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札付  拼音:zhá fù
官府下行的文書?!端疂G傳》第一七回:「前日留守司又差人行札付到來,又經(jīng)著仰尉司并緝捕觀察,杖限跟捉,未曾得獲?!挂沧鳌竸灨丁?。
《漢語大詞典》:回逝(迴逝)
在盤旋的山路上行進。藝文類聚卷二七引 晉 張載 《敘行賦》:“出 潼關(guān) 以迴逝,仰 華岳 之崔嵬?!?/div>
《國語辭典》:琶音  拼音:pá yīn
音樂名詞。將同一和弦的音,依上行或下行順序先后演奏出之和弦音。
《漢語大詞典》:魚道(魚道)
在水利樞紐中使魚類不受攔河壩的阻礙而能上行產(chǎn)卵的設(shè)施。有多種形式,如斜坡式的魚槽,梯級式的魚梯,升降式的升魚機等。《南京日報》1992.9.1:“‘工程救魚’是指修建魚道、魚梯、升魚機之類的魚類過壩建筑。”
《漢語大詞典》:僑裝(僑裝)
(1).行裝;旅服。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詩:“僑裝多闕絶,旅服少裁縫?!?br />(2).謂穿上行裝。 唐 李白 《送黃鐘之鄱陽謁張使君序》:“而 黃公 因訪古跡,便從貴游,乃僑裝撰行,去國遐陟。” 王琦 注:“僑裝,謂客行之裝;撰行,謂定行日。”
(3).喬裝;假扮。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 祖大壽 約以 錦州 獻, 多爾袞 與 阿巴泰 等以兵四千,僑裝從 大壽 作潰奔狀,襲 錦州 。”
《漢語大詞典》:泥橇
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史記·夏本紀(jì)“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謂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 清 趙翼 《岣嶁碑歌》:“遂乘山欙跨泥橇,分釃洚洞闢壅隔。”
《漢語大詞典》:牒呈
(1).下呈上的文書。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公移》:“今制……下達上者曰咨呈,曰案呈,曰呈,曰牒呈,曰申。”
(2). 清 制,凡官文書,上行下行平行,各別其制:“府佐貳行知府,州縣佐貳行州縣,各用牒呈;直隸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兩司首領(lǐng)行知府,用牒呈;府廳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縣于副將用牒呈?!眳㈤?span id="l9yako6" class="book">《清會典·禮部·儀制清吏司四》。
《國語辭典》:捷運(捷運)  拼音:jié yùn
一種快速而便捷的大眾運輸。由于在專用道上行駛,不受其他車輛或行人的干擾,可提供乘客快速的服務(wù),故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都市。
《國語辭典》:海象  拼音:hǎi xiàng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產(chǎn)于北極圈。體肥大,長三至六公尺。上顎有一對很長的犬齒,似象牙而堅,為破冰或搏斗的工具。群棲生活,以貝類等軟體動物為食。
《漢語大詞典》:躧繩(躧繩)
雜技名。在懸空的長繩上行走。 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舞索序》:“﹝舞索﹞俗名躧繩。施橫繩半空,婦上履之如平地,甚危也?!?/div>
《國語辭典》:飛墻走壁(飛墻走壁)  拼音:fēi qiáng zǒu bì
能在墻壁上行走如飛。形容行動矯捷,武技高超。《醒世姻緣》第六五回:「拿出飛墻走壁的本事,進到庵中?!?/div>
《國語辭典》:行車距離(行車距離)  拼音:xíng chē jù lí
車輛在同一車道上行駛時,后車對于前車所應(yīng)保持的空間距離。距離長短與行車速度成正比的關(guān)系,故無固定標(biāo)準(zhǔn)。
《國語辭典》:推舟于陸(推舟于陸)  拼音:tuī zhōu yú lù
把船推到陸地上行走。比喻徒勞無功?!肚f子。天運》:「今蘄行周于魯,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div>
《國語辭典》:蹚?fù)痢 ?span id="l26dims" class='label'>拼音:tāng tǔ
在土質(zhì)松軟的地面上行走,塵埃揚起,稱為「蹚?fù)痢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