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靈濤
 
胥潮
  
白馬潮
 
怒濤飛
  
靈胥怒
 
胥怒
 
子胥潮
 
子胥鴟夷
 
子胥濤
 
前胥后種
 
銀濤白馬
 
鴟夷沒
 
鴟夷革
 
鴟夷恨
 
伍員潮
 
伍胥神
  
白馬銀濤
 
鴟夷血
 
靈胥八月濤
 
八月潮怒
 
怒為濤
 
伍相鴟夷
 
伍員濤
 
子胥靈
 
子胥棄
 
東流生白波
 
素車駕長鯨
 
濤江雪浪
 
伍相潮頭
 
伍胥白浪
 
胥濤濺恨
 
壯志死不息
 
子胥鼓浪
 
白馬踏海潮
  
鴟夷怒濤
 
寒濤擁伍胥
 
魂莊怒濤
  
怒濤猶不平
 
前潮作子胥
 
素車走靈胥
 
伍生傳謬
  
伍胥恨不滅
 
伍胥怒濤
 
胥江萬里濤
 
子胥怒錢塘
 
子胥棄江

相關(guān)人物
伍員(字子胥)
 
文種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9~
吳王置酒文臺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執(zhí)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聞之,君不賤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功,吾將爵之上賞。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將復(fù)增其國,以還助伐之功。于眾大夫如何?」群臣賀曰:「大王躬行至德,虛心養(yǎng)士,群臣并進,見難爭死;名號顯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賞,亡國復(fù)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褂谑亲玉銚?jù)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讒夫在側(cè);政敗道壞,諂諛無極;邪說偽辭,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宗廟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荊棘?!箙峭醮笈?,曰:「老臣多詐,為吳妖孽。乃欲專權(quán)擅威,獨傾吾國。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計,無沮吳謀?!棺玉阍唬骸附癯疾恢也恍?,不得為前王之臣。臣不敢愛身,恐吾國之亡矣。昔者桀殺關(guān)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今大王誅臣,參于桀紂。大王勉之,臣請辭矣?!棺玉銡w,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于鄭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聽從吾計,破楚見凌之讎。欲報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禍將及汝?!贡浑x曰:「未諫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為汝父忠臣立吳,設(shè)謀破楚,南服勁越,威加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劍。吾今日死,吳宮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爭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吳。今乃忘我定國之恩。反賜我死,豈不謬哉!」吳王聞之,大怒,曰:「汝不忠信,為寡人使齊,托汝子于齊鮑氏,有我外之心?!辜绷钭圆茫骸腹虏皇谷甑糜兴?。」子胥把劍仰天嘆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逄、比干為友。」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fēng)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神一·伍子胥〉~235~
伍子胥累諫吳王,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以鰈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dāng)朝暮乘潮,以觀吳之?dāng) !棺允亲院iT山,潮頭洶高數(shù)百尺,越錢塘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走百馀里。時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廬州城內(nèi)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廟。每朝暮潮時,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廟前。高一二尺,廣十馀丈,食頃乃定。俗云:與錢塘江水相應(yīng)焉!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22~
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fēng)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簡釋

靈胥:指河神。來陸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戲成絕句》:“千年未息靈胥怒,卷地潮聲到枕邊?!?/p>


例句

行嘆鴟夷沒,遽惜湛盧飛。 駱賓王 夕次舊吳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姚合 杭州觀潮

山藏伯禹穴,城壓伍胥濤。 孟浩然 與杭州薛司戶登樟亭樓作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孫逖 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

伍生傳或謬,枚叟說難窮。 宋昱 樟亭觀濤

冤深陸機霧,憤積伍員濤。 張祜 哭汴州(一作夷門)陸大夫

懷中陸績橘,江上伍員濤。 張祜 送廬弘本浙東覲省

浙波只有靈濤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徐凝 題伍員廟

地接三茅嶺,川迎伍子濤。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有序)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李白 行路難三首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李端 幽居作

