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動(一動)
(1).一次舉動;一個行動。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jīng)也;一動而失二禮,無大經(jīng)矣?!?span id="its7lzy" class="book">《二程遺書》卷二四:“圣人一言一動無不合於天理如此?!?br />(2).一經(jīng)發(fā)動;一有所舉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昔 文王 一動,而功顯于千世,列為 三代 ,此所謂因天心以動作者也。” 漢 賈誼 《屬遠(yuǎn)》:“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 陳勝 一動而天下振。”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雨露》卷八:“大軍一動,萬命所懸,乃可置於度外乎?” 明 陳邦瞻 宋史紀(jì)事本末·陳亮恢復(fù)之議:“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鬭?!?br />(3).指思想、感情的突然觸動。朱子語類卷三一:“心自是仁,然私欲一動,便不仁了?!?明 胡居仁 居業(yè)錄·心性:“因心與理二,故一動便亂。”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俄延了半晌,忽然靈機(jī)一動,心中悟?qū)⑦^來。”《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見了丫鬟説出‘ 呂仙閣 ’三字,心中一動?!?br />(4).猶動輒。如:他一動就罵人。如:這孩子一動就哭。
《漢語大詞典》:一動不動(一動不動)
形容毫不移動。 瞿秋白 《那個城》:“那些樹影--沉沉的垂枝,一動不動覆著默然不語的大地?!?曹禺 《日出》第一幕:“ 白露 這時覺得背后悉索聲,她立刻轉(zhuǎn)身,那人影釘在那里,一動不動?!?/div>
《國語辭典》:一動不如一靜(一動不如一靜)  拼音: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南宋孝宗游幸杭州靈隱寺,有僧凈輝相隨,見寺前有飛來峰,問凈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沟涑鏊巍埗肆x《貴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勸人行事謹(jǐn)慎小心,以靜制動?!毒劳ㄑ浴>矶?。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fēng),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紅樓夢》第五七回:「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里就算好人家?!弧?/div>
分類:不如
《國語辭典》:一舉一動(一舉一動)  拼音:yī jǔ yī dòng
每一個舉動。多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而言?!端逄蒲萘x》第六回:「況且是個尊官,一舉一動,家丁便來伺候,和尚都來打聽,甚是拘束?!埂督曛脂F(xiàn)狀》第六回:「你伊老爺是個闊客,那個不知!一舉一動,自然有人看見。」
《國語辭典》:一言一動(一言一動)  拼音:yī yán yī dòng
一句話,一個行動。指人的言行舉止。如:「他對他的一言一動,瞭若指掌。」也作「一言一行」。
《國語辭典》:靈機(jī)一動(靈機(jī)一動)  拼音:líng jī yī dòng
心思忽然有所領(lǐng)悟?!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付硌恿税胂?,忽然靈機(jī)一動,心中悟?qū)⑦^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