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暫來(暫來)
(1).暫時逗留。道家謂生。列子·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參見“ 暫往 ”。
(2).猶一行。 唐 白居易 《答張籍因以代書》詩:“今日正閑天又暖,可能扶病暫來無?”
《漢語大詞典》:暫往(暫往)
暫時離去。道家謂死。道家以生死為自然形氣轉化,往復無窮。故稱生為暫來,死為暫往。列子·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 張湛 注:“此書大旨,自以為存亡往復,形氣轉續(xù),生死變化,未始絶滅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繩(一繩)
(1).一根繩索。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胎之新乳也,一繩制之;及其為牡也,羅網(wǎng)不能禁也。”后漢書·徐稺傳:“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遑寧處?”新唐書·王重榮傳:“ 珂 恃 太原 侮慢我,爾持一繩縛之?!?br />(2).猶一行。 清 黃景仁 《清平樂·河間曉發(fā)》詞:“茅檐士銼,著箇凄涼我,替戾聲催裝上馱,冷雁一繩先過?!?清 吳蔚光 《齊天樂·雁》詞:“西風不管,共衰柳寒鴉,一繩吹亂?!?br />(3). 清 代計算田畝的一種單位。《清文獻通考·田賦五》:“ 順治 元年設立官莊,是時近畿百姓帶地來投,設為納銀莊頭,愿領入官地畝者,亦為納銀莊頭,各給繩地,每四十二畝為一繩?!?/div>
《漢語大詞典》:單行(單行)
一行。 姚華 《論文后編》:“論雖一體,製實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總部,多則累牘,少亦單行?!?/div>
分類:一行
《國語辭典》:一溜  拼音:yī liù
1.一列、一排?!都t樓夢》第五四回:「雖止二人奉酒,那賈環(huán)弟兄等卻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隨著他二人進來?!?br />2.一勢、合作。《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他那舌頭又不與他一溜,攪粘住了,分辨不出一句爽利話來?!?br />3.一瞄?!都t樓夢》第二六回:「那賈蕓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紅玉一溜。」
《漢語大詞典》:一拉溜
方言。一排;一行。 楊朔 《望南山》五:“這一來,一拉溜村莊誰不高興, 大王疃 的老鄉(xiāng)格外歡喜。” 丁慶友 《黑油油的泥土·歌滿大道》詩:“鑼鼓三通彩門開,一拉溜大車飛出莊?!?/div>
《漢語大詞典》:一往
(1).一去。亦為“死亡”的婉辭。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之五:“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元 方回 《武林書事》詩之四:“公田坐謫 魏 京兆 ,一往不招江上魂?!?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文德:“心虛難恃,氣浮易弛,主敬者,隨時檢攝於心氣之間,而謹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
(2).猶一向。 晉 曹毗 《對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矯,豈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陽草!”新唐書·狄仁杰傳:“ 山東 之人重氣,一往死不為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記:“﹝ 趙士楨 ﹞興味闌珊,絶無平昔造鳥銃、議車陣、議屯田一往豪氣?!?黃節(jié) 《陳先生集記》:“顧茲一往相從意,益嘆於今后死難。”
(3).一時。 宋 蘇軾 《沉香山子賦》:“幸置此於幾席,養(yǎng)幽芳於帨帉,無一往之發(fā)烈,有無窮之氤氳?!?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下:“經(jīng)生家析《鹿鳴》《嘉魚》為群,《柏舟》、《小弁》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詩。”
(4).一行,指奔走一次。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 知章 學士,此一往何來?”
(5).一概;一律。 章炳麟 《國故論衡·文學總略》:“又學説者,非一往不可感人。”
《國語辭典》:同人  拼音:tóng rén
1.《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上離(?)下。意為與人和協(xié)。
2.同在一處做事的人。唐。張南史〈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詩:「同人永日自相將,深竹閒園偶辟疆。」也作「同事」、「同仁」。
3.和別人,同別人。如:「剛剛才看到他在那里同人說話,怎么一會兒的功夫就不見人影了。」
《國語辭典》:老將(老將)  拼音:lǎo jiàng
1.年老的將領。《薛仁貴征遼事略》:「背后馬上坐一老將,鬢如銀絲,目若朗星,乃是鄂國公敬德也?!埂度龂萘x》第九一回:「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
2.身經(jīng)百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堆θ寿F征遼事略》:「欲破高麗平海水,全憑老將尉遲恭。」《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列傳》:「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飆發(fā)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div>
《國語辭典》:業(yè)者(業(yè)者)  拼音:yè zhě
經(jīng)營某一行業(yè)的人或公司。如:「百貨業(yè)者」、「電腦業(yè)者」、「成衣業(yè)者」。
《漢語大詞典》:短歌
日文五行詩的固定形式,其第一行與第三行各有五個音節(jié),其它各有七個音節(jié)
形式短小的漢語古典歌行詩
《漢語大詞典》:一桁
(1).猶言一掛。 唐 杜牧 《十九兄郡樓有宴病不赴》:“空堂病怯階前月,燕子嗔垂一桁簾。” 南唐 李煜 《浪淘沙·傳自池州夏氏》詞:“秋風庭院蘚侵階,一桁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
(2).謂一行,一列。 前蜀 韋莊 《灞陵道中》詩:“春橋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峯?!?/div>
分類:一行一列
《國語辭典》:鼻祖  拼音:bí zǔ
始祖、創(chuàng)始人。如:「這條老街以豆腐聞名,每家賣豆腐的都自稱是鼻祖?!埂墩滞?。鼻部》:「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為鼻祖?!菇?。元好問濟南廟中古檜同叔能賦〉:「瀨鄉(xiāng)留耳孫,闕里傳鼻祖?!?/div>
《漢語大詞典》:金行
(1).指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這一行。后漢書·西羌傳:“﹝ 西羌 ﹞性堅剛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氣焉?!?李賢 注引《黃帝素問》:“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處,其人山居而多風,水土剛強。”《漢書·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離” 唐 顏師古 注:“冬主殺氣,金行在西,是謂之寒?!?br />(2).指 晉 朝。古代哲學家在五行學說中用五行相勝來比附王朝的興替。認為每一個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質),循環(huán)往復,終而復始。因 晉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自金行不競,天地板蕩,左帶沸脣,乘閒電發(fā)?!?李善 注:“金行,謂 晉 也。 干寶 搜神記曰:‘ 程猗 《説石圖》曰:金者 晉 之行也?!?span id="x1lculf" class="book">《北齊書·文宣帝紀》:“是故 漢劉 告否, 當涂 順民, 曹 歷不永,金行納禪,此皆重規(guī)襲矩,率由舊章者也。”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金行 太元 歲,漁者偶探賾?!?br />(3).指秋。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效樂章十四:“金行在節(jié),素靈居正。氣肅霜嚴,林凋草勁。” 宋 沈遘 《五言次韻和景彝秋興》:“暑隨朝雨盡,涼入暮天多。已覺金行早,誰調玉燭和?!?/div>
《國語辭典》:出格  拼音:chū gé
1.舊日應制文字及表章;凡遇應該尊稱之詞,在格子外臺寫者稱為「出格」。
2.格外、破格。唐。張籍 酬秘書王丞見寄詩:「今體詩中偏出格,常參官里每同班?!?br />3.言談舉止不合乎法度、常規(guī)。如:「他做事向來出格,是個很率性的人?!?/div>
《漢語大詞典》:齊行(齊行)
(1).同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辨史,則與贊評齊行;銓文,則與敘引共紀?!?br />(2).同一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