典故
霜點鬢
 
吳霜點鬢
 
鬢點吳霜
 
新霜點鬢斑
 
侵鬢吳霜
 
身與塘蒲共晚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還自會稽歌〉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濕蛩滿梁殿】。臺城應(yīng)教人,秋衾夢銅輦。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典故
池塘草
 
春草池塘
 
池塘春草
 
池塘夢
  
春草夢
 
芳草池塘
 
芳草夢
  
池塘生春草
 
春草句
 
池塘句
 
夢草池塘
 
夢惠連
 
夢中芳草
  
憶惠連
 
夢春草
 
謝家春草
 
池塘春草句
 
草綠池塘
 
春塘草
 
謝客池塘
 
夢阿連
 
生池草
 
池塘草綠
 
惠連夢
 
滿塘春草
 
詩有神助
 
謝池吟
 
草池春曉
 
池有草
 
春草吟筆
 
高樹變鳴禽
 
夢春池
 
夢謝塘
 
詩塘春草
 
謝池詩
 
謝家池塘
 
謝郎夢
 
殘夢芳草
 
池草
 
好句池塘
 
夢芳草池塘
 
夢通謝惠
  
庭草
 
謝堂神語

相關(guān)人物
謝惠連
 
謝靈運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鐘嶸·詩品中〉~3278~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詩,小謝才思富捷,恨其蘭玉夙凋,故長轡未騁。秋懷搗衣之作,雖復(fù)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又工為綺麗歌謠,風(fēng)人第一?!吨x氏家錄》云:「康樂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語有神助,非吾語也?!弧?/span>
《南史》卷十九《謝惠連傳》
「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語?!粐L于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本州辟主簿,不就?!?/span>

簡釋

夢惠連:指創(chuàng)作詩文有神來之筆。唐李白《書情寄從弟邢州長史昭》:“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p>


例句

慣識江南春早處,長驚薊北夢回時。謝家園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詩。 吳融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唐彥謙 春草

秪應(yīng)宵夢里,詩興屬池塘。 嚴(yán)維 送舍弟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二

夢得春草句,將非惠連誰。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東風(fēng)引碧草,不覺生華池。 李白 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

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

他日相思一夢君,應(yīng)得池塘生春草。 李白 送舍弟

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 李白 游謝氏山亭

到日池塘春草綠,謝公應(yīng)夢惠連來。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惠連忽贈池塘句,又遣羸師破膽驚。 李逢吉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

詩應(yīng)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杜甫 游修覺寺

如何北樓望,不得共池塘。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

城郭悲歌舊,池塘麗句新。 武元衡 和李中丞題故將軍林亭

靡草知節(jié)換,含葩向新陽。不嫌三徑深,為我生池塘。 獨孤及 山中春思

池塘草綠無佳句,虛臥春窗夢阿憐。 白居易 夢行簡

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 韓愈 醉贈張秘書

典故
強弩射潮
 
千弩射
 
射潮弩
 
三千水犀弩
 
弩注錢塘
 
錢王萬弩
 
錢王羽箭
 
長堤萬弩
 
潮頭萬弩
 
弩壯射潮
 
強弩千雕翎
  
萬弩橫江
 
萬弩射錢塘
 
犀弩三千


《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東南諸水下·浙江〉~2396~
浙江通大海,日受兩潮。梁開平中,錢武肅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門外。潮水晝夜沖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數(shù)百以射潮頭,又致禱胥山祠。既而潮避錢塘,東擊西陵,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蘇軾詩集》卷十〈八月十五看潮五絕〉
〈八月十五看潮五絕〉其五:「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span>
典故 
高陽侶
  
高陽興
 
高陽會
 
高陽伴
   
習(xí)家塘
 
高陽宴
 
習(xí)氏宅
 
離陽興

相關(guān)人物
山簡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8~
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襄陽記》:「漢侍中習(xí)郁于峴山南,依范蠡養(yǎng)魚法作魚池,池邊有高堤,種竹及長楸,芙蓉菱芡覆水,是游燕名處也。山簡每臨此池,未嘗不大醉而還,曰:『此是我高陽池也!』襄陽小兒歌之?!?/span>

簡釋

習(xí)家池:指歡宴之處。唐陳子昂《晦日重宴高氏林亭》:“此時高宴所,詎減習(xí)家池?”


