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下士  拼音:xià shì
1.淺俗的人?!独献印返谒囊徽拢骸赶率柯劦溃笮χ?。」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br />2.屈尊以下交賢士?!妒酚洝>砥咂?。魏公子傳》:「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埂都t樓夢》第一○回:「昨因馮大爺示知大人家第謙恭下士,又承呼喚,敢不奉命?!?br />3.軍銜。軍士的最后一級,在中士之下。
4.佛教用語。三士之一,指貪著世間快樂,對輪回還未生起自覺的人。
5.職官名。古代天子、諸侯皆設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地位在大夫之下。秦以后仍沿用?!抖Y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埂睹献?。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div>
《漢語大詞典》: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唐 高適 《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清 方文 《訪孫豹人不遇因題其壁》詩:“ 虞翻 天下士,知己無一人?!?/div>
分類:才德非凡
《國語辭典》:門下士(門下士)  拼音:mén xià shì
門客、門生。宋。蘇軾 范文正公文集敘:「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國語辭典》:門生(門生)  拼音:mén shēng
1.弟子、學生?!独镎Z徵實》引《隸釋》:「謂漢儒開門授徒,親授業(yè)者,則曰弟子,次相傳授,則曰門生?!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搁T生正要同敝友來候老師,不想返勞老師先施?!?br />2.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管官的自稱?!锻ㄋ拙帯J诉M》:「知貢舉,稱新進士為門生,惟起于唐之中葉耳。」
3.投靠世族的門客。《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公作宣武司馬,屬門生數(shù)十人于田曹中郎趙悅子?!?/div>
《漢語大詞典》:名下士
享有盛名之士。 唐 韓翃 《送鄭員外》詩:“孺子亦知名下士,樂人爭唱卷中詩?!?span id="sam2tqo" class="book">《明史·隱逸傳·陳繼儒》:“ 王世貞 亦雅重 繼儒 , 三吳 名下士爭欲得為師友?!?清 沈起鳳 《諧鐸·窮士扶乩》:“君等皆名下士,乃窘於七步。”
分類:享有盛名
《漢語大詞典》:林下士
指隱士。 宋 歐陽修 《感事》詩之一:“努力取功名,斷碑埋路傍;逍遙林下士,邱壠亦相望。長生既無術,濁酒且盈觴?!?/div>
分類:隱士
《國語辭典》:屈身下士  拼音:qū shēn xià shì
尊貴者降低身分,禮遇士人。《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孝景黃帝閣下玄孫,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聲素著?!?/div>
《國語辭典》:謙謙下士(謙謙下士)  拼音:qiān qiān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的人。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出:「縱是當朝元宰,也須要謙謙下士為嘉?!挂沧鳌钢t遜下士」。
《國語辭典》:謙遜下士(謙遜下士)  拼音:qiān xùn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的人?!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少好學,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挂沧鳌钢t恭下士」、「謙謙下士」、「謙以下士」。
《國語辭典》:謙以下士(謙以下士)  拼音:qiān yǐ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能的人。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聲于天壤之間,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也作「謙遜下士」。
《國語辭典》:推賢下士(推賢下士)  拼音:tuī xián xià shì
推崇賢士,并以謙恭的態(tài)度對待有才能的人?!读簳?。卷二五。徐勉傳》:「每從客謂吾以遭逢時來,位隆任要,當應推賢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報恩明主,克保元吉?!?/div>
《國語辭典》:招賢下士(招賢下士)  拼音:zhāo xián xià shì
招求、禮遇賢能的人。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二出:「年方少,氣正豪,心猶小,招賢下士人爭道,芳名那更流傳早?!埂稏|周列國志》第八九回:「于是宣王招賢下士,疏遠嬖佞,散遣稷下游說之徒,以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大治?!?/div>
《國語辭典》:折節(jié)下士(折節(jié)下士)  拼音:zhé jié xià shì
降低自己的身分,禮遇地位或名氣不如自己的人?!度龂尽>砹?。魏書。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jié)下士,士多附之?!埂端问贰>砣欢mn琦傳》:「琦天資樸忠,折節(jié)下士,無貴賤,禮之如一?!?/div>
《國語辭典》:知人下士  拼音:zhī rén xià shì
能識別人才,并且降尊禮遇賢士。明。李贄《焚書。復麻城人書》:「以此見真正高陽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識才尊賢又如此。」
《國語辭典》:謙恭下士(謙恭下士)  拼音:qiān gōng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的人?!杜f唐書。卷六二。楊恭仁傳》:「恭仁性虛澹,必禮度自居,謙恭下士,未嘗忤物,時人方之石慶。」《紅樓夢》第一○回:「昨因馮大爺示知大人家第謙恭下士,又承呼喚,敢不違命。但毫無實學,倍增顏汗?!挂沧鳌钢t遜下士」。
《漢語大詞典》:謙躬下士(謙躬下士)
猶言謙恭下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聽說 李闖王 謙躬下士,對讀書人十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