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乘槎客
 
海上槎
 
泛靈槎
 
犯斗牛
  
上漢槎
 
秋槎
  
到斗牛
 
八月靈槎
 
滄海使
  
斗邊槎
 
牽牛渡
  
八月查
 
查上
  
犯牛仙
   
客槎來去
  
識天河
  
問津牛浦
 
仙查
  
仙石逐槎回
  
犯宿槎
  
津接斗牛
  
客星泛仙槎
 

晉·張華《博物志》卷十
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槎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盡夜。去十馀月,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有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為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云:『君還至蜀都,訪嚴君平,則知之?!痪共簧习?,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時也?!?/span>

簡釋

乘槎客:喻指游仙之人。唐李山甫《贈徐三十》:“從今不羨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p>

星槎:喻出行所乘之船。唐劉禹錫《逢王十二學(xué)士人翰林因以詩贈》:“廄馬翩翩禁處逢,星槎上漢杳難從?!?/p>


例句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上官婉兒 游長樂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天漢乘槎可問津,寂寥深景到無因。 劉商 上崔十五老丈

威鳳本池思泛泳,仙查舊路望回旋。 劉禹錫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韋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歿豈早榮早枯之義今年將六十猶粗強健因親故勸酒率然成篇并見寄之作

廄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漢杳難從。 劉禹錫 逢王十二學(xué)士入翰林因以詩贈

眼穿回雁嶺,魂斷飲牛津。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

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 吳融 商人

皋著通鳴鶴,津應(yīng)接斗牛。 吳融 御溝十六韻

殷勤莫礙星槎路,從看天津弄杼回。 吳融 汴上觀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周繇 望海

四溟水合疑無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唐彥謙 秋霽豐德寺與玄貞師詠月

煙橫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唐彥謙 蒲津河亭

思得乘槎便,蕭然河漢游。 孔德紹 王澤嶺遭洪水

氣有沖天劍,星無犯斗槎。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三首

掃雪自憐窗紙照,上天寧愧海槎流。 徐夤 長安即事三首之一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游。 徐彥伯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便擬乘槎應(yīng)去得,仙源直恐接星東。 方干 路入剡中作

垂情不用將閑氣,惱亂司空犯斗牛。 曹唐 勖劍

從今不羨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李山甫 贈徐三十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蜀郡靈槎轉(zhuǎn),豐城寶劍新。 李嶠

客星依釣隱,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之釣臺

將作乘槎去不還,便尋云海住三山。不知覺得支機石,卻逐黃河到世間。 李涉 逢舊二首之二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 李白 古風之十三

欲浮闌下艇,一到斗牛星。 李群玉 湖闊(一作閣)

便欲尋河漢,因之犯斗牛。 李群玉 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

漢陰有鹿門,滄海有靈查。 杜甫 喜晴

起草鳴先路,乘槎動要津。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

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杜甫 有感五首之一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張騫。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查。 杜甫 秋興八首

伏柱聞周史,乘槎有漢臣。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不知滄海上,天遣幾時回。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無勞問蜀客,此處即高天。 武三思 凝碧池侍宴應(yīng)制得出水槎

柳不成絲草帶煙,海槎東去鶴歸天。 溫庭筠 李羽處士故里

殷勤為報同袍友,我亦無心似海槎。 溫庭筠 送陳嘏之侯官兼簡李常侍

年來若有乘槎客,為吊波靈是楚臣。 王初 銀河

庭養(yǎng)沖天鶴,溪流上漢槎。 王維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莊因題石壁十韻之作應(yīng)制

石似支機罷,槎疑犯宿來。 盧照鄰 七夕泛舟二首

鰲背樓臺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躕。 羅隱 寄竇澤處士二首之二

壇高已降三清鶴,海近應(yīng)通八月槎。 羅隱 寄西華黃煉師

只應(yīng)神物長為主,未必浮槎即有靈。 羅隱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羅隱 黃河

