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8,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精靈
先天
吹噓
大化
民物
物物
大圣
萬化
生氣
一貫
色相
及物
變態(tài)
本原
太一
《國語辭典》:精靈(精靈)  拼音:jīng líng
1.靈魂?!段倪x。左思。吳都賦》:「舜禹游焉,沒齒而忘歸,精靈留其山阿,玩其奇麗也?!鼓铣?。顏延之 釋何衡陽達(dá)性論:「若徒有精靈,尚無體狀,未知在天,當(dāng)何憑以立。」
2.鬼神、妖怪?!段倪x。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墟墓徒有,精靈永戢?!埂段饔斡洝返谒囊换兀骸笗r(shí)有六個(gè)小妖,是他知己的精靈。」也作「精怪」。
3.聰明靈敏。唐。杜甫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兼述索居〉詩:「交期余潦倒,材力爾精靈?!挂沧鳌妇妗?。
《國語辭典》:先天  拼音:xiān tiān
1.天地之初,宇宙本體。《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深達(dá)先天之運(yùn),匡贊奉時(shí)之業(yè)。」清。洪升《長(zhǎng)生殿》第四六出:「這壇本在虛空辟建,象涵太極法先天?!?br />2.人受之于天的稟賦。如:「先天不足」。《紅樓夢(mèng)》第二八回:「林妹妹是內(nèi)癥,先天生的弱?!?br />3.先于天時(shí)而行事,有先見之明?!兑捉?jīng)。乾卦。文言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shí)?!埂段倪x。陸機(jī)?;侍友缧孕嗵糜辛钯x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br />4.哲學(xué)上指與生俱來,先于感覺經(jīng)驗(yàn)和直接實(shí)踐的。
《國語辭典》:吹噓(吹噓)  拼音:chuī xū
1.呼氣、噓氣?!端鍟?。卷七五。儒林傳。王孝籍傳》:「咳唾足以活枯麟,吹噓可用飛窮羽?!埂端疂G傳》第一六回:「那十個(gè)廂禁軍,雨污通流,都嘆氣吹噓。」
2.吹捧、稱揚(yáng)。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共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嘗出境聘。」
3.比喻不費(fèi)吹灰之力而能成就大事。南朝陳。徐陵〈檄周文〉:「叱吒而平宿豫,吹噓而定壽陽。」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七出:「吹噓定魯齊,談笑平吳楚?!?br />4.風(fēng)吹。唐。孟郊哭李觀〉詩:「清塵無吹噓,委地難飛揚(yáng)?!?br />5.比喻獎(jiǎng)掖擢升。唐。杜甫 贈(zèng)獻(xiàn)納使起居田舍人詩:「揚(yáng)雄更有河?xùn)|賦,唯待吹噓送上天?!?br />6.吹竽。北周。庾信〈小園賦〉:「昔草濫于吹噓,藉文言之慶馀。」
《漢語大詞典》:吹竽
(1).吹奏竽。竽,管樂器。戰(zhàn)國策·齊策一:“ 臨淄 甚富而實(shí),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br />(2).謂濫竽充數(shù)。典出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 齊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處士 請(qǐng)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若長(zhǎng)風(fēng)之過籟, 南郭 之吹竽耳?!焙笠嘤米髯灾t之詞。 唐 韓愈 《和席八十二韻》:“倚玉難藏拙,吹竽久混真?!?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某也孱資瑣質(zhì),誤恩偶及,亦復(fù)與吹竽之部。”
《國語辭典》:大化  拼音:dà huà
1.變化。《荀子。天論》:「四時(shí)代御,陰陽大化?!?br />2.深入廣遠(yuǎn)的教化?!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且觀大化之淳流,于是皇澤豐沛,主恩滿溢。」
3.生命過程中的重要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div>
《漢語大詞典》:民物
(1).泛指人民、萬物。 漢 蔡邕 《陳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圖於丹青?!?宋 張孝祥 《與明守趙敷文書》:“執(zhí)事以慈惠之師,有來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span id="1wjaips"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jì)二》:“朕親政以來,夙夜兢業(yè),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當(dāng)天心,以康民物。”
(2).民眾的財(cái)物。后漢書·翟酺傳:“帑藏單盡,民物彫傷?!?span id="8kmuaiz"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沒民物?!?br />(3).猶民情、風(fēng)俗。《宋書·武帝紀(jì)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覽民物,搜揚(yáng)幽隱,拯災(zāi)卹患。” 宋 蘇舜欽 《先公墓志銘》:“既省政,惡民物之薄?!?明 申涵光《宿金提驛》詩:“暫宿 恆 南驛,重悲 薊 北天。山河仍故國,民物憶初年?!?/div>
《國語辭典》:物物  拼音:wù wù
1.各種事物?!蹲髠?。昭公二十九年》:「夫物物有其官,官脩其方。」《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物物卬市,日闋亡儲(chǔ)?!?br />2.人對(duì)事物的役使?!肚f子。在宥》:「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div>
《國語辭典》:大圣(大聖)  拼音:dà shèng
1.出類拔萃,道全德備的人。《荀子。哀公》:「所謂大圣者,知通乎大道,應(yīng)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br />2.佛的尊號(hào)。