例句

自羞不是高陽侶,一夜星星騎馬回。 劉禹錫 揚州春夜李端公益張侍御登段侍御平路密縣李少府旸秘書張正字復(fù)元同會于水館

習(xí)家秋色堪圖畫,只欠山公倒接?。 吳融 高侍御話及皮博士池中白蓮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

綺筵乘晦景,高宴下陽池。 周思均 晦日重宴

傳聞騎馬醉,還向習(xí)池看。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當(dāng)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xí)家池。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

高陽諸醉客,唯見古時丘。 岑參 送襄州任別駕

津頭習(xí)氏宅,江上夫人城。 岑參 錢王崟判官赴襄陽道

為報習(xí)家多置酒,夜來風(fēng)雪過江寒。 崔涂 初過漢江

醉中求習(xí)氏,夢里憶襄王。 崔湜 襄陽作

今朝偶得高陽伴,從放山翁醉似泥。 張賁 奉和襲美題褚家林亭

到此無醒日,當(dāng)時有習(xí)家。 方干 路支使小池

高陽舊徒侶,時復(fù)一相攜。 李商隱 寄羅劭興

彩棹浮太液,清觴醉習(xí)家。 李嶠

每接高陽宴,長陪河朔游。 李嶠

且醉習(xí)家池,莫看墮淚碑。 李白 襄陽曲四首

高陽小飲真瑣瑣,山公酩酊何如我。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

時追山簡興,本自習(xí)家流。 李益 送襄陽李尚書

逢君立五馬,應(yīng)醉習(xí)家塘。 李頎 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

應(yīng)問襄陽舊風(fēng)俗,為余騎馬習(xí)家池。 李頎 送郝判官

習(xí)池風(fēng)景異,歸路滿塵埃。 杜審言 登襄陽城

日有習(xí)池醉,愁來梁甫吟。 杜甫 初冬

不但習(xí)池歸酩酊,君看鄭谷去夤緣。 杜甫 宇文晁尚書之甥崔彧司業(yè)之孫尚書之子重泛鄭監(jiān)前湖

非尋戴安道,似向習(xí)家池。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fù)至東屯二首

舉鞭如有問,欲伴習(xí)池游。 杜甫 玉腕騮

戲假霜威促山簡,須成一醉習(xí)池回。 杜甫 王十七侍御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荊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柳宗元 離觴不醉至驛相送諸公

偶尋烏府客,同醉習(xí)家池。 武元衡 酬元十二

聞道高陽會,愚公谷正愚。 王維 過崔駙馬山池

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 白居易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甪里年雖老,高陽興未闌。 白居易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里示八韻

人人盡道堪圖畫,枉遣山翁醉習(xí)池。 羅鄴 鳳州北樓

始知山簡繞,頻向習(xí)家池。 鄭昈 落花

此時高宴所,詎減習(xí)家池。 陳子昂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還希習(xí)池賞,聊以駐鳴騶。 韋應(yīng)物 襄武館游眺

將來山太守,早向習(xí)家池。 韋處厚 盛山十二詩流杯渠

自符河朔趣,寧羨高陽池。 高正臣 晦日重宴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高瑾 晦日重宴

好與高陽結(jié)吟社,況無名跡達珠旒。 高駢 途次內(nèi)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隋煬帝


《隋書》卷四《煬帝紀(jì)下》
上崩于溫室,時年五十。蕭后令宮人撤床簀為棺以埋之?;鞍l(fā)后,右御衛(wèi)將軍陳棱奉梓宮于成象殿,葬吳公臺下。發(fā)斂之始,容貌若生,眾咸異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

例句

年年只有晴風(fēng)便,遙為雷塘送雪花。 李山甫 隋堤柳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 杜牧 揚州三首之一

