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典故 2詞典 63其它 1
典故
吾其衽發(fā)
 
仲尼復(fù)起嗟微管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論語注疏·憲問》~27~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棺釉唬骸腹苤傧嗷腹?,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顾?#183;邢炳疏:「微,無也。衽謂衣衿。衣衿向左謂之左衽,夷狄之人被發(fā)左衽,言無管仲則君不君,臣不臣,中國皆為夷狄。故云吾其被發(fā)左衽也。」
典故

《尚書·周書·畢命》
「四夷左衽,罔不咸賴?!古f題漢·孔安國傳:「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發(fā)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span>

例句

左衽盡知歌帝澤,從茲不更備三邊。 魏扶 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茲休運(yùn)歲終功就合詠盛明呈上

《國語辭典》:左衽  拼音:zuǒ rèn
衣服前襟向左側(cè)開,為古代夷狄服裝的特色。隱喻為異族同化?!墩撜Z。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及聞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終為左衽矣。』」
《國語辭典》:衽席  拼音:rèn xí
睡臥的地方。《莊子。達(dá)生》:「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div>
《國語辭典》:斂衽(斂衽)  拼音:liàn rèn
1.整理衣襟,表示恭敬?!稇?zhàn)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埂段倪x。潘岳。秋興賦》:「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br />2.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禮,后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读凝S志異。卷二。蓮香》:「李斂衽曰:『如有醫(yī)國手,使妾得無負(fù)郎君,便當(dāng)埋首地下,敢復(fù)靦然于人世耶!』」也作「襝衽」。
《漢語大詞典》:敷衽
亦作“ 敷袵 ”。
(1).解開襟衽。表示坦誠。《楚辭·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若夫敷衽論心,商榷前藻,工拙之?dāng)?shù),如有可言?!?br />(2).指坦率陳辭。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余敷袵而未決兮,東皇頷而不言?!?/div>
《漢語大詞典》:連衽(連袵)
猶連袂。梁書·張率傳:“紛高冠以連袵,鏘鳴玉而肩隨。”參見“ 連袂 ”。
《國語辭典》:連袂(連袂)  拼音:lián mèi
1.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稱?!队讓W(xué)瓊林。卷二。外戚類》:「大喬小喬,皆姨夫之號(hào);連襟連袂,亦姨夫之稱?!?br />2.比喻共同動(dòng)作?!段倪x。潘岳。藉田賦》:「躡踵側(cè)肩,掎裳連袂?!挂沧鳌嘎?lián)袂」、「連襟」。
《漢語大詞典》:右衽
(1).古代中原漢族服裝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謂中夏風(fēng)習(xí)。《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于犇幕;票騎抗旌, 昆邪 右衽?!?顏師古 注:“右衽,從中國化也。” 唐 劉景復(fù) 《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論語·憲問》“被髮左衽” 清 劉寶楠 正義:“中夏禮服皆右衽。”
(2).泛指衣襟。 漢 嚴(yán)忌 《哀時(shí)命》:“右衽拂於 不周 兮,六合不足以肆行?!?/div>
《漢語大詞典》:衽金革
以兵器、甲胄為臥席。形容時(shí)刻保持警惕,隨時(shí)準(zhǔn)備迎敵。《禮記·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qiáng)也?!?孔穎達(dá) 疏:“衽,臥席也;金革,謂軍戎器械也……以甲鎧為席,寢宿於中?!?明 陸采 《懷香記·受詔安邊》:“念衰齡出鎮(zhèn)西陲,衽金革身罹驚恐?!币徽f,猶言披堅(jiān)執(zhí)銳。 清 王夫之 四書稗疏·中庸·衽金革:“衽金革,言以金革為襟。葢謂甲爾,披堅(jiān)則執(zhí)鋭,執(zhí)鋭則致死,戰(zhàn)士之服也?!?/div>
《漢語大詞典》:扱衽
謂插衣襟于帶。禮記·曲禮下:“苞屨、扱衽、厭冠,不入公門?!?陳澔 集說:“扱衽,以深衣前衽扱之於帶也。蓋親初死時(shí),孝子以號(hào)踴履踐為妨,故扱之也。” 三國 魏 李康 《運(yùn)命論》:“扱衽而登 鐘山 、 藍(lán)田 之上,則夜光璵璠之珍可觀矣。”
分類:衣襟
《漢語大詞典》:束衽
整衣。表示恭敬。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乃纓弁束衽,促武縮氣,旁趨曲折,傴僂將事?!?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德懷二三之臣,負(fù)眾自用,令之不從、召之不至者尚數(shù)十,皆束袵來庭?!?宋 蘇軾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之一:“據(jù)鞍有愧,束袵知榮。敢不奉以牧民,永思去害之指?!?/div>
分類:整衣恭敬
《韻府拾遺 寢韻》:接衽(接衽)
齊之鸞詩:歌風(fēng)畚鍤穿林麓,接衽壺簞憩水涯。
《漢語大詞典》:衣衽
指衣裳前幅的下邊。
《國語辭典》:續(xù)衽(續(xù)衽)  拼音:xù rèn
一種古代服裝。將上下連屬的服裝,衣服前襟接長一段,作成斜角,穿時(shí)由前繞至背后,類似后代衣、裳連體的袍衫。
《漢語大詞典》:攝衽(攝衽)
亦作“ 攝袵 ”。 整飭衣襟。表示莊敬。管子·弟子職:“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span id="rfdqm88" class="book">《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筦籥,攝衽抱機(jī),視膳於堂下。” 唐 柳宗元 《〈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伯氏自 淮陽 從調(diào),抵于京師。冬十月,牒計(jì)不至,攝袵而退?!?宋 李燾 等《舊本〈周書〉目錄序》:“垂纓攝衽,俯仰廟堂,無為以應(yīng)萬幾者,致其思而已矣?!?/div>
《漢語大詞典》:微管
(1). 春秋 時(shí), 管仲 相 齊桓公 ,霸諸侯,一匡天下, 孔子 曰:“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闭Z見《論語·憲問》。后遂用為頌揚(yáng)功勛卓著的大臣的典故。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微 管 之嘆,撫事彌深?!?宋 陸游 《雨夜書感》詩之一:“羣胡穴中原,令人嘆微 管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杜子昕凱歌》詞:“不論 周郎 并 幼度 ,便 仲尼 復(fù)起嗟微 管 。”亦用以代稱 管仲 。《宋書·謝靈運(yùn)傳》:“ 靈運(yùn) 罪釁累仍,誠合盡法。但 謝玄 勛參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廣州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詩:“阽危賴宗袞,微 管 寄明牧?!?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至於道被如仁,功參微 管 ,本宜在常均之外?!?br />(2).猶言見識(shí)淺陋狹小。常用作謙詞。《宋書·彭城王義康傳》:“臣以頑昧,獨(dú)獻(xiàn)微管,所以勤勤懇懇,必訴丹誠者,實(shí)恐 義康 年窮命盡,奄忽于南,遂令陛下有棄弟之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