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 翁洮 枯木詩辭召命作

今朝扈蹕平陽館,不羨乘槎云漢邊。 蘇颋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無路乘槎窺漢渚,徒知訪卜就君平。 邵升 奉和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鳳策聯(lián)華是國華,春來偶未上仙槎。 鄭谷 同志顧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輕如控鯉初離岸,遠似乘槎欲上天。 韋莊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誰道我隨張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韋莊 夏口行寄婺州諸弟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豈知卜肆嚴夫子,潛指星機認海槎。 韓偓 南安寓止

穩(wěn)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馬夜翻營。 韓偓 喜涼

丹霄能幾級,何必待乘槎。 韓偓 漫作二首之一

棹尋聞犬洞,槎入飲牛津。 韓偓 無題

幾逢疑虎將,應(yīng)逐犯牛仙。 韓琮 興平縣野中得落星石移置縣齋

五湖秋葉滿行船,八月靈槎欲上天。 顧況 送李秀才入京

棲拙隱金華,狎道訪仙查。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未能槎上漢,詎肯劍游燕。 駱賓王 海曲書情

典故  
漢飛將
   
醉尉呵
  
醉尉嗔
   
龍城守
  
灞陵老將
 
灞亭誰畏李將軍
 
耽酒尉
 
犯夜醉歸
 
呵止故將軍
 
輕鞭犯夜
 
亭逢李廣騎
 
小尉呵
 
夜行觸尉
  
醉尉怒呵
 
灞陵故將軍
 
困醉尉
 
輕鞍犯夜
 
亭逢李廣
 
醉尉呵李廣

相關(guān)人物
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頃之,家居數(shù)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校文斯室?!」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43~
數(shù)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故也!」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箯V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入界。

簡釋

故將軍:指舊時之將軍,或喻失勢之人。宋陸游《余為成都帥師參議成將軍漢卿相從無虛日為賦此詩》:“山中豈識故將軍,但怪英姿凜不群?!?/p>

灞陵夜獵:指舊有權(quán)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隱《少年》:“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p>

飛將:指李廣。或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唐王昌齡拙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醉尉:指勢利小人。唐杜甫《南極》:“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p>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李商隱 舊將軍

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杜甫 南極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時夜獵歸。 羅隱 題新榜

伊陽耽酒尉,朗詠醉醒新。 賈島 送李登少府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長孫無忌 霸橋待李將軍

朱門無復(fù)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駱賓王 帝京篇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 劉禹錫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遠。 嚴武 軍城早秋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 寇泚 度涂山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 常建 吊王將軍墓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

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 李益 赴邠寧留別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似故鄉(xiāng)。 楊巨源 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虜塵如霧昏亭障,隴首年年漢飛將。 溫庭筠 遐水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皎然 從軍行五首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 翁綬 雨雪曲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 郎士元 送李將軍赴定州

典故
漁人犯白龍
 
白龍豫且制

相關(guān)人物
伍員(字子胥)
 
豫且


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泠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雇跄酥埂?/span>

例句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李白 枯魚過河泣

且貪原獸輕黃屋,寧畏漁人犯白龍。 錢起 漢武出獵

典故
太常齋
  
學(xué)太常
 
不齋醉如泥
 
齋日多
 
犯齋收
 
太常醉
 
太常已醉
 
太常長齋
 
太常醉如泥

相關(guān)人物
周澤


《后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下·周澤〉~2579~
十二年,以澤行司徒事,如真。澤性簡,忽威儀,頗失宰相之望。數(shù)月,復(fù)為太常。清絜循行,盡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澤老病,窺問所苦。澤大怒,以妻干犯齋禁,遂收送詔獄謝罪。當世疑其詭激。時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十八年,拜侍中騎都尉。后數(shù)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
《說苑》卷五《貴德》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馀胥;

簡釋

太常妻:用于夫妻調(diào)侃。唐李白《贈內(nèi)》:“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p>


例句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李白 贈內(nèi)

太常應(yīng)已醉,劉君恒帶酲。 李百藥 妾薄命

轉(zhuǎn)枕挑燈候曉雞,相君應(yīng)嘆太常妻。 權(quán)德輿 太常寺宿齋有寄

別離不慣無窮憶,莫誤卿卿學(xué)太常。 蘇颋 春晚紫微省直寄內(nèi)

