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鬢絲堪織


《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一〈客喜〉
客喜非實(shí)喜,客悲非實(shí)悲。百回信到家,未當(dāng)身一歸。未歸長嗟愁,嗟愁填中懷。開口吐愁聲,還卻入耳來。常恐淚滴多【??值螠I多】,自損兩目輝。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
典故
鮫人淚
  
鮫人珠
  
珠有淚
  
淚成珠
 
卷綃人
  
泣珠人
 
鮫人織綃
 
波淚
   
淚作珠
 
泉客淚
   
灑淚成珠
 
海上得綃
 
蛟人珠
   
鮫宮物
 
鮫簾
 
鮫盤千點(diǎn)
 
淚有鮫人
 
泣珠報(bào)恩
 
泉客泣
 
冰綃清淚
 
鮫人雨泣
  
綃奪煙霧
 
玉盤進(jìn)淚
 
珠進(jìn)淚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5~
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nèi)蒸,云雨所儲(chǔ)。陵鯉若獸,浮石若桴。雙則比目,片則王馀。窮陸飲木,極沈水居。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開北戶以向日,齊南冥于幽都。晉·劉逵注:「水居,鮫人水底居也。俗傳鮫人從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span>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寶玉部下·珠〉~437~
《搜神記》曰: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緝績,其人能泣珠。
《述異記》
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其價(jià)百馀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太平御覽》卷八百三〈寶部二·珠下〉
《博物志》曰:「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簡釋

鮫人:喻海濱之人。唐劉禹錫《傷秦妹行》:“馮夷翩躚舞淥波,鮫人出聽停綃梭?!?/p>


例句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李白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

恨無泉客淚,盡泣感恩珠。 李群玉 病起別主人

歡沾賜帛老,恩及卷綃人。 王維 送元中丞轉(zhuǎn)運(yùn)江淮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王維 送李判官赴東江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歸新羅

慚非海人別,淚下不成珠。 鮑溶 留辭杜員外式方

興來下筆到奇景,瑤盤迸灑蛟人珠。 劉商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孟浩然 登江中孤嶼贈(zèng)白云先生王迥

鮫人遠(yuǎn)泛漁舟水,鵩鳥閒飛露里天。 張署 贈(zèng)韓退之

舉目凄涼入破門,鮫人一飯尚知恩。 方干 題故人廢宅二首之一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卻成血。 施肩吾 貧客吟

應(yīng)緣水府龍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綃。 施肩吾 酬周秀才

龍竹裁輕策,鮫綃熨下裳。 李商隱 玄微先生

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xiàn)尚書

志士書頻照,鮫人杼正催。 李紳 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

鮫人獻(xiàn)微綃,曾祝沉豪牛。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杜甫 客從

仿像識(shí)鮫人,空蒙辨魚艇。 杜甫 渼陂西南臺(tái)

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 杜甫 閿鄉(xiāng)姜七少府設(shè)膾戲贈(zèng)長歌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之四

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羅等舞腰。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之二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歌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盧綸 慈恩寺石磬歌

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

鮫人織綃采藕絲,翻江倒海傾吳蜀。 顧況 龍宮操

幾回入市鮫綃女,終歲啼花山鷓鴣。 鮑溶 寄福州從事殷堯藩

鏡湖女兒嫁鮫人,鮫綃逼肖也不分。 鮑溶 采葛行

典故
相思字
  
錦紋
   
挑錦字
 
錦字回文
  
機(jī)上回文
  
秦川錦
 
織錦人
 
錦意
 
鴛紋
  
織錦回文詩
 
織錦妻
 
燈下錦
  
緘錦字
  
錦紋織
 
錦字梭
 
思錦字
 
鴛機(jī)錦字
 
織錦新詩
 
裁詩挑錦
 
竇閨織婦
 
竇家錦字
 
紅絲織字
 
回織別離字
 
解織宜名蕙
 
錦婦機(jī)中字
 
錦織回鸞
 
錦中文
 
秦川竇氏妻
 
秦川織錦機(jī)
 
詩織錦梭
 
蘇氏錦
  
寄書織錦
 
詩字錦
 
璇璣斷腸圖
 
鴛機(jī)寄錦

相關(guān)人物
蘇若蘭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列傳·竇滔妻蘇氏〉~2523~
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jiān)時(shí)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zèng)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以讀之,詞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
《昭明文選》卷十六〈賦辛·哀傷·別賦〉~754~
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dú)傷。唐·李善注引〈纖錦回文詩序〉曰:「竇韜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蘇氏。秦州臨去別蘇,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婦,蘇氏織錦端中,作此回文詩以贈(zèng)之。符國時(shí)人也。」
《太平御覽》卷五百二十〈宗親部十·夫妻〉~2496~
崔鴻《前秦錄》曰:「秦州刺史竇滔妻,彭城令蘇道之女,有才學(xué),織錦制回文詩,以贖夫罪。」

簡釋

織錦回文:喻妻子之書信或情書。亦指婦女的詩文佳作。唐李白《代贈(zèng)遠(yuǎn)》:“織錦作短文,腸隨回文結(jié)?!?/p>


例句

曾寄錦書無限意,塞鴻何事不歸來。 劉兼 征婦怨

錦字織成添別恨,關(guān)河萬里路悠悠。 劉滄 寄遠(yuǎn)