君王忍把平陳業(yè),只博雷塘數(shù)畝田。 羅隱 煬帝陵

《國語辭典》:池塘  拼音:chí táng
蓄水的凹坑。唐。溫庭筠 湘宮人歌:「池塘芳草濕,夜半東風(fēng)起?!?/div>
《漢語大詞典》:錢塘(錢塘)
(1).見“ 錢塘江 ”。
(2).亦作“ 錢唐 ”。古縣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詩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過 丹陽 ,至 錢唐 ?!?張守節(jié) 正義:“ 錢唐 ,今 杭州縣 ?!?唐 李紳 《真娘墓》詩:“還似 錢塘 蘇小小 ,祗應(yīng)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當(dāng) 紹興 中,國家方創(chuàng)都 錢塘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a>:“君王垂衣念西土, 錢塘 老子不足數(shù)?!?/div>
《國語辭典》:錢塘江(錢塘江)  拼音:qián táng jiāng
河川名。位于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的浙江下游,稱為「錢塘江」。江水曲折回繞,故也稱為「曲江」。
《國語辭典》:橫塘(橫塘)  拼音:héng táng
1.三國吳時所興建的古堤,在今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
2.泛指水塘、池塘。唐。溫庭筠 池塘七夕詩:「萬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橫塘似舊游。」
《漢語大詞典》:林塘
樹林池塘。 南朝 梁 劉孝綽 《侍宴餞庾于陵應(yīng)詔》詩:“是日青春獻,林塘多秀色?!?唐 駱賓王 《螢火賦》:“林塘改夏,云物迎秋?!?明 梁辰魚 《浣紗記·行成》:“滿目西風(fēng)木葉黃,秋來殺氣遍林塘?!?/div>
《分類字錦》:方塘
劉楨 方塘含白水,中有鳧與雁。
分類:
《漢語大詞典》:瞿塘
見“ 瞿唐峽 ”。
《漢語大詞典》:瞿唐峽(瞿唐峽)
亦作“ 瞿塘峽 ”。 峽名。為 長江 三峽 之首。也稱 夔峽 。西起 四川省 奉節(jié)縣 白帝城 ,東至 巫山 大溪 。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 西蜀 門戶。峽口有 夔門 和 滟滪堆 。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 瞿唐峽 口 曲江 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發(fā) 大谿 口,入 瞿唐峽 ,兩壁對聳,上入霄漢?!?span id="1peto7r" class="book">《淵鑒類函》卷二五引《潛確類書》:“ 瞿塘峽 在 夔州府 城東,舊名西 陵峽 ,兩岸對峙,中貫一 江 , 灔澦堆 當(dāng)其口,乃 三峽 之門?!币嗍》Q“ 瞿唐 ”、“ 瞿塘 ”。 唐 杜甫 《引水》:“月峽 瞿唐 云作頂,亂石崢嶸俗無井?!?唐 劉禹錫 《竹枝詞》:“ 瞿唐 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唐 李白 《荊州歌》:“ 白帝城 邊足風(fēng)波, 瞿塘 五月誰敢過?”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風(fēng)流今古隔,虛作 瞿塘 客?!?/div>
分類:長江三峽
《漢語大詞典》:野塘
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詩:“懶將閑氣力,爭鬭野塘春?!?明 何景明 《任洪器草堂》詩之二:“明月滿庭香襲襲,野塘新水藕花開。” 清 張錫祚 《冬夜懷天寧曇長老》詩:“野塘無暮柝,燈暗識深更?!?/div>
《國語辭典》:陂塘  拼音:pí táng
1.陂,水澤大池。塘,人工修筑的小水池。陂塘指因自然的水池加以人工的建設(shè),以為灌溉之用的水利工程。《國語。周語下》:「疏為川谷,以導(dǎo)其氣;陂塘污庳,以鐘其美。」《宋史。卷三○四。王濟傳》:「縣有陂塘數(shù)百頃,為鄉(xiāng)豪斡其利,會歲旱,濟悉導(dǎo)之,分溉民田?!?br />2.特指桃園臺地上的人工灌溉水塘。桃園臺地是個切割臺地,河谷深而水位低,位于高處的農(nóng)田灌溉困難。臺地表面厚覆的紅色黏土層,不適農(nóng)耕,卻適儲水。從清朝開始,當(dāng)?shù)鼐用癖憷么颂匦裕瑥木徯逼碌赝诩ね?,堆筑在坡下成岸,用以阻聚山泉雨水,而形成陂塘?/div>
《漢語大詞典》:寒塘