臥看中散論,愁憶太常齋。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典故
七言長城
 
長城誰敢犯

相關(guān)人物
劉長卿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秦系〉~5608~
秦系字公緒,越州會稽人。天寶末,避亂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訓(xùn)奏為右衛(wèi)率府倉曹參軍,不就??腿?,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馀章,俗傳東晉時所植,系結(jié)廬其上,穴石為研,注老子,彌年不出。刺史薛播數(shù)往見之,歲時致羊酒,而系未嘗至城門。姜公輔之謫,見系輒窮日不能去,筑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妻子在遠,系為葬山下。張建封聞系之不可致,請就加校書郎……與劉長卿善,以詩相贈答。權(quán)德輿曰:「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蛊浜髺|度秣陵,年八十馀卒。南安人思之,為立子亭,號其山為高士峰云。
典故 
加帝腹
 
足加帝腹
 
犯帝坐
 
釣瀨客星
 
犯星夜
 
漢光腹
 
驕同臥
 
踏帝腹
 
御榻星辰動
 
足加劉公腹
 
足加天子腹
 
足磨漢榻
 
共臥加腹
 
星辰凌帝坐

相關(guān)人物
嚴光


《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星〉~2~
《會稽典錄》曰:嚴遵字子陵,與世祖俱受業(yè)長安。建武五年,下詔徵遵,設(shè)樂陽明殿。命宴會,暮留宿,遵以足荷上,其夜客星犯天子宿。明旦,太史以聞,上曰:「此無異也,昨夜與嚴子陵俱臥耳。」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光〉~2764~
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猓藗浒曹囆c,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胶畎耘c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构獠磺E,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管囻{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yīng),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復(fù)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于往?!挂蚬操扰P,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钩秊橹G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fù)特徵,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例句

偶作客星侵帝座,卻應(yīng)虛薄是嚴光。 司空圖 狂題十八首

醉頭倒向蘆花里,卻笑無端犯客星。 崔道融 釣魚

客星沉夜壑,釣石俯春流。 張繼 題嚴陵釣臺

人間若有登樓望,應(yīng)怪文星近客星。 張賁 偶約道流終乖文會答皮陸

客星依釣隱,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釣臺

若值客星去,便應(yīng)隨海槎。 李德裕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彼??托请[,弱植不足援。 李白 書情題蔡舍人雄

若宿嚴陵瀨,誰當是客星。 李頻 送壽昌曹明府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

萬象皆春氣,孤槎自客星。 杜甫 宿白沙驛

長沙才子遠,釣瀨客星懸。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西漢親王子,成都老客星。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句踐江頭月,客星臺畔松。 林寬 送李員外頻之建州

終將寵辱輕軒冕,高臥五云為客星。 汪遵 嚴陵臺

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來有客星。 羅鄴 行次

莫見今如此,曾為一客星。 高適 遇沖和先生

典故 
犯龍鱗
   
攖鱗語
  

《韓非子》卷四《說難》
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例句

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 李白 猛虎行

英主任賢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龍鱗。 李紳 卻過淮陰吊韓信廟

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杜牧 宣城贈蕭兵曹

處困羞搖尾,懷忠壯犯鱗。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曾犯龍鱗容不死,欲騎鶴背覓長生。 白居易 酬贈李煉師見招

典故
子犯有言

相關(guān)人物
子犯
 
重耳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紲,從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雇镀滂涤诤印?/span>