機(jī)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dú)眠。 劉長卿 賦得

管纖銀字咽,梭密錦書勻。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之一

解織宜名蕙,能歌合姓秦。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之三

織錦猶未成,蛩聲入羅幕。 崔國輔 怨詞二首之二

江海幾時(shí)傳錦字,風(fēng)塵不覺化緇衣。 崔峒 贈(zèng)竇十九

莫訝相如獻(xiàn)賦遲,錦書誰道淚沾衣。 彭伉 寄妻

手爇寒燈向影頻,回文機(jī)上暗生塵。 施肩吾 望夫詞

團(tuán)扇辭恩寵,回文贈(zèng)苦辛。 李嶠 倡婦行

扇中紈素制,機(jī)上錦紋回。 李嶠

機(jī)迥回文巧,紳兼束發(fā)新。 李嶠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李白 久別離

織錦作短書,腸隨回文結(jié)。 李白 代贈(zèng)遠(yuǎn)

機(jī)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李白 烏夜啼

竇閨織婦慚詩句,南國佳人怨錦衾。 李紳 新樓詩二十首城上薔薇

雖非竇滔婦,錦字已成章。 李頻 古意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tái)。 杜牧 代人作

誰家挑錦字,滅燭翠眉頻。 杜甫 江月

貝葉欲翻迷錦字,梵聲初學(xué)誤梁塵。 楊郇伯 送妓人出家

錦字竇車騎,胡笳李少卿。 武元衡 石州城

候騎不傳箭,回文空上機(jī)。 溫庭筠 送并州郭書記

遺掛空留壁,回文日復(fù)塵。 王維 達(dá)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詞二首

夢(mèng)繞天山外,愁翻錦字中。 竇鞏 少婦詞

如今便是征人婦,好織回文寄竇滔。 竇鞏 從軍別家

閑尋織錦字,醉上看花船。 竇鞏 贈(zèng)蕭都官

錦字莫辭連夜織,塞鴻常是到春歸。 羅邶 征人

葉下綺窗銀燭冷,含啼自草錦中書。 耿湋 古意

帛書秋海斷,錦字夜機(jī)閑。 鄭錫 千里思

錦字回文欲贈(zèng)君,劍壁層峰自糾紛。 駱賓王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新年堪愛惜,錦字亦珍重。 鮑溶 秋懷五首之三

木葉漸驚年,錦字因絡(luò)緯。 鮑溶 聞蟬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鮑遠(yuǎn) 贈(zèng)遠(yuǎn)

典故  
天上佳期
 
織女牽牛
  
烏鵲填
 
牛女夕
  
會(huì)雙星
 
織女橋
 
癡牛騃女
 
喜鵲橋
 
牽牛會(huì)
 
銀漢渡
 
鵲橋人
 
銀河靈鵲
 
借鵲
 
鳥鵲橋
  
鵲橋牛女
  
丹鵲橋
 
帝子橋
 
飛橋駕鵲
 
飛向銀河
 
耕慵織懶
 
河漢星橋
 
河鵲填橋
 
憐飛鵲
   
七夕女
 
泣分河
 
橋橫鵲
 
鵲誤仙盟
  
天上弄機(jī)人
 
星解聚
 
星渚橋空
 
銀河響幽咽
 
織女皇姑
 
織星橋
 
酬鳥鵲
 
絳河度牽牛
  
牛女鵲橋
  
橋成鳥鵲
   
填成鳥鵲
 
填鳥鵲
   
野鵲并影
 
銀河鵲橋

相關(guān)人物
武丁
 
牛郎
 
織女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0~
南斗為廟,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將;左右,左右將。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唐·司馬貞《史記索隱》:「織女,天孫也。案:荊州占云『織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弧?/span>
《太平御覽》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蓋天子三將軍也,中央大將軍也,其南左星,左將軍也,其北右星右將軍也,所以備關(guān)梁而拒難也,昔傳牽牛織女七月七日相見者,則此是也,故《爾雅》云:河鼓謂之牽牛。
《歲時(shí)廣記》二卷第二〈十六七夕〉~835~
梁·吳均《齊諧記》曰:「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暫停,與爾別矣,后三千年當(dāng)復(fù)還。』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兄何當(dāng)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一去后三千年當(dāng)還?!幻鞯?,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云『七月七日織女嫁牽?!弧!褂肿阢痢肚G楚歲時(shí)記》云:「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huì)之日,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三十六〈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
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二十三〈詩·七夕詩〉
玉匣卷懸衣,針樓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離前忿促夜,別后對(duì)空機(jī)。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
《昭明文選》卷十九、三國魏·曹子建(植)《洛神賦》
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dú)處。唐·李善注引三國魏·曹植《九詠?zhàn)ⅰ吩唬骸笭颗榉?,織女為婦??椗颗V?,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huì)。」
《毛詩正義》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風(fēng)之什·大東〉~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洌氿泉,無浸穫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穫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bào)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yáng)。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簡釋

七夕:詠七夕,或喻指夫婦聚會(huì)。唐杜甫《牽??椗罚骸叭f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p>


例句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huì)此宵同。 劉威 七夕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楊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涼望女牛。 唐彥謙 夜泊東溪有懷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孟郊 古意