3.孫悟空。明吳承恩小說《西游記》中的人物。因其號(hào)為齊天大圣,故簡(jiǎn)稱為「大圣」。《聊齋志異。卷一一。齊天大圣》:「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齊天大圣孫悟空云。」
《漢語大詞典》:萬化(萬化)
(1).萬事萬物;大自然。申鑒·政體:“恕者仁之術(shù)也,正者義之要也,至哉,此謂道根,萬化存焉爾?!?span id="3f5vsu0" class="book">《漢書·京房傳》:“ 房 對(duì)曰:‘古帝王以功舉賢,則萬化成,瑞應(yīng)著?!?顏師古 注:“萬化,萬機(jī)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萬物之類也?!?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清 曾國藩 《復(fù)劉霞仙中丞書》:“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靈而理萬化?!?br />(2).各種變化。莊子·大宗師:“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唐 白居易 《嘆老》詩之一:“萬化成於漸,漸衰看不覺?!?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語雖合璧,意若貫珠,非書窮五車,筆含萬化,未足云也?!?/div>
《國語辭典》:生氣(生氣)  拼音:shēng qì
1.萬物生長(zhǎng)發(fā)育的狀態(tài)?!抖Y記。月令》:「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fā)泄。」《老殘游記》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肅殺,難道真是殺嗎?只是將生氣伏一伏,蓄點(diǎn)力量,做來年的生長(zhǎng)?!?br />2.生者的精氣、靈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凜凜恒如有生氣。」《老殘游記二編》第九回:「我看你一身的生氣,決不是個(gè)鬼,一定要還陽的。」
3.生動(dòng)活潑而有朝氣。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下。齊諸暨令袁嘏》:「我詩有生氣,須人捉著,不爾便飛去?!?br />4.發(fā)怒?!都t樓夢(mèng)》第七四回:「三姑娘怕奶奶生氣,叫我勸著奶奶些,問奶奶這兩天可吃些什么?!埂段拿餍∈贰返谝弧鸹兀骸父抵犃诉@話,愈加生氣?!?/div>
《國語辭典》:一貫(一貫)  拼音:yī guàn
1.語本《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购笠砸回炛敢砸环N道理貫通萬事萬物。唐。張九齡〈故河南少尹竇府君墓碑銘序〉:「形有方殊,道以一貫?!?br />2.依照一定法則,始終不變。如:「一貫精神」、「一貫作業(yè)」。
3.同一道理?!秴问洗呵铩YF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br />4.舊以千錢為一貫?!督鹗?。卷四八。食貨志三。錢幣》:「印一貫、二貫、……十五貫等謂之大鈔。」
5.成串的物品。《北史。卷三四。趙柔傳》:「柔嘗在路,得人所遺金珠一貫,價(jià)直數(shù)百縑?!?/div>
《國語辭典》:色相  拼音:sè xiàng
1.佛教用語。指物質(zhì)的特徵。
2.引申為人的聲音容貌?!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寤兀骸该咳战行『鷥?,奚落他,他也不露一些色相出來?!?br />3.色彩三要素之一,即色彩相貌。如赤、橙、黃、綠、青、紫等,就是色相的名稱。
《漢語大詞典》:及物
謂恩及萬物。 唐 元稹 《冊(cè)文武孝德皇帝赦文》:“溢美之名,既不克讓;及物之澤,又何愛焉?!?唐 李翱 《與淮南節(jié)度使書》:“ 翱 自十五已后,即有志於仁義,見 孔子 之論高弟,未嘗不以及物為首。” 宋 林逋 《和運(yùn)使陳學(xué)士游靈隱寺寓懷》詩:“溫顏煦槁木,真性馴幽禽,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div>
分類:及物萬物
《國語辭典》:變態(tài)(變態(tài))  拼音:biàn tài
1.改變?cè)瓉淼男螒B(tài)。《荀子。君道》:「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并遇變態(tài)而不窮,審之禮也?!箷x。潘岳 射雉賦:「睨驍媒之變態(tài)。」
2.與「常態(tài)」相對(duì)。指人的生理或心理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如:「他虐殺無辜小動(dòng)物,真是變態(tài)?!?br />3.某些動(dòng)物自受精卵發(fā)育至成體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或多或少的變化,方能與成蟲具有相同的形態(tài),此種變化過程稱為「變態(tài)」。如多數(shù)的高等昆蟲,都需經(jīng)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gè)階段變態(tài),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長(zhǎng)型態(tài)和生理機(jī)能,因長(zhǎng)期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如仙人掌的針狀葉。
《國語辭典》:本原  拼音:běn yuán
根源?!豆茏?。水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div>
《國語辭典》:太一  拼音:tài yī
1.宇宙萬物的本源。《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埂秴问洗呵铩V傧募o(jì)。大樂》:「萬物所出,造于太一。」也作「大一」。
2.神仙。即天帝。《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埂段倪x。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挂沧鳌柑┮弧?。
3.山名。在陜西省郿縣南,高矗云表,終年積雪,故也稱為「太白山」,為秦嶺山脈之秀峰或以為終南山之別名?!段倪x。張衡。西京賦》:「于前則終年太一,隆崛崔崒?!挂沧鳌柑摇?。
4.星名。在紫微宮中,天一星之南,古代曾以之為北極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太一星在天一南,相近。」也作「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