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符
(1).一道符箓。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譃樽饕环?,曰:‘以此主地上鬼神?!?span id="1vr1gax" class="book">《北齊書·方伎傳·由吾道榮》:“ 晉陽 人某,大明法術(shù)……及河,值水暴漲,橋壞,船渡艱難。是人乃臨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br />(2).全相符合。朱子語類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記相合,無纖毫不似處。”
《漢語大詞典》:重固
穩(wěn)固。國語·越語下:“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陰節(jié)不盡,柔而不可迫?!?br />一道又一道防御工事。 漢 揚(yáng)雄 《城門校尉箴》:“盤石唐芒,襲險(xiǎn)重固?!?/div>
《漢語大詞典》:同揆
同一法則,同一道理。《三國志·吳志·周魴傳》:“夫物有感激,計(jì)因變生,古今同揆?!?span id="yonsmax" class="book">《南史·恩幸傳論》:“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權(quán)歸近狎,異世同揆?!?清 魏源 《大學(xué)古本敘》:“以《中庸》《大學(xué)》,先后同揆,若合符節(jié)?!?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尋其辭例,是亦同揆?!?/div>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傳 太上老君 授 張道陵 “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驅(qū)鬼降妖。見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記·果老殿中辨鹿》:“時(shí)有 葉法善 者, 嘉禾 人,世為道士,嘗游 白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br />(2).動(dòng)作時(shí)口說數(shù)字以計(jì)數(shù)。習(xí)慣常至“三”止。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門科云:‘且住,私場(chǎng)演,官場(chǎng)用。若到 開封府 去,他不説時(shí),如何是了?待俺試敲咱。這是盆沿兒。’做敲科云:‘一、二、三?!?br />(3).猶言頭緒、辦法。雍熙樂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飄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渾無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劉賓雁 《關(guān)東壽人傳》第二章:“無緣無故關(guān)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們說出個(gè)一二三來?!?/div>
《漢語大詞典》:上清宮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觀之一。在 江西 貴溪縣 上清鎮(zhèn) 。 唐 代名 真仙觀 , 宋 大中祥符 時(shí)改 上清觀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宮 , 元 改 正一 萬壽宮 , 清 改稱 大上清宮 ,簡(jiǎn)稱 上清宮 ?!吧锨濉睘榈兰宜Q的神仙居處,故其他道觀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滸傳》第七二回:“ 李師師 道:‘其實(shí)不敢相留。來日駕幸 上清宮 ,必然不來。卻請(qǐng)諸位到此,少敘三杯?!?br />(2). 五代 前蜀 宮觀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宮 ,塑 王子晉 像,尊以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 ,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div>
《漢語大詞典》:痕痕
猶言一道道。 宋 楊萬里 《過劉村江》詩:“波走痕痕日,江呈岸岸秋?!?/div>
分類:一道道道
《漢語大詞典》:六六鱗(六六鱗)
鯉魚別稱。鯉魚脊中鱗一道,每片鱗上有黑點(diǎn),大小皆三十六鱗。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鱗介、埤雅·釋魚。古詩有“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之語,后遂以“六六鱗”指代書信。 宋 宋庠 《春霽漢南登樓望懷仲氏子京》詩:“私書一紙離懷苦,望斷波中六六鱗?!?宋 陸游 《九月晦日作》詩:“ 錦城 誰與寄音塵,望斷秋江六六鱗?!币喾Q“ 六六魚 ”。 宋 宋祁 《祗答太傅鄧國張相公》:“君軒戀結(jié)蕭蕭馬,客素愁憑六六魚?!?/div>
《國語辭典》:頭道(頭道)  拼音:tóu dào
第一道。如:「頭道門」、「頭道菜」。
分類:一道
《漢語大詞典》:外郭
內(nèi)城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魏書·蕭衍傳:“ 衍 將 姜慶真 襲陷 壽春 外郭,州軍擊走之?!?span id="fharjcv" class="book">《明史·王杼傳》:“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div>
《國語辭典》:界面  拼音:jiè miàn
兩種不同物質(zhì)或狀態(tài)之間的接觸面。
《漢語大詞典》:分蜜
制糖的一道工序,把熬出來的糖膏里的糖蜜和糖的結(jié)晶分離開。
《漢語大詞典》:一滾
猶言混在一道。朱子語類卷三四:“此四句,是四件事,不可一滾説了?!?/div>
分類:一道
《漢語大詞典》:踏布
亦作“蹋布”。 踹布。舊時(shí)對(duì)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將漂染過的棉布卷上木滾,放在石板上,上壓約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兩端,左右往來滾動(dòng),以使布質(zhì)緊密光滑。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觀音峰:“距 上津橋 西北半里,地久廢為踹坊,皆布商所傭蹋布者居之。”
《漢語大詞典》:道尹
官名。 民國 三年置,為一道之行政長官,管理所轄各縣的行政事務(wù)。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三篇:“ 趙爾豐 是有名的殺人狂, 四川 人叫他是‘屠戶’。他曾經(jīng)做過 四川 的 永寧 道尹?!?沈從文 《新與舊》:“到霜降時(shí)節(jié),道尹必循例驗(yàn)操,整頓部伍?!?/div>
《漢語大詞典》:焙烘
烘烤。制茶的一道工序。 吳晨笳 《姐妹》:“接連三四個(gè)晚上,我在炒茶房里沒有看到 琴荷 ,她在里邊房里做熟手的焙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