橋成烏鵲助,蓋轉(zhuǎn)鳳皇飛。 張光朝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

鳳梭停織鵲無音,夢(mèng)憶仙郎夜夜心。 戴叔倫 織女詞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見。 施肩吾 古別離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難再匹。 曹鄴 古相送

烏鵲填應(yīng)滿,黃公去不歸。 李嶠

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 李嶠

穿針樓上閉秋煙,織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陽城二首

西風(fēng)未起悲龍梭,年年織素?cái)€雙蛾。 李賀 有所思

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皇飛。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會(huì)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shí)。 李郢 七夕寄張氏兄弟

相如才調(diào)逸,銀漢會(huì)雙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zèng)

鵲飛應(yīng)織素,鳳起獨(dú)吹簫。 羊士諤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之一

主第巖扃架鵲橋,天門閶闔降鸞鑣。 趙彥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河鵲填橋至,山熊避檻來。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xiàn)詩四首之四

橋成鵲已去,機(jī)罷女應(yīng)過。 陳潤 賦得秋河曙耿耿

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烏鳶噪鵲橋。 陸暢 解內(nèi)人嘲

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嫁牽牛。 陸暢 云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二首

玉樹雜金花,天河織女家。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化為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韓偓

霜刀剪汝天女勞,何事低頭學(xué)桃李。 韓愈 芍藥歌

飄白霓,掛丹梯,應(yīng)從織女機(jī)邊落。 顧況 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織女嫁牽牛。 顧況 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漢上,雙星含凄然。 鮑溶 秋夜聞鄭山人彈楚妃怨

人言天孫機(jī)上親手跡,有時(shí)怨別無所惜。 鮑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一水盈盈
 
隔銀河
  
隔星河
 
二星無語
  
脈脈情難語
 
牽牛河漢女

相關(guān)人物
牽牛
 
織女


《昭明文選》卷二十九〈詩己·雜詩上·古詩十九首〉~347~
〈古詩十九首〉其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例句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劉損 憤惋詩三首之三

銀河正清淺,霓節(jié)過來無。 吳融 即席十韻

織女了無語,長宵隔銀河。軋軋揮素手,幾時(shí)停玉梭。 李群玉 感興四首之二

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碧澗門前一條水,豈知平地有天河。 韓琮 題商山店

典故 
龍騰梭
 
梭化龍
 
掛壁梭飛
 
雷化龍梭
 
雷雨龍梭
 
一擲靈梭風(fēng)雨
 
云雷起鐵梭
 
飛梭龍變
 
陶壁精靈
 
陶侃龍梭
 
織罷化梭

相關(guān)人物
陶侃


《太平御覽》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諸山·釣磯山〉~363~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釣磯山者,陶侃嘗釣于此山下,水中得織梭一枚,還掛壁上。后化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上,猶有侃跡存焉。」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9~
侃少時(shí)漁于雷澤,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例句

落筆思成虎,縣梭待化龍。 李咸用 夜吟

陶家壁上精靈物,風(fēng)雨未來終是梭。 李咸用 宿漁家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韓愈 石鼓歌

典故 
灌園人
 
灌園翁
  
仲子廉
 
于陵辭聘
 
于陵一窮通
 
陳仲灌園織屨
 
灌園逃公卿
 
三公灌蔬

相關(guān)人物
陳仲子

參考典故
灌園


《孟子注疏》卷六下〈滕文公章句下〉~9~
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shí)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后耳有聞,目有見?!姑献釉唬骸赣邶R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雖然,仲子惡能廉?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與?抑亦盜蹠之所筑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蹠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乖唬骸甘呛蝹眨勘松砜棇?,妻辟纑,以易之也?!?/span>
《高士傳》卷中〈陳仲子〉
陳仲子者,齊人也。其兄戴為齊卿,食祿萬鐘,仲子以為不義,將妻子適楚,居于陵,自謂于陵仲子。窮不茍求,不義之食不食。遭歲饑,乏糧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實(shí)之蟲者,三咽而能視。身自織履,妻擘纑以易衣食。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遣使持金百鎰,至于陵聘仲子。仲子入謂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今日為相,明日結(jié)駟連騎,食方丈于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矣。結(jié)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過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亂世多害,恐生不保命也?!褂谑浅鲋x使者,遂相與逃去,為人灌園。
《初學(xué)記》卷二十六
皇甫士安《高士傳》曰:「陳仲,字子終,齊人。適楚,居于陵,自謂于陵子仲。窮,不茍求,非義之食不食?!?/span>
《昭明文選》卷三十九〈上書、啟·上書·獄中上書自明〉
是以圣王覺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悅田常之賢,封比干之后,修孕婦之墓,故功業(yè)覆于天下。何則?欲善無厭也。夫晉文公親其讎而彊霸諸侯,齊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則?慈仁殷勤,誠嘉于心,此不可以虛辭借也。至夫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立彊天下,而卒車裂之。越用大夫種之謀,禽勁吳而霸中國,遂誅其身。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今人主誠能去驕?之心,懷可報(bào)之意,披心腹,見情素,隳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dá),無愛于士,則桀之狗可使吠堯,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況因萬乘之權(quán),假圣王之資乎!然則荊軻湛七族,要離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例句

金張好車馬,于陵親灌畦。 元鎮(zhèn) 青云驛

應(yīng)笑于陵子,遺榮自灌畦。 李德裕 山居遇雪道者相訪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