例句

子犯亦有言,臣猶自知之。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國語辭典》:不犯  拼音:bù fàn
1.不侵犯、不侮逆長上。漢。武帝〈賢良詔〉:「朕聞昔在唐虞,畫象而民不犯?!箷x。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
2.不必煩勞。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二折:「我著他今日不犯,明日送來?!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蚩盏溃骸阂豢筒环付鳌H魶]有,我也定不出此門?!弧?br />3.沒有理由或必要?!都t樓夢》第六四回:「若說是請人呢,不犯先忙著把個爐擺出來。」《蕩寇志》第二回:「那兩個是梁山上的強盜,沒來由說我去入夥,我憑的沒路走,也不犯做賊,便做賊,也不犯做宋江的副手。」
《國語辭典》:犯法  拼音:fàn fǎ
違犯法律?!妒酚洝>砣?。平準書》:「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后絀恥辱焉?!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钢袝匀ツ赀M京,今年回到南京,并無犯法的事?!挂沧鳌阜缚啤?。
《國語辭典》:侵犯  拼音:qīn fàn
1.非法干涉別人,損害其權(quán)益。《淮南子。本經(jīng)》:「人之性有侵犯則怒,怒則血充?!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山東有一個耕夫,不記姓名,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鄰人墓道,鄰人與他爭論?!?br />2.入侵別國的領(lǐng)土?!段倪x。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埂堆θ寿F征遼事略》:「朕驅(qū)兵五十馀萬,非貪疆好土,侵犯外國,因汝興師,令軍民勞役?!?/div>
《國語辭典》:違犯(違犯)  拼音:wéi fàn
違背觸犯?!逗鬂h書。卷六九。竇武傳》:「由是紹更遵節(jié),大小莫敢違犯。」《三國演義》第五回:「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div>
《國語辭典》:冒犯  拼音:mào fàn
1.沖撞、得罪?!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感值茉捨疵恹u莽,有點冒犯,請先生想一想,是不是呢?」《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大人息怒!這是卑職不會說話,冒犯了大人?!?br />2.蒙受、不顧?!逗鬂h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袁安》:「閎兄弟迎喪,不受賻贈,缞绖扶柩,冒犯寒露,體貌枯毀,手足血流,見者莫不傷之?!顾?。王安石汝癭和王仲儀〉:「挾帶歲月深,冒犯風霜冷?!?/div>
《國語辭典》:干犯  拼音:gān fàn
冒犯、侵犯?!逗鬂h書。卷二七。吳良傳》:「信陽侯就倚恃外戚,干犯乘輿,無人臣禮,為大不敬?!挂沧鳌父擅啊埂?/div>
《漢語大詞典》:犯邊(犯邊)
侵犯邊境。后漢書·崔駰傳:“時 鮮卑 數(shù)犯邊,詔三公舉威武謀略之士。”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 清泰 三年, 契丹 數(shù)犯邊?!?span id="pgcvxer" class="book">《金史·宣宗紀下》:“ 夏 人犯邊,元帥 石盞合喜 破之。”
《國語辭典》:乘槎  拼音:chéng chá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后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fù)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固?。李商隱 ???/a>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div>
《漢語大詞典》:仙槎
亦作“僊槎”。 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典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舊説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查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郡 訪 嚴君平 則知之?!共簧习?,因還如期。后至 蜀 問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嬆暝拢谴巳说教旌訒r也。” 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姚主管橫州》詞:“君泛仙槎銀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明 方孝孺 《萬里圖》詩:“僊槎二月出 龍門 ,萬里春風掉晴雪。”隨園詩話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詩:“銷魂何處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span id="7bsk5cz"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四○五引《洞天集》:“ 嚴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長五十餘尺,聲如銅鐵,堅而不蠧。 李德裕 截細枝尺餘,刻為道像,往往飛去復(fù)來。 廣明 以來失之,槎亦飛去?!?唐 李適 《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詩:“若見 君平 須借問,仙槎一去幾時來?” 明 劉基 《怨王孫》詞:“紅塵目迥,河漢應(yīng)有仙槎待還家?!焙笠嘟璺Q行人所乘之舟。
《漢語大詞典》:八月槎
傳說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舊説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焙蠼栌魅缙趤硗拇?唐 杜甫 《秋興》之二:“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唐 吳融 《商人》詩:“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八五:“少年奇氣稱才華,登 岱 還浮八月槎?!?/div>
