏 最風(fēng)流。”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韻》:“《三都》豈必?zé)?玄晏 , 五岳 無心待 向平 ?!?/div>
《漢語大詞典》:臞儒
清瘦的儒者。含有隱居不仕之意。語本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相如 以為列僊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 宋 蘇軾 《雪后劉景文左藏和順闍黎詩見贈次韻答之》:“載酒邀詩將,臞儒不是仙?!?金 元好問 《寄劉光甫》詩:“山澤臞儒亦自豪,塵埃俗吏豈勝勞。” 明 楊慎 《二伯論下》:“然則 公羊 不出戶之臞儒也,其習(xí)鄙,其言戇,故曰: 公羊 偏辭也。”
《國語辭典》:人中龍(人中龍)  拼音:rén zhōng lóng
比喻品格高逸,出類拔萃的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八。東坡一》:「時月出東方,林影在地,公展讀于風(fēng)檐,喜見須眉,曰:『子瞻人中龍也?!弧挂沧鳌溉酥旋埢ⅰ?、「人中之龍」。
《漢語大詞典》:迷國(迷國)
(1).指隱居不仕。 漢 王逸 《〈楚辭章句〉序》:“若夫懷道以迷國,佯愚而不言,顛則不能扶,危則不能安……蓋志士之所恥,愚夫之所賤也?!?span id="vijxvt6" class="book">《后漢書·周燮黃憲等傳序》:“然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誠也。故其行也,則濡足蒙垢,出身以效時;及其止也,則窮棲茹菽,臧寶以迷國?!?晉 皇甫謐 《高士傳·閔貢》:“ 仲叔 高棲,藏寶迷國,一介弗取,卓然貞白?!眳⒁姟?迷邦 ”。
(2).使國迷亂。 宋 葉適 《宋吏部侍郎鄒公墓亭記》:“ 子厚 迷國,罪無匹朋,最大者二后廢立之際,尤大者臣子不忍言也?!?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詩二:“人臣私聚斂,迷國壞綱紀(jì)?!?br />(3).謂使國人著迷。 宋 陳師道 《黃梅》詩:“留花如有待,迷國更須香?!?/div>
《漢語大詞典》:迷邦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焙笠蛞浴懊园睢敝覆豢蠌恼[居不仕。《周書·儒林傳·沈重》:“若居形聲而去影響,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jié)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shù)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明 王錂《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説灌園避世?!?/div>
《漢語大詞典》:淵潛(淵潛)
(1).潛伏深淵之中。 漢 揚雄 《反離騷》:“懿神龍之淵潛兮,竢慶云而將舉?!?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二:“蟲土閉而蟄,魚淵潛而處?!?br />(2).喻隱居不仕。后漢書·崔駰傳:“故士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魏書·宗欽傳》:“進(jìn)不弘道,退失淵潛,既慚朱闕,亦愧閭閻。”
《國語辭典》:鑿壞(鑿壞)  拼音:zuò péi
鑿穿墻壁。比喻堅持不作官?!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埂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冈噯??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分類:隱居不仕
《漢語大詞典》:鑿壞以遁(鑿壞以遁)
謂隱居不仕。語本《淮南子·齊俗訓(xùn)》:“ 顏闔 , 魯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漢 揚雄 《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币嘧鳌?鑿壞而遁 ”、“ 鑿坯而遁 ”。 唐 元結(jié) 《問進(jìn)士》:“何人鑿坯而遁,何人終日掃門?”《老殘游記》第二回:“試問,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分類:隱居不仕
《漢語大詞典》:遺臣(遺臣)
前朝之臣。多指改朝換代后不仕新朝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安南納款:“初征時,故 宋 陳尚書 子 丁孫 ,及其壻 梁奉御 , 蘇少保 子 蘇寶章 ,及 趙孟信 、 葉郎將 等,俱降附。蓋 宋 遺臣逃異國,不特 陳宜中 入 占城 也?!?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 有宋 遺臣 鄭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廟。” 清 戴名世 《吳江兩節(jié)婦傳》:“ 文達(dá) 固以負(fù)販為生,至是從 明 之一二遺臣起事荷戈,為小卒,戰(zhàn)敗不屈死。”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二五:“ 坡公 不過逐臣, 遺山 則遺臣孤臣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