乾木富義,于陵辭聘。 李瀚 蒙求

寄書寂寂于陵子,蓬蒿沒身胡不仕。 李頎 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

老氏齊寵辱,于陵一窮通。 顧況 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

典故
華裾織翠青如蔥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三〈高軒過〉【案: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span>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huán)壓轡搖玲瓏【金環(huán)壓轡搖冬瓏】。馬蹄隱耳聲隆隆【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東京才子】,文章鉅公【文章公】。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dāng)中【元精耿耿貫當(dāng)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bǔ)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fēng)。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典故
織女襄
 
相關(guān)人物
織女


《毛詩正義·小雅·谷風(fēng)·大東 》~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洌氿泉,無浸穫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穫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蛞云渚?,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bào)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yáng)。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昭明文選》卷二十六南朝齊·顏延年(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
「九逝非空思,七襄無成文。」唐·李周翰注:「言我魂一夕九往,豈空自悲思,所思者君也,但恨七反而不成文章也?!?/span>

例句

誰知此日憑軒處,一筆工夫勝七襄。 吳融 和座主尚書登布善寺樓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韓愈 調(diào)張籍

典故
乞天孫巧
 
乞巧向天孫
  
乞蛛絲巧
 
天孫與巧

相關(guān)人物
牛郎
 
織女


《荊楚歲時(shí)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56~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huì)之夜?!窍?,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符應(yīng)。

例句

萬人惟待乘鸞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陸暢 云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二首

典故

《昭明文選》卷十五東漢·張平子(衡)《思玄賦》
「庸織路于四裔兮,斯與彼其何瘳?」唐·李善注:「言涉路東西,有似于織也。」

例句

日日披誠奉昌運(yùn),王人織路傳清問。 權(quán)德輿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

典故

《玉臺(tái)新詠》卷一《古詩八首》其一
〈上山采蘼蕪〉:「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新人雖云好,未若故人姝。其色似相類,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馀。持縑將比素,新人不如故。」