《漢語大詞典》:客槎
指升天所乘之槎。用 晉 張華 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 牛女 事。 唐 羅隱 《黃河》詩:“ 高祖 誓功衣帶小,仙人占頭客槎輕。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宋 蘇軾 《鵲橋仙·七夕》詞:“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宋 陸游 《予以壬戌慨然有賦》詩:“事似談春夢,身如寄客槎。”參見“ 客星 ”。
分類:升天天河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沒有固定軌道、周期,突然出現(xiàn)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妒酚洝>矶?。天官書》:「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埂赌鲜?。卷二。宋文帝本紀》:「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為彗?!?br />2.古代認為不屬本座的外來亮星代表造訪的客人。后借指來訪的賓客。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塵筵躬灑,專候客星來。」
《漢語大詞典》:星槎
(1).往來于天河的木筏。傳說古時天河與海相通, 漢 代曾有人從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見牛郎織女。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 唐 宋之問 《宴安樂公主宅》詩:“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清 朱彝尊 《題汪檢討楫乘風破浪圖》詩:“粉精墨妙誰經(jīng)營,恍疑 博望 星槎橫?!?br />(2).泛指舟船。 明 李東陽 《與衍圣公夜話》詩:“漫以平安慰別離,星槎動是隔年期?!?明 唐順之 《送高行人使琉球》詩:“天王玉冊頒三殿, 漢 使星槎下百蠻?!?陳毅 《送董老出席舊金山會議即日出洋》詩:“星槎今萬里,捷報盼飛來。”
《漢語大詞典》:槎客
(1).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載,傳說天河與海通。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有人乘之去十余日,至一城,見一丈夫在河邊飲牛,便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郡 訪 嚴君平 則知?!昂笾?蜀 ,問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嬆暝?,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薄伴犊汀奔创顺碎斗禾旌又?。
(2). 清 海寧 人 吳騫 字“槎客”。 吳 有書五萬卷,筑 拜經(jīng)樓 藏之。 傅增湘 《藏園群書題記·?!幢眽衄嵮浴蛋稀?/span>:“有北夢瑣言一帙,繕録工雅,有 紅藥山房 、 拜經(jīng)樓 、 海寧 楊 氏諸印,卷首有‘ 宋 本’、‘乙’二印,審是 槎客 所鈐。”按,傳說 漢 使 張騫 曾乘槎窮 河 源,故 吳 以 槎客 為其字。
《漢語大詞典》:泛槎(汎槎)
亦作“泛槎”。亦作“泛查”。 據(jù)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載,相傳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見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來,因登木筏直達天河,見到 牛郎 織女 。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 唐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詩:“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唐 任希古 《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泛查分寫漢,儀星別搆天?!?元 鄧文原 《題謝氏通濟橋》詩:“泛查客去銀河近,題柱人歸玉壘高?!眳⒁姟?犯斗 ”。
《漢語大詞典》:犯斗
神話傳說天河通海,有個住在海邊的人,見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來,便帶糧乘筏,泛游至天河,見到 牛郎 織女 。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又相傳 漢 張騫 出使 大夏 ,尋 河 源,乘槎見所謂 牛郎 織女 。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乘槎》引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后以“犯斗”指登天。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每舉筆而凌云,似乘槎而犯斗?!?/div>
《國語辭典》:浮槎  拼音:fú chá
傳說中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滋洛陽千種花,潤梁園萬頃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div>
《國語辭典》:??汀 ?span id="exp11gy" class='label'>拼音:hǎi kè
1.航海的人。唐。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br />2.浪游四方的江湖客?!读凝S志異。卷三。道士》:「徐見其衣服垢敝,頗偃蹇,不甚為禮;韓亦海客遇之?!?/div>
《漢語大詞典》:海槎
同“ 海查 ”。 隋 虞茂 《賦昆明池一物得織女石》詩:“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來?!?唐 宋之問 《經(jīng)梧州》詩:“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唐 劉長卿 《贈元容州》詩:“何事滄波上,漂漂逐海槎?!?/div>
