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七言長城
 
長城誰敢犯

相關(guān)人物
劉長卿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秦系〉~5608~
秦系字公緒,越州會稽人。天寶末,避亂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訓(xùn)奏為右衛(wèi)率府倉曹參軍,不就??腿?,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馀章,俗傳東晉時(shí)所植,系結(jié)廬其上,穴石為研,注老子,彌年不出。刺史薛播數(shù)往見之,歲時(shí)致羊酒,而系未嘗至城門。姜公輔之謫,見系輒窮日不能去,筑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妻子在遠(yuǎn),系為葬山下。張建封聞系之不可致,請就加校書郎……與劉長卿善,以詩相贈答。權(quán)德輿曰:「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蛊浜髺|度秣陵,年八十馀卒。南安人思之,為立子亭,號其山為高士峰云。
《國語辭典》:七言  拼音:qī yán
1.七個(gè)字的詩句。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br />2.七言詩?!蛾悤?。卷二七。江總傳》:「好學(xué),能屬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國語辭典》:七言詩(七言詩)  拼音:qī yán shī
一種詩體。每句七字,自唐代始盛,分七言古風(fēng)、七言律詩、七言排律、七言絕句等。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
見“ 七言律詩 ”。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詩(七言律詩)
詩體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對仗及用韻,都有一定格律。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評:“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 崔顥 《黃鶴樓》為第一?!?span id="fsf6wor"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七回:“將這題目謄好,都要七言律詩,明日貼在墻上,他們看了,誰能那一個(gè),就做那一個(gè)?!币嗍∽鳌?七言律 ”。 元 楊載 詩法家數(shù)·律詩要法:“五言律難於七言律,七言下字較粗實(shí),五言下字較細(xì)嫩。”紅樓夢第四八回:“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xì)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div>
《漢語大詞典》:七言體(七言體)
即七言詩。 郭沫若 《當(dāng)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拿七言體來說,正式出現(xiàn)于 曹丕 的詩中,但它真正流行起來還來 唐朝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千多年。”
分類:七言詩
《國語辭典》:七言八語(七言八語)  拼音:qī yán bā yǔ
形容人多話雜。《紅樓夢》第二五回:「當(dāng)下眾人七言八語:有的說請端公送祟,有的說請巫婆跳神的,……種種喧騰不一?!埂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敢粍t自己本有些害怕,二則當(dāng)不得騾夫店家兩下里七言八語?!?/div>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詩(七言律詩)
詩體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對仗及用韻,都有一定格律。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評:“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 崔顥 《黃鶴樓》為第一?!?span id="tbhpaht"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七回:“將這題目謄好,都要七言律詩,明日貼在墻上,他們看了,誰能那一個(gè),就做那一個(gè)?!币嗍∽鳌?七言律 ”。 元 楊載 詩法家數(shù)·律詩要法:“五言律難於七言律,七言下字較粗實(shí),五言下字較細(xì)嫩。”紅樓夢第四八回:“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xì)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div>
《漢語大詞典》:三五七言詩(三五七言詩)
詩體的一種。一首中雜用三、五、七言為句。始創(chuàng)于 唐 李白 《三五七言》詩:“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shí)此夜難為情?!?楊齊賢 題解:“古無此體,自 太白 始。”
《國語辭典》:長句(長句)  拼音:cháng jù
七言古詩,不限句數(shù),故唐人稱之為「長句」。唐。杜甫蘇端薛復(fù)筵簡薛華醉歌〉:「近來海內(nèi)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二。顧況》:「偏于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常人所能及?!?/div>
《國語辭典》:麗人行(麗人行)  拼音:lì rén xíng
詩名。唐杜甫所作。七言樂府。以內(nèi)斂的諷刺手法,描述唐朝楊國忠兄妹的奢淫與得勢,隱微地透露出無奈的慨嘆。
《漢語大詞典》:佛偈
佛經(jīng)中的頌詞。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為句,四句合為一偈。紅樓夢第七一回:“兩個(gè)姑子先念了佛偈?!?/div>
《國語辭典》:馬嵬坡(馬嵬坡)  拼音:mǎ wéi pō
1.馬嵬的別名。參見「馬嵬」條。
2.詩名。唐鄭畋所作七言絕句。全詩為:「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國語辭典》:七絕(七絕)  拼音:qī jué
一種詩體。七言絕句的簡稱。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韻有一定格式。
《漢語大詞典》:十體(十體)
(1).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fù)贅,百家咸起痿?!?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br />(2).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shí),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yuǎn)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國語辭典》:欸乃曲  拼音:ǎi nǎi qǔ
1.詩名。唐元結(jié)所作。七言樂府。為元結(jié)在唐代宗大歷初,任道州刺史,因軍務(wù)到長沙。歸途遇春水漲,船行困難,于是作欸乃曲五首,使舟人歌唱。內(nèi)容描寫沿途山水風(fēng)光及作者心里的感觸。
2.詞牌名。因元結(jié)詩得名。單調(diào)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3.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調(diào)正曲,句法與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