例句

養(yǎng)蠶已成繭,織素猶在機(jī)。 劉駕 棄婦

《國語辭典》:織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從事紡織的女子。三國吳。楊泉〈織機(jī)賦〉:「織女揚(yáng)翚,美乎如芒,麗姿研雅,動(dòng)有令光?!?br />2.中國古代傳說是天帝的女兒。漢代傳說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后廢織,被天帝分隔于銀河兩岸,遙遙相對(duì),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方能相會(huì)。也稱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顆星組成,屬牛宿?!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織女三星,在天紀(jì)東端,天女也,主果蓏絲帛珍寶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則織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貴?!刮闹兴复笮?,為織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顆星,即俗稱的織女星。參見「織女星」條。
《國語辭典》:織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屬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顆明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duì)。也稱為「天女」、「天孫」、「織女」。
《國語辭典》:織成(織成)  拼音:zhī chéng
1.編織而成。唐。元稹估客樂〉詩:「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br />2.古代以彩絲或金縷織成的名貴絲織品。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發(fā)簏,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又贈(zèng)詩一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太子張舍人遺織成縟段〉詩:「客從西北來,遺我翠織成?!?/div>
《國語辭典》:織錦(織錦)  拼音:zhī jǐn
1.編織錦緞。漢。王充《論衡。程材》:「刺繡之師能縫帷裳,納縷之工不能織錦?!固?。李白 烏夜啼詩:「機(jī)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br />2.用絲、緞交織而成山水、花卉、人物等極精巧的藝術(shù)品。以杭州出產(chǎn)者最有名。
3.古人回文詩以錦織成,故稱回文詩為「織錦」?!段倪x。江淹。別賦》:「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dú)傷?!?/div>
《國語辭典》:織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晉代竇滔妻蘇蕙,因思念丈夫,將所作的回環(huán)反覆皆可讀的回文詩織在錦鍛上,寄給竇滔,以表深情。語本《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傳》:「滔,苻堅(jiān)時(shí)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zèng)滔?!购蟊扔髟~句優(yōu)美的佳作。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兒勻,念得字兒真,詠月新詩,煞強(qiáng)似織錦回文?!挂沧鳌富匚目楀\」。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傳說鮫人流淚成珠。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人》:「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div>
《漢語大詞典》:泉客珠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 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后因以“泉客珠”泛指珍珠。 唐 杜甫 《客從》詩:“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唐 施肩吾 《貧客吟》:“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盤中卻成血。”
分類:珍珠
《漢語大詞典》:淚綃(淚綃)
即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 唐 顧況 《送從兄使新羅》詩:“帝女飛銜石,鮫人賣淚綃?!?/div>
分類:鮫綃鮫人
《國語辭典》:珠淚(珠淚)  拼音:zhū lèi
淚滴如珠。唐。李白學(xué)古思邊〉詩:「相思杳如夢(mèng),珠淚濕羅衣?!埂都t樓夢(mèng)》第七三回:「不料這幾句話更提起黛玉初來時(shí)和寶玉的舊事來,一發(fā)珠淚連綿起來。」
《漢語大詞典》:蛟女絹(蛟女絹)
指 唐 時(shí) 嶺 南所貢的生絲織物。蛟女,借指 嶺 南婦女。蛟,通“ 鮫 ”。 唐 元稹 《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貢兼蛟女絹,俗重語兒巾?!眳⒁姟?蛟綃紗 ”。
分類:生絲織物
《漢語大詞典》:蛟綃紗(蛟綃紗)
傳說鮫人所織的絲織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jià)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div>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div>
《漢語大詞典》:鮫人泣珠(鮫人泣珠)
典出洞冥記:“﹝ 吠勒國 人﹞乘象入海底取寶,宿於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謂神話傳說中的鮫人能流出淚珠化作珍珠。鏡花緣第二十回:“此地既無城郭,這些婦人都以桑林為居,以桑為食,又能吐絲,倒像鮫人泣珠光景。”
《漢語大詞典》:鮫工(鮫工)
傳說中織制鮫綃的鮫人。 唐 皮日休 《奉酬魯望見答魚箋之什》詩:“輕如隱起膩如飴,除卻鮫工解製稀?!眳⒁姟?鮫人 ”。
分類:鮫綃鮫人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div>
《漢語大詞典》:鮫淚(鮫淚)
(1).猶眼淚。 明 王世貞 《哭李于鱗一百二十韻》:“滿掬揮鮫淚,輕裘漬酒綿?!眳⒁姟?鮫珠 ”。
(2).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分類:龍眼眼淚
《漢語大詞典》:鮫珠(鮫珠)
(1).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 清 劉大櫆 《山中與諸昆及王設(shè)參謝師其夜酌》詩:“日落沉鮫珠,月昇薦 和 璧。”
(2).比喻淚珠。 宋 劉辰翁 《寶鼎現(xiàn)·丁酉元夕》詞:“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漸迫,后事難摹?!?清 陳維嵩 《石州慢·題家別駕亦人孝感冊(cè)并感舊游》詞:“詎知?jiǎng)e后,使君風(fēng)木銜悽,書來雙袖鮫珠惹?!?br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順之 《送程翰林松溪謫居朝陽》詩之三:“ 朝陽 何所似?云水日氤氳。白晝鮫珠落,青天蜃閣分?!?清 曹寅 《錢塘?xí)猿薄?/span>詩:“須臾廟中白馬出,鮫珠四灑腥瑟瑟?!?/div>
《漢語大詞典》:鮫珠(鮫珠)