寒冷的池塘。 唐 王維 《奉寄韋太守陟》詩:“寒塘映衰草,高館落疏桐?!?唐 韋應(yīng)物 《三臺》詩之二:“冰泮寒塘始緑,雨餘百草皆生?!?宋 朱熹 《苧溪道中》詩:“更有寒塘水,應(yīng)將此處同。”
分類:寒冷池塘
《漢語大詞典》:乘潮
(1).謂趁著潮水行船。 唐 劉方平 《采蓮曲》:“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span id="2hzq7mh" class="book">《元史·張弘范傳》:“ 弘范 麾一軍乘潮而戰(zhàn),不克, 李恒 等順潮而退?!?br />(2).順著潮水。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觀物·泉海巨魚》:“ 泉海 有魚,乘潮入港,潮退不得出?!?br />(3).引申為隨大流。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它能夠使一部分的有志于改革者遲疑一下子,從招潮者變?yōu)槌顺闭??!?/div>
《漢語大詞典》:伍子濤(伍子濤)
相傳 吳國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吳王 夫差 逼令自殺,并將其尸體裝入革囊,拋入江心, 伍 尸氣若奔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濤”指怒濤。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地接 三茅 嶺,川迎 伍子 濤?!弊宰ⅲ骸按Q海濤是 伍子 憤氣所作?!眳⒁姟?伍胥潮 ”。參閱越絕書·德序外傳記
《漢語大詞典》:伍相
指 伍子胥 。 清 吳偉業(yè) 《贈荊州守袁大韞玉》詩之三:“ 劉郎 浦口潮初長, 伍相 祠邊月正明?!?程穆衡 箋:“《荊州記》:‘ 秭歸 有 伍子胥 廟?!?柳亞子 《玉嬌曲·為鈍根賦》:“若不見 伍相 窮途 瀨 女逢,王孫 漂母 各英雄?!?/div>
分類:伍子胥
《漢語大詞典》:伍胥潮
語出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 吳王 乃取 子胥 ( 伍子胥 )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焙笠蛞浴拔轳愠薄敝^怒潮。 元 楊維楨 《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詩:“刧火自焚 楊璉 塔,箭鋒猶抵 伍胥 潮?!?清 陳維嵩 《浣溪紗·雨中由楓橋至齊門》詩:“薺菜緑平 齊 女墓,梨花雪壓 伍胥 潮。”亦省作“ 伍潮 ”。 清 陳維嵩 《琵琶仙·閶門夜泊用白石詞韻》:“縱尚有鴟夷一舸,怕難禁 伍 潮堆雪?!眳⒁姟?伍子濤 ”。
《漢語大詞典》:伍子濤(伍子濤)
相傳 吳國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吳王 夫差 逼令自殺,并將其尸體裝入革囊,拋入江心, 伍 尸氣若奔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濤”指怒濤。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地接 三茅 嶺,川迎 伍子 濤?!弊宰ⅲ骸按Q海濤是 伍子 憤氣所作?!眳⒁姟?伍胥潮 ”。參閱越絕書·德序外傳記。
《漢語大詞典》:伍胥濤(伍胥濤)
即伍胥潮。 明 馬鑾 《曹娥》詩:“千戴魚龍知志氣,江聲直接伍胥濤?!?/div>
《漢語大詞典》:白馬素車(白馬素車)
(1).古代兇喪輿服。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楚 將 沛公 破 秦 軍入 武關(guān) ,遂至 霸上 ,使人約降 子嬰 。 子嬰 即係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沛公 遂入 咸陽 。” 裴駰 集解引 應(yīng)劭 曰:“素車白馬,喪人之服也?!?span id="oxqdupf"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徒知問鼎請隧,有懼 霸王 之師;白馬素車,無復(fù)藩籬之援?!?br />(2).喻指 錢塘江 潮及傳說中的潮神 伍子胥 。用 秦秋 時 伍員 死后為濤神的故事。見《太平廣記》卷二九一。 宋 辛棄疾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詞:“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五:“白馬素車江海上,依然潮汐撼 西興 ?!?/div>
《國語辭典》:素車白馬(素車白馬)  拼音:sù chē bái mǎ
