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七百
《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稱頌封建王朝運祚綿長。 南朝 梁 沈約 《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無絶終始?!?span id="13log7d" class="book">《南齊書·郁林王紀》:“三靈之眷方永,七百之基永固?!?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505'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下》:“開我皇業(yè),七百同盛。”
《分類字錦》:七百渡梯
水經(jīng)注釋:法顯曰:度蔥嶺已,入北天竺境,順嶺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艱岨,崖岸險絕。其山唯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下有水,名新頭河。昔人有鑿石通路,施傍梯者,凡度七百渡。梯已,躡縣絙過河。河兩岸相去咸八十步,九譯所絕。
分類:數(shù)目
《分類字錦》:七百里馬(七百里馬)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孝建元年,南郡王義宣、臧質(zhì)、魯爽等反,加黃鉞,白直百人,入六門。事平,以臧質(zhì)七百里馬賜義恭,又增封二千戶。
北史爾朱榮傳:平秦王有七百里馬。爾朱文略敵以好婢,賭取之。
《分類字錦》:七百四十
法苑珠林:有七百四十種雜香。
分類:數(shù)目
《國語辭典》:龍樹(龍樹)  拼音:lóng shù
古印度佛教大師的法號。初期中觀派的代表,主張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窮舉歸納的方式,證明實體論的謬誤。他的思想和論證方法,成為后來大乘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西藏人以他為大乘六莊嚴之一,在漢地尊他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論》、《七十空性論》等。
《漢語大詞典》:男邦
古代王城外六百至七百里地區(qū)內(nèi)的男爵小國。書·禹貢:“﹝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 蔡沉 集傳:“男邦,男爵小國也。” 陳經(jīng) 詳解:“男,小國也。又其外三百里為諸侯。自此以往,皆諸侯大國,次小國也。必先采地,次男邦乃及諸侯,先小后大?!?/div>
《國語辭典》:鹽引(鹽引)  拼音:yán yǐn
1.明清時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后,由戶部印發(fā)的稱為「鹽引」;由各地鹽政所發(fā)的稱為「鹽票」。
2.鹽包。元。秦??夫《東堂老》第一折:「快準備著五千船鹽引,十萬擔茶挑?!?/div>
《國語辭典》:北杜味納河(北杜味納河)  拼音:běi dù wèi nà hé
Severnaya Dvina River
河川名。位于俄羅斯境內(nèi)西北部,約長七百多公里,在阿干折注入白海,為境內(nèi)重要河川之一。盛產(chǎn)木材,并可聯(lián)絡(luò)波羅的海與窩瓦河。
《國語辭典》:布隆吉爾河(布隆吉爾河)  拼音:bù lóng jí ěr hé
河川名:(1)源出甘肅省玉門縣,長七百馀里。也稱為「疏勒河」。(2)在青海省西北境,發(fā)源于布隆吉爾池,流經(jīng)戈壁沙漠,會柴達木河,注入達布遜池。
《國語辭典》:克耳文  拼音:kè ěr wén
Lord William Thomson Kelvin
人名。(西元1824~1907)英國物理學(xué)家。發(fā)表近七百篇論文,涉及的科學(xué)題材范圍廣泛,并有七十種發(fā)明專利。首先倡用氣體溫度計,這種溫度計的標度稱為克耳文溫標,與絕對溫標相同。也譯作「克爾文」。
《漢語大詞典》:古詩源
總集名。清代沈德潛編選。十四卷。收錄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詩和歌謠七百余首,并有簡要評語。編者以為詩至唐代而極盛,古詩又是唐詩的源頭,故名《古詩源》。
七百結(jié)集
【佛學(xué)大辭典】
(故事)(參見:結(jié)集)
七百賢圣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佛滅后百年,在吠舍離城為第二結(jié)集之賢圣也。(參見:結(jié)集)
千七百則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公案之數(shù)目。(參見:公案)
公案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禪家應(yīng)于佛祖所化之機緣,而提起越格之言語動作之垂示也。后人稱之,名為公案。又曰因緣。公案者,公府之案牘,即律令也。至嚴而不可犯者,可以為法??梢詳嗍欠?。從上佛祖之垂示,是宗門之正令,以判迷悟者類之。故彼擬名公案。所謂千七百則是也。碧巖九十八則評唱曰:「古人事不獲已,對機垂示。后人喚作公案因緣?!雇N電鈔曰:「至理絕言,唯對迷機,故不獲已而假言說以顯道,后人將彼垂示語作公案也。」山房夜話上曰:「公案乃喻公府之案牘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亂實系焉,公者乃圣賢一其轍,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記圣賢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嘗無公府,有公府者未嘗無案牘。(中略)夫佛祖機緣,目之曰公案亦爾?!贡虈兰汤先诵蛟唬骸缸娼讨畷^之公案者,唱于唐而盛于宋,其來尚矣,二字乃世間法中吏牘語?!乖茥灱唬骸腹刚?,公府之案牘也。所以剖斷是非,而諸祖問答機緣,亦只為剖斷生死,故以名之?!?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禪家指點學(xué)人,在言語或動作上的垂示,叫做公案。
【俗語佛源】
本意是官府斷案的公文案牘。禪宗認為歷代宗門祖師典范性的言行可以判別學(xué)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稱公案。明·株宏《正訛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牘也,所以剖斷是非。而諸祖問答機緣,亦只為剖斷生死,故以名之?!苟U宗自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然而從唐代始,禪門各宗就傳誦著許多祖師言行和內(nèi)省經(jīng)驗,后來陸續(xù)記載在各類語錄和燈錄中。如風幡、立雪、柏樹子、西來意、拈花微笑、當頭棒喝等,均燴炙人口?!腹浮贡灰暈槎U門傳法的「血脈」,祖師「直指」的法門。其作用在于對機開示,打破情識之網(wǎng),進而悟入「無分別智」。正如宋·圓悟《碧巖錄》第九八則評唱指出:「古人事不獲已,對機垂示,后人喚作公案因緣。」禪宗的公案號稱有千七百則。如果僅在字面上兜來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糾纏的葛藤了?!腹阜v舊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韻》詩),這是不足為訓(xùn)的。公案不但有一針見血的機鋒和理趣,而且還有詼諧活潑的語言和簡潔生動的情節(jié),對話本和公案小說的發(fā)展有其影響。此外,公案在俗語中亦指一樁事件或糾葛,如謂:了卻一樁公案。(李明權(quán))
一千七百則公案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五燈錄中公案之數(shù)凡一千七百則,山房夜話上曰:「且如禪宗門下,自二祖安心,三祖懺罪,南岳磨磚,青原垂足。至若擎叉,毬輥,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則機緣,莫不皆八字打開兩手分付?!棺谡撊唬骸溉艟壞厩篝~,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紙,千七百公案亦陳腐葛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