(1).神話傳說中鮫人淚珠所化的珍珠。 清 劉大櫆 《山中與諸昆及王設(shè)參謝師其夜酌》詩:“日落沉鮫珠,月昇薦 和 璧?!?br />(2).比喻淚珠。 宋 劉辰翁 《寶鼎現(xiàn)·丁酉元夕》詞:“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漸迫,后事難摹?!?清 陳維嵩 《石州慢·題家別駕亦人孝感冊(cè)并感舊游》詞:“詎知?jiǎng)e后,使君風(fēng)木銜悽,書來雙袖鮫珠惹?!?br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順之 《送程翰林松溪謫居朝陽》詩之三:“ 朝陽 何所似?云水日氤氳。白晝鮫珠落,青天蜃閣分?!?清 曹寅 《錢塘?xí)猿薄?/span>詩:“須臾廟中白馬出,鮫珠四灑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鮫絲(鮫絲)
鮫綃。 唐 李商隱 《玄微先生》詩:“龍竹裁輕策,鮫絲熨下裳?!?宋 柳永 《臨江仙引》詞:“鮫絲霧吐漸收,細(xì)腰無力轉(zhuǎn)嬌慵?!?清 毛奇齡 《詔觀西洋國所進(jìn)獅子敬制長句紀(jì)事》:“魚眼看波射水紅,鮫絲織浪翻云紫?!?/div>
分類:鮫綃
《國語辭典》:鮫綃(鮫綃)  拼音:jiāo xiāo
1.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絲絹、薄紗。唐。李嶠 詩:「妙?yuàn)Z鮫綃色,光騰月扇輝?!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032' target='_blank'>溫庭筠 〈張靜婉采蓮歌〉:「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br />2.絲制手帕、手絹。唐。唐彥謙 無題詩一○首之一○:「云色鮫綃拭淚顏,一簾春雨杏花寒?!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釵頭鳳。紅酥手〉詞:「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div>
《國語辭典》:回文  拼音:huí wén
1.反覆顛倒均能成誦的詩詞。也作「回文」。
2.句子的上下兩句,詞匯相同而詞序相反的修辭法。如老子第八十一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cuò)勘贓記》:「解曹伯明并贓物文卷,到府廳交割了,討了回文自回?!?br />4.回族的文字。即現(xiàn)行維吾爾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書寫,自右而左橫行,字母有二十八至四十個(gè)不等。
《國語辭典》:回文錦(迴文錦)  拼音:huí wén jǐn
織有回文詩的錦帛。南朝梁。蕭繹 寒閨詩:「愿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
分類:回文詩
《漢語大詞典》:機(jī)中錦字(機(jī)中錦字)
指 晉 竇滔 妻 蘇蕙 所作織錦回文《璇璣圖》。 滔 仕 苻堅(jiān) 為 秦州 刺史,獲罪遠(yuǎn)徙流沙, 蕙 作回文七言詩織于錦上以寄 滔 ,辭甚凄楚。 唐 皇甫冉 《春思》詩:“機(jī)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dú)眠?!?宋 周邦彥 《氐州第一》詞:“坐上琴心,機(jī)中錦字,覺最縈懷抱。”
《漢語大詞典》:竇錦(竇錦)
(1). 晉 竇滔 妻 蘇蕙 織錦為回文旋圖詩,順逆回環(huán)皆成文,結(jié)構(gòu)精妙。后因以“竇錦”指精妙的詩文。 唐 鮑溶 《贈(zèng)遠(yuǎn)》詩:“欲和古詩成 竇 錦,倍悲秋扇損 齊 紈?!?br />(2).借指 蘇蕙 。 清 龔自珍 《水龍吟》詞:“嘯如 魯 柱,才如 竇 錦,遇如 班 扇。”參見“ 竇滔婦 ”。
《漢語大詞典》:竇滔婦(竇滔婦)
晉 竇滔 妻 蘇蕙 ,字 若蘭 。 滔 于 苻堅(jiān) 時(shí)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蕙 因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zèng)。其詩順逆回環(huán)皆成文,結(jié)構(gòu)巧妙而詞情凄惋。事見晉書·列女傳。后以“竇滔婦”指文思巧妙的才女。 唐 韋縠 《古意》詩:“雖非 竇滔 婦,錦字已成章?!?/div>
《國語辭典》:織錦回文(織錦迴文)  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
晉代竇滔妻蘇蕙,因思念丈夫,將所作的回環(huán)反覆皆可讀的回文詩織在錦鍛上,寄給竇滔,以表深情。語本《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傳》:「滔,苻堅(jiān)時(shí)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zèng)滔?!购蟊扔髟~句優(yōu)美的佳作。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吟得句兒勻,念得字兒真,詠月新詩,煞強(qiáng)似織錦回文?!挂沧鳌富匚目楀\」。
《國語辭典》:錦字(錦字)  拼音:jǐn zì
織在錦上的字句。參見「璇璣圖」條。后泛指妻子寄給丈夫的書信。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錦字回文欲贈(zèng)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固?。李白秋浦寄內(nèi)〉詩:「開魚得錦字,歸問我何如?」亦指優(yōu)美的詩句。唐。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霜臺(tái)有暇,文律動(dòng)于京師,繡服無私,錦字飛于天下?!?/div>
分類:華美文辭
《國語辭典》:錦字書(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織在錦上的文書。參見「璇璣圖」條。后泛指妻子寫給丈夫的書信。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甘峙羶喊?,頭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div>
《國語辭典》:錦字書(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織在錦上的文書。參見「璇璣圖」條。后泛指妻子寫給丈夫的書信。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甘峙羶喊^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div>
《國語辭典》:錦書(錦書)  拼音:jǐn shū
本指織在錦緞上的文句。參見「璇璣圖」條。后泛指華麗的書信。唐。王勃七夕賦〉:「上元錦書傳寶字,王母瓊箱薦金約?!顾?。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山盟雖在,錦書難托?!?/div>
分類:華美文書
《國語辭典》:錦字書(錦字書)  拼音:jǐn zì shū
織在錦上的文書。參見「璇璣圖」條。后泛指妻子寫給丈夫的書信。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觯骸甘峙羶喊^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晚。相傳天上牛郎織女于這晚相會(huì),后世以此日為情人節(jié)。此日婦女往往會(huì)陳瓜果、穿七孔針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藝。見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七月》。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傳陰歷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huì)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并對(duì)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于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挂沧鳌钙砬伞埂?/div>
