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五更三老


《禮記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403~
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眾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jié),祭先師、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養(yǎng)也。適東序,釋奠于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適饌省醴,養(yǎng)老之珍具。遂發(fā)詠焉。退之,以孝養(yǎng)也。反,登歌《清廟》。既歌而語,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禮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眾以事,達有神,興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行矣。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養(yǎng)老幼于東序。」終之以仁也。漢·鄭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yǎng)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穎達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為更字為叟。叟,老稱。又以三老為三人,五更為五人。非鄭義也。」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035~
及王莽為宰衡,欲耀眾庶,遂興辟廱,因以篡位,海內畔之。世祖受命中興,撥亂反正,改定京師于土中。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乃營立明堂、辟廱。顯宗即位,躬行其禮,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養(yǎng)三老五更于辟廱,威儀既盛美矣。唐·顏師古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詩云『三壽作朋』。」又引鄧展曰:「漢直以一公為三老,用大夫為五更,每常大行禮乃置。」師古曰:「鄭玄說云三老五更謂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更音工衡反。蔡邕以為更當為叟。叟,老人之稱也?!?/span>
《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1.上壽、中壽、下壽?!蹲髠鳌U压辍罚骸腹坌囿?,而三老凍餒?!箷x。杜預。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br />2.年高德劭的長老?!吨軙?。卷四五。儒林傳。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詔尊太傅燕公為三老。」
3.職官名。漢時掌一鄉(xiāng)之教化?!抖Y記。禮運》:「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xiāng)一人?!?br />4.四川江峽中稱水夫掌柁的為「三老」。唐。杜甫 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棙柁開頭捷有神。」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yǎng)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yǎng)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span id="uvbokfs" class="book">《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穎達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漢書·禮樂志:“養(yǎng)三老五更於辟廱?!?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明帝紀》:“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yǎng)終厥身?!?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span id="quhdqlw"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span id="iervyly" class="book">《北史·魏紀三》:“以 尉元 為三老, 游明根 為五更。又養(yǎng)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div>
《漢語大詞典》:長年三老(長年三老)
古時 川 峽一帶對舵手、篙師的敬稱。 唐 杜甫 《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仇兆鰲 注:“ 蔡 ( 蔡夢弼 )注:峽中以篙師為長年,舵工為三老。 邵 ( 邵寶之 )注:三老,捩舵者。長年,開頭者?!?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 川 峽呼梢工篙手為長年三老。” 宋 陸游 入蜀記卷五:“問何謂長年三老?云:‘梢公是也?!L,讀如長幼之長?!?清 錢謙益 《壽福清公六十序》:“長年三老中流遇風,慬而獲濟?!?/div>
分類:舵手敬稱
《國語辭典》:若要好,問三老(若要好,問三老)  拼音:ruò yào hǎo,wèn sān lǎo
(諺語)比喻老人多經驗,參考他們的意見,可使構想、計畫更周備。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常言道:『若要好,問三老?!话撑c您去尋著三個老的問他。道是該吃俺也不該吃?!?/div>
《漢語大詞典》:三老四少
(1).老少眾人。京劇《武家坡》第四場:“依我之見,去到前村大戶人家,請上三老四少同拆同觀?!?br />(2).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四:“屯子里又有他好多親戚朋友,磕頭拜把的和三老四少的徒弟。”原注:“民間秘密結社的青幫,在東北稱為家理,又叫在家理的人為三老四少。”
《漢語大詞典》:三老四嚴(三老四嚴)
縮略語?!叭稀敝笇Υ锩聵I(yè),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四嚴”指干革命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tài)度,嚴明的紀律。最初由會戰(zhàn)于 大慶油田 的人所提出。 李季 《周總理啊,大慶兒女想念你》:“‘三老四嚴’高標準,總理最喜歡 毛主席 的好工人?!?劉白羽 《石油英雄之歌》:“在 華北 會戰(zhàn)中嚴格地堅持了‘三老四嚴’精神和崗位責任制?!?/div>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yǎng)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yǎng)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span id="xs1d0f3" class="book">《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孔穎達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漢書·禮樂志:“養(yǎng)三老五更於辟廱?!?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明帝紀》:“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yǎng)終厥身。” 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span id="gk5ydez"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span id="xbg0aq0" class="book">《北史·魏紀三》:“以 尉元 為三老, 游明根 為五更。又養(yǎng)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div>
《分類字錦》:勞饗三老(勞饗三老)
后漢書·明帝紀》:永平十年夏閏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陽,祠章陵。日北至,又祠舊宅。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娛嘉賓。還幸南頓,勞饗三老。
分類:省方
《漢語大詞典》:練川三老(練川三老)
明 代繼 歸有光 之后以文著稱的三位老人。明史·文苑傳四·唐時升:“﹝ 唐時升 ﹞與里人 婁堅 、 程嘉燧 并稱曰‘ 練川 三老’?!卑矗?唐時升 等均 嘉定縣 人,其南有 練祁塘 ,亦名 練川 ,故稱。
《漢語大詞典》:老三老四
方言。形容自以為是、擺老資格的神態(tài)。甬劇《兩兄弟》第三場:“啥?我生你出來是叫你老三老四地來教訓阿爹的呀!”
《漢語大詞典》:龍山三老(龍山三老)
指 金 元 時的 元好問 (字 裕之 )、 張德輝 、 李冶 三人。元史·張德輝傳:“ 張德輝 天資剛直,博學有經濟器……然性不喜嬉笑,與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龍山 ,時人號為 龍山 三老云。”
《國語辭典》:三德  拼音:sān dé
1.三種品德。《書經。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埂吨芏Y。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長老?!洞蟠鞫Y記。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jié)h。戴德。注:「三德,三老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壽(三壽)
(1).猶三老。《詩·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毛 傳:“壽,考也。” 馬瑞辰 通釋:“據下言如岡如陵,是祝其壽考,則壽從傳訓考為是??吉q老也,三壽,猶三老也?!?span id="sycgdwu"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恭,送迎拜乎三壽。” 薛綜 注:“三壽,三老也。言天子尊而養(yǎng)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來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奉三壽以勗天下之孝,設三乏以勸諸侯之風?!?br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唐 孔穎達 疏。后泛指高壽。 唐 張說 《崔訥妻劉氏墓志》:“嗚呼!天道輔仁,人道與順,眷茲大德,不遐三壽,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閲世彌三壽,還鄉(xiāng)忽九原?!?/div>
《漢語大詞典》:少吏
小吏。 漢 代特指低于縣丞、縣尉的三老、亭長等。《漢書·武帝紀》:“少吏犯禁?!?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少吏,小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