《漢語大詞典》:犯斗槎
(1).指游仙、升天所乘的仙舟。 唐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之三:“氣有衝天劍,星無犯斗槎?!?清 趙翼 《夜坐》詩:“浪説支機石,誰乘犯斗槎?”
(2).指遠行所乘之舟。 宋 蘇舜欽 《送家靜及第后赴官清水》詩:“幾年塵土客京華,一日春乘犯斗槎?!?宋 范成大 《道中》詩:“蹤跡隨風葉,程途犯斗槎?!眳⒁姟?犯斗 ”。
《漢語大詞典》:犯斗
神話傳說天河通海,有個住在海邊的人,見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來,便帶糧乘筏,泛游至天河,見到 牛郎 織女 。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又相傳 漢 張騫 出使 大夏 ,尋 河 源,乘槎見所謂 牛郎 織女 。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乘槎》引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后以“犯斗”指登天。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每舉筆而凌云,似乘槎而犯斗?!?/div>
《漢語大詞典》:蜀客
(1).指旅居在外的 蜀 人。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四:“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 蜀 客駐蘭橈。” 唐 雍陶 《聞杜鵑》詩:“ 蜀 客春城聞 蜀 鳥,思歸聲引未歸心?!?宋 蘇軾 《莘老葺天慶觀小園》詩:“ 蜀 客南游家最遠, 吳 山寒盡雪先晞?!?br />(2).海棠的別名。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海棠為蜀客?!?br />(3).指 漢 司馬相如 。 相如 為 蜀郡 人,故稱。 前蜀 韋莊 《乞彩箋歌》:“ 蜀客 才多染不供, 卓文 醉后開無力?!?/div>
《漢語大詞典》:靈查(靈查)
見“ 靈槎 ”。
《漢語大詞典》:靈槎(靈槎)
亦作“ 靈查 ”。
(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查上,多齎糧,乘槎而去?!?隋 崔仲方 《奉和周趙王詠石》:“會逐靈槎上,還歸天漢邊?!?宋 辛棄疾 《西江月·為范南伯壽》詞:“靈槎準擬泛銀河,剩摘天星幾箇?!?明 孫柚 《琴心記·誓志題橋》:“人間空指泛靈槎,道我卜窮星斗。”
(2).指船。 唐 杜甫 《喜晴》:“ 漢 陰有 鹿門 ,滄海有靈查。” 仇兆鰲 注:“引 鹿門 海槎,愧避世之已遲。” 明 張煌言 《〈冰槎集〉引》:“﹝余﹞浮蹤浪跡,當凄霰嚴霜,不得已而棲托靈槎?!?郁達夫 《奉答長嫂兼呈曼兄》詩之四:“何須指日比 長安 ,春水靈槎會豈難?”
《漢語大詞典》:靈槎(靈槎)
亦作“ 靈查 ”。
(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查上,多齎糧,乘槎而去?!?隋 崔仲方 《奉和周趙王詠石》:“會逐靈槎上,還歸天漢邊?!?宋 辛棄疾 《西江月·為范南伯壽》詞:“靈槎準擬泛銀河,剩摘天星幾箇?!?明 孫柚 《琴心記·誓志題橋》:“人間空指泛靈槎,道我卜窮星斗?!?br />(2).指船。 唐 杜甫 《喜晴》:“ 漢 陰有 鹿門 ,滄海有靈查。” 仇兆鰲 注:“引 鹿門 海槎,愧避世之已遲。” 明 張煌言 《〈冰槎集〉引》:“﹝余﹞浮蹤浪跡,當凄霰嚴霜,不得已而棲托靈槎?!?郁達夫 《奉答長嫂兼呈曼兄》詩之四:“何須指日比 長安 ,春水靈槎會豈難?”
《漢語大詞典》:飲牛津(飲牛津)
指天河。傳說海邊居民曾乘槎至天河,“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 宋 劉筠 《戊申七夕五絕》之四:“淅淅風微素月新,鵲橋橫絶飲牛津?!?清 納蘭性德 《畫堂春》詞:“漿向 藍橋 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div>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蘇軾〈南極〉詩:「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div>
《國語辭典》:故將軍(故將軍)  拼音:gù jiāng jūn
舊時的將軍或失勢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
《漢語大詞典》:李飛將(李飛將)
指 漢 名將 李廣 。因其作戰(zhàn)勇猛, 匈奴 稱其“ 漢 飛將軍”。 唐 李白 《古風》詩之六:“苦戰(zhàn)功不賞,忠誠雜可宣。誰憐 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div>
《國語辭典》:灞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
《國語辭典》:灞陵夜獵(灞陵夜獵)  拼音:bà líng yè liè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固啤@钌屉[〈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div>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見《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氣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為失官
《國語辭典》:飛將(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飛將軍的簡稱。參見「飛將軍」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固?。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六:「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父侍挠惺a,空留后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shù)奇之嘆?!?br />2.矯健敏捷的將領(lǐng)。《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布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姑鳌j惾暝督鹕徲洝返诙叱觯骸甘f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云似雨?!?/div>