《漢語大詞典》:填橋(填橋)
見“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稱“ 填橋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織女 相會(huì),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的民間傳說。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詩:“離前忿促夜,別后對(duì)空機(jī)。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五代 徐夤 《鵲》詩:“香閨報(bào)喜行人至,碧漢填河織女回?!?明 高啟 《鵲軒》詩:“詎信填河事,寧歌繞樹詩?!?清 李漁 《蜃中樓·結(jié)蜃》:“那樓上呵,好一似天孫織所,凄凄可憐;俺便做個(gè)填橋?yàn)貔o行方便!”參見“ 鵲橋 ”。
《國語辭典》:天女  拼音:tiān nǚ
1.中國古代傳說為天帝的女兒。參見「織女」條。
2.女神?!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觀眾生品第七》:「時(shí)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xiàn)其身?!?br />3.燕子。元。伊世珍《瑯?gòu)钟洝肪砩弦恫商m雜志》:「昔有燕飛入人家,化為一小女子,長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兇。故至今名燕為天女。」
《國語辭典》:天孫(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織女星的別稱。參見「織女星」條。
2.皇帝的孫子。《稱謂錄。卷一○。皇諸孫。天孫》:「《焦氏易林》:『天孫帝子與日月處。』」
《漢語大詞典》:女牛
織女星和牽牛星。 唐 唐彥謙 《夜泊東溪有懷》詩:“酒醒推篷坐,凄涼望女牛。”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清 林則徐 《中秋炮臺(tái)眺月有作》詩:“乘槎我欲凌女牛,舉杯邀月與月酬?!?/div>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運(yùn)行的度數(shù)。《史記·歷書》:“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 謝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綜校圖録?!?span id="sfe7jbt"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十九·馬重績》:“古今所紀(jì),考審多差,《宣明》氣朔正而星度不驗(yàn),《崇玄》五星得而歲差一日。”
(2).猶星命。 宋 袁文 《甕牖閑評(píng)》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問 者,精於星度,嘗謂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宋 林逋 《贈(zèng)胡介》詩:“金方燒易得,星度算來玄?!?明 高攀龍 《與段幻然書》之三:“臺(tái)丈星度年來未佳,慎之!慎之!”
《國語辭典》:星橋(星橋)  拼音:xīng qiáo
1.傳說中的鵲橋。宋。李清照 行香子。草際鳴蛩詞:「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七星橋。傳說秦代李冰守蜀造橋,畫斗魁七星,故稱為「星橋」。
《國語辭典》:烏鵲橋(烏鵲橋)  拼音:wū 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烏鵲填天河成橋,以渡織女、牛郎,使之相會(huì)。后以烏鵲橋比喻男女相會(huì)的地方。唐。宋之問明河篇〉:「鴛鴦機(jī)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div>
《國語辭典》:鵲橋(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huì),喜鵲會(huì)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后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tuán)聚的機(jī)緣。宋。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mèng),忍顧鵲橋歸路?」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牽牛與織女二星的合稱。晉。潘岳西征賦〉:「儀景星于天漢,列牛女以雙峙?!姑?。高濂《玉簪記》第一九出:「誰承望今宵牛女,銀河咫尺間,巧一似穿針會(huì),兩下里青春濃桃艷李?!?/div>
《國語辭典》:牽牛織女(牽??椗 ?span id="7rxw2es" class='label'>拼音:qiān niú zhī nǚ
指牽牛星、織女星。也指牽牛與織女兩個(gè)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相傳農(nóng)歷七月七日為牽??椗鄷?huì)之時(shí)?!谷龂?。文帝〈燕歌行〉三首之一:「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dú)何辜限河梁?」
《國語辭典》: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牽牛星與織女星。相傳織女為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天衣。嫁給牛郎后,荒廢織事,天帝大怒。責(zé)令織女與牛郎分離,只準(zhǔn)兩人于每年七夕相會(huì)一次。見明。馮夢(mèng)京《月令廣義。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會(huì)》引《小說》。后比喻分離兩地,難以會(huì)面的夫妻或情侶。
《國語辭典》:雙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牽牛、織女二星。比喻夫婦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詩:「云漢雙星聚散頻,一年一度事還新?!乖?。馬祖常 擬唐宮。銀河七夕度雙星詞:「銀河七夕度雙星,桐樹逢秋葉未零?!?br />2.兩顆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環(huán)繞其共同質(zhì)心運(yùn)動(dòng),稱為「雙星」。
《漢語大詞典》:靈匹(靈匹)
(1).神仙匹偶。指牽牛、織女二星。《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七日夜女歌六》:“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947' target='_blank'>《文選·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云 漢 有靈匹,彌年闕相從?!?張銑 注:“靈匹,謂牛女相匹耦也?!?唐 王勃 《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明 謝讜《四喜記·巧夕宮筵》:“靈匹渡銀河,人間醉綺羅。”
(2).美好的配偶。 唐 孟郊 《嬋娟篇》:“月嬋娟,真可憐。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間本自無靈匹?!?唐 嵩山女 《書任生案》詩:“神仙盡靈匹,君意合何如?”
《漢語大詞典》:鵲填河(鵲填河)
(1).俗傳七夕喜鵲填河成橋以渡 牛郎 、 織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詩·和祝蒼華》:“禿似鵲填河,墮如烏解羽?!?清 葉衍蘭 《菩薩蠻·甲午感事》詞:“珊瑚金翡翠,滴盡鮫人淚。遺恨鵲填河, 波斯 得寶多?!?br />(2).曲名。宋史·樂志十七:“仙呂宮九:《折紅蕖》、《鵲填河》?!?/div>