古代遇兇事或喪事所用的車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埂逗鬂h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式傳》:「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div>
《國語辭典》:胥濤(胥濤)  拼音:xū tāo
相傳伍子胥死后為濤神,故稱潮水為「胥濤」?!端问贰>砭牌?。河渠志七》:「惟是浙江東接海門,胥濤澎湃?!?/div>
《漢語大詞典》:靈胥(靈胥)
(1).指 春秋 吳 伍子胥 。相傳 伍子胥 死后為濤神,故稱。 宋 文天祥 《送行中齋》詩之三:“ 魯仲 偶不逢,隨世本非愿, 靈胥 目未抉,端欲詣所見?!?br />(2).借指波浪,浪濤。文選·左思〈吳都賦〉:“習(xí)御長風(fēng),狎翫 靈胥 。” 劉逵 注:“ 靈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陸游 《感昔》詩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靈胥 八月濤?!?清 曹溶 《滿江紅·錢塘觀潮》詞:“誰盪激, 靈胥 一怒,惹冠衝髮。”
《國語辭典》:神功  拼音:shén gōng
神奇的功夫。如:「武俠小說里,經(jīng)??梢钥吹街鹘橇?xí)得神功的傳奇情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謝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詩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兒亂啼,驚蝶夢初回,正春風(fēng)草滿 謝 家池?!?明 宋濂 《題常牧溪五燕圖》詩:“髣髴 謝 家池上見,柳絲煙煖水溶溶。”亦省稱“ 謝池 ”。 宋 晏幾道 《木蘭花》詞:“晚紅初減 謝 池花,新翠已遮瓊苑路?!?元 錢抱素 《臺城路》詞:“念 賈 閣香空, 謝 池詩冷,流水斜陽,舊游那是舊風(fēng)景?!眳⒁姟?謝池草 ”。
《漢語大詞典》:謝池草(謝池草)
《南史·謝惠連傳》:“族兄 靈運 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 惠連 輒得佳語’。嘗於 永嘉 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焙笏煲浴爸x池草”為懷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相憐 謝 池草,明日又春華?!币嗍∽鳌?謝草 ”。 清 張廷潞 《送魏定野歸柏鄉(xiāng)》詩:“ 萊 衣愛日春方永, 謝 草關(guān)情夢未安?!?/div>
分類:懷念弟弟
《漢語大詞典》:謝池(謝池)
見“ 謝家池 ”。
《漢語大詞典》:謝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詩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兒亂啼,驚蝶夢初回,正春風(fēng)草滿 謝 家池。” 明 宋濂 《題常牧溪五燕圖》詩:“髣髴 謝 家池上見,柳絲煙煖水溶溶?!币嗍》Q“ 謝池 ”。 宋 晏幾道 《木蘭花》詞:“晚紅初減 謝 池花,新翠已遮瓊苑路?!?元 錢抱素 《臺城路》詞:“念 賈 閣香空, 謝 池詩冷,流水斜陽,舊游那是舊風(fēng)景?!眳⒁姟?謝池草 ”。
《漢語大詞典》:謝池草(謝池草)
《南史·謝惠連傳》:“族兄 靈運 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 惠連 輒得佳語’。嘗於 永嘉 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焙笏煲浴爸x池草”為懷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相憐 謝 池草,明日又春華。”亦省作“ 謝草 ”。 清 張廷潞 《送魏定野歸柏鄉(xiāng)》詩:“ 萊 衣愛日春方永, 謝 草關(guān)情夢未安?!?/div>
分類:懷念弟弟
《漢語大詞典》:射潮
(1).相傳 吳越王 錢鏐 射潮筑塘的故事。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宋史·河渠志七:“ 淛江 通大海,日受兩潮。 梁 開平 中, 錢武肅王 始筑捍海塘,在 候潮門 外。潮水晝夜衝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數(shù)百以射潮頭,又致禱 晉山祠 。既而潮避 錢塘 ,東擊 西陵 ,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柳亞子 《海寧觀潮有作》詩:“我亦廿年慚后死,射潮穿象兩蹉跎?!?br />(2). 東漢 馬援 亦有射潮故事,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 《射潮歌》。