《國語辭典》:飛將軍(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漢代名將李廣?!妒酚洝>硪弧鹁?。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固?。李翰〈裴將軍昊射虎圖贊并序〉:「昔漢飛將軍亦為北平守,擊胡有困辱之事。」簡稱為「飛將」。
2.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元。郝經(jīng)楷木杖笏行〉詩:「赭袍白馬飛將軍,闊劍長槍不識字。」《儒林外史》第四○回:「飛將軍數(shù)奇,古今來大概如此!」
3.飛官,指戰(zhàn)斗機上的飛行員。如:「他從小立志要做個飛將軍,保家衛(wèi)國?!?/div>
《國語辭典》:龍城飛將(龍城飛將)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龍城,漢代匈奴諸長集會,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庚埑秋w將」指威震匈奴,被稱為「飛將軍」的漢代名將李廣。參見「李廣」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漢語大詞典》:太常妻
后漢 周澤 為太常,虔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其老病,窺問疾苦。 澤 大怒,以妻干犯齋禁,收送詔獄,時人譏之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毖?澤 不近人情,難為其妻。見《后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后用為夫妻不同居的典實。 唐 李白 《贈內(nèi)》詩:“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 李白 婦,何異太常妻。” 寧調(diào)元 《用東坡獄中遺子由韻寄約真長沙》:“短氣共憐 元祐 黨,長齋偏有太常妻?!?/div>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沒有固定軌道、周期,突然出現(xiàn)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妒酚?。卷二七。天官書》:「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埂赌鲜?。卷二。宋文帝本紀》:「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為彗。」
2.古代認為不屬本座的外來亮星代表造訪的客人。后借指來訪的賓客。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塵筵躬灑,專候客星來?!?/div>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后世將臣子勇于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或觸怒有強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挂沧鳌概骥[」。
《漢語大詞典》:批鱗(批鱗)
(1).謂敢于直言犯上。陳書·后主紀:“若逢廷折,無憚批鱗?!?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審平反紀略:“ 曹御史 狂戇批鱗,不識忌諱,囚繫十載。” 清 邵長蘅 《題冀渭公所藏楊忠愍梅花詩卷》詩:“濺血九原仍化碧,批鱗一疏獨留丹?!?梁啟超 《中國歷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誠欲行革命也,誠欲行革命以救 中國 也,則批鱗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顧之價值耶!”參見“ 批逆鱗 ”。
(2).削除魚鱗。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快與我抹下淺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鱗?!?/div>
《國語辭典》:批逆鱗(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批逆鱗引申為直言諍諫。參見「嬰鱗」條。《戰(zhàn)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陛下導(dǎo)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國語辭典》:犯鱗(犯鱗)  拼音:fàn lín
冒犯龍鱗。比喻直言諫諍。《陳書。卷六。后主本紀》:「而世無抵角,時鮮犯鱗,渭橋驚馬,弗聞廷爭,桃林逸牛,未見其旨?!固啤TS渾〈宣城贈蕭兵曹〉詩:「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div>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后世將臣子勇于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或觸怒有強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挂沧鳌概骥[」。
《漢語大詞典》:觸龍鱗(觸龍鱗)
觸犯龍的逆鱗。比喻臣子對君主的過失犯顏直諫。后漢書·李云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币嗍∽鳌?觸鱗 ”。舊唐書·高宗紀論:“虛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明 王世貞 《讀陳僉事祚遺事有感》:“愛主投經(jīng)術(shù),如何遂觸鱗?!?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老蘇諫論:“夫犯顏之禍,將彰君過。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義,下念 鮑勛 觸鱗之誅也一段,又為 牧 之所本?!?/div>
《國語辭典》:逆鱗(逆鱗)  拼音:nì lín
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俄n非子。說難》:「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