《國語辭典》:鵲橋(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傳每年七夕,為了讓織女渡過天河與牛郎相會(huì),喜鵲會(huì)飛聚起來,搭成跨越天河的橋道,稱為「鵲橋」。后世則以鵲橋比喻夫妻、情人久別團(tuán)聚的機(jī)緣。宋。秦觀 鵲橋仙。纖云弄巧詞:「柔情似水,佳期如夢(mèng),忍顧鵲橋歸路?」
《國語辭典》:河漢(河漢)  拼音:hé hàn
1.黃河和漢水。《莊子。齊物論》:「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鼓铣?。江淹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濯以河漢之流,曝以秋陽之景。」
2.天河、銀河?!段倪x。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埂段饔斡洝返谌换兀骸笘|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漢群辰?!?br />3.比喻言語大而無當(dāng),空泛不切實(shí)際。語出《莊子。逍遙游》:「大而無當(dāng),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购笠隇楹鲆暬虿恍湃嗡说脑挕?/div>
《國語辭典》:盈盈一水  拼音:yíng yíng yī shuǐ
隔著清澈的河水。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樣子?!段倪x。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xù)錄五》:「其愛妾與吾目成,雖一語未通,而兩心互照。但門庭深邃,盈盈一水,徒悵望耳?!?/div>
《國語辭典》:銀河清淺(銀河清淺)  拼音:yín hé qīng qiǎn
形容星河清晰明亮?!督鹌棵贰返诙幕兀骸傅娿y河清淺,珠斗爛班,一輪團(tuán)圓皎月,從東而出,照得院宇猶如白晝。」
分類:清晰明亮
《漢語大詞典》:龍梭(龍梭)
(1).晉書·陶侃傳:“ 侃 少時(shí)漁於 雷澤 ,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焙笠蛞浴褒埶蟆睘榭椝蟮拿婪Q。 唐 李賀 《有所思》詩:“西風(fēng)未起悲龍梭,年年織梭攢雙蛾?!?宋 蘇軾 《和仲伯達(dá)》:“人不我知斯我貴,不須雷雨起龍梭?!?清 方履篯 《祭董母莊太宜人文》:“猶陳象服,虛佇龍梭?!?br />(2).小戰(zhàn)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籌》:“始則擊破其尾棚,繼復(fù)擊沉其華艇,以龍梭而當(dāng)其火船?!?/div>
分類:戰(zhàn)船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於陵子)
即 於陵子仲 。 晉 張協(xié) 《雜詩》之十:“取志 於陵子 ,比足 黔婁生 。” 明 徐渭 《〈於陵子〉序》:“ 於陵子 自命出世者也?!眳⒁姟?於陵子仲 ”。
《漢語大詞典》:于陵子仲(於陵子仲)
戰(zhàn)國 時(shí)隱逸之士?;蛑^即 陳仲子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於陵子仲 辭三公為人灌園?!?裴駰 集解:“《列士傳》曰: 楚 於陵子仲 , 楚王 欲以為相,而不許,為人灌園?!?司馬貞 索隱:“孟子云 陳仲子 , 齊 陳氏 之族,兄為 齊 卿, 仲子 以為不義,乃適 楚 ,居于 於陵 ,自謂 於陵子仲 。 楚王 聘以為相, 子仲 遂夫妻相與逃,為人灌園。《列士傳》云字 子終 ?!?/div>
《漢語大詞典》:逃相
戰(zhàn)國 時(shí) 齊 於陵仲子 居 楚 , 楚王 聞其賢,欲聘為相, 仲子 不從,偕妻逃去,與人灌園為生。見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於陵妻》、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陳仲子》。后因以為不仕之典。 唐 張九齡 《九月九日登龍山》詩:“灌園亦何為, 於陵 乃逃相?!?唐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div>
《漢語大詞典》:七襄
(1).謂織女星白晝移位七次。《詩·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bào)章。” 鄭玄 箋:“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謂之七襄?!币徽f,“七襄,織文之?dāng)?shù)也。《詩》意謂望彼織女,終日織文至七襄之多,終不成報(bào)我之文章也?!币?明 周祈 《名義考·七襄》。 南朝 宋 顏延之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九逝非空思,七襄無成文?!?唐 康翊仁 《鮫人潛織》詩:“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顏,天孫七襄而錦文?!?br />(2).指織女星。 唐 杜審言 《七夕》詩:“天街七襄轉(zhuǎn),閣道二神過。” 明 高濂 《玉簪記·重效》:“燈輝月朗,鵲度星橋會(huì)七襄,鸞笙鳳管吹悠揚(yáng)?!?br />(3).指精美的織錦。 明 汪延訥 《廣陵月》第二出:“相公,這 李大人 所言非并非虛謬,真當(dāng)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絢七襄?!?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 番禺 何夢(mèng)瑤 工詼諧,為催租吏所窘,戲?yàn)椤磁@少?zèng)織女〉云:‘巧妻常為拙夫忙,多謝天孫製七襄。舊借聘錢過百萬,織來云錦可能償?’” 吳有章 《清宮詞》:“花開 長樂 春光膩,早期寒戀七襄被?!?br />(4).謂反復(fù)推敲。 宋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之二:“報(bào)章遲鈍吾衰矣,終日冥搜謾七襄?!?br />(5).指反復(fù)推敲寫成的詩文。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自題近詞卷尾》詞:“七襄報(bào)我定何年?且喜南樓好夢(mèng)七分圓。”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傳陰歷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huì)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并對(duì)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于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挂沧鳌钙砬伞埂?/div>
《漢語大詞典》:織路(織路)
見“ 織絡(luò) ”。
《漢語大詞典》:織絡(luò)(織絡(luò))
(1).亦作“ 織路 ”。謂奔走往來,猶如穿梭織布。后漢書·張衡傳:“庸織絡(luò)於四裔兮,斯與彼其何瘳?” 李賢 注:“織絡(luò),猶經(jīng)緯往來也?!?span id="zjm0jll" class="book">《文選·張衡〈思玄賦〉》作“織路”, 李善 注:“謂涉路東西有似於織也?!?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日日披誠奉昌運(yùn),王人織路傳清問?!?br />(2).指操織事之宮女。《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自昔先帝時(shí),后宮列女,及諸織絡(luò),數(shù)不滿百?!?/div>
《漢語大詞典》:織素(織素)
(1).將絲織為絹帛。素,白色生絹。《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南朝 陳 徐陵 《鴛鴦賦》:“ 炎皇 之季女,織素之佳人。” 唐 張德升 《聲賦》:“織素寒早,調(diào)砧夜半?!?br />(2).指已織成之生絹。 南朝 梁簡文帝 《梅花賦》:“爭樓上之落粉,奪機(jī)中之織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