分類:吳越馬援
《漢語大詞典》:習(xí)家(習(xí)家)
見“ 習(xí)家池 ”。
《漢語大詞典》:習(xí)家池(習(xí)家池)
古跡名。一名 高陽池 。在 湖北 襄陽 峴山 南。晉書·山簡傳:“ 簡 鎮(zhèn) 襄陽 ,諸 習(xí)氏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焙蠖嘟柚笀@池名勝。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fù)至東屯茅屋》詩之一:“非尋 戴安道 ,似向 習(xí)家池 ?!?清 趙翼 《西湖詠古》:“不是行都集冠蓋,此湖也只 習(xí)家池 ?!币嗍∽鳌?習(xí)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習(xí)池 醉,愁來《梁甫吟》?!?宋 曾鞏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詩:“未把迂疎笑 山簡 ,更須同上 習(xí)池 游?!被蚴∽鳌傲?xí)家”。 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置酒口占》:“興欲傾燕館,歡終到 習(xí) 家?!?/div>
《漢語大詞典》:習(xí)家池(習(xí)家池)
古跡名。一名 高陽池 。在 湖北 襄陽 峴山 南。晉書·山簡傳:“ 簡 鎮(zhèn) 襄陽 ,諸 習(xí)氏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后多借指園池名勝。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fù)至東屯茅屋》詩之一:“非尋 戴安道 ,似向 習(xí)家池 。” 清 趙翼 《西湖詠古》:“不是行都集冠蓋,此湖也只 習(xí)家池 。”亦省作“ 習(xí)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習(xí)池 醉,愁來《梁甫吟》?!?宋 曾鞏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詩:“未把迂疎笑 山簡 ,更須同上 習(xí)池 游。”或省作“習(xí)家”。 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置酒口占》:“興欲傾燕館,歡終到 習(xí) 家?!?/div>
《漢語大詞典》:習(xí)池(習(xí)池)
見“ 習(xí)家池 ”。
《漢語大詞典》:習(xí)家池(習(xí)家池)
古跡名。一名 高陽池 。在 湖北 襄陽 峴山 南。晉書·山簡傳:“ 簡 鎮(zhèn) 襄陽 ,諸 習(xí)氏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后多借指園池名勝。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fù)至東屯茅屋》詩之一:“非尋 戴安道 ,似向 習(xí)家池 ?!?清 趙翼 《西湖詠古》:“不是行都集冠蓋,此湖也只 習(xí)家池 ?!币嗍∽鳌?習(xí)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習(xí)池 醉,愁來《梁甫吟》?!?宋 曾鞏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詩:“未把迂疎笑 山簡 ,更須同上 習(xí)池 游?!被蚴∽鳌傲?xí)家”。 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xùn)|公樂營置酒口占》:“興欲傾燕館,歡終到 習(xí) 家?!?/div>
《漢語大詞典》:高陽池(高陽池)
池名。在 湖北 襄陽 。原是 漢 侍中 習(xí)郁 于 襄陽 峴山 養(yǎng)魚之所。 晉 山簡 鎮(zhèn) 襄陽 ,名之曰 高陽池 ,蓋取 酈食其 高陽 酒徒之意。晉書·山簡傳:“ 簡 優(yōu)游卒歲,唯酒是耽。諸 習(xí)氏 ,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時有童兒歌曰:‘ 山公 出何許,往至 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茗艼無所知。’” 宋 曾鞏 《高陽池》詩:“ 山公 昔在郡,日醉 高陽池 ?!眳⒁姟?高陽酒徒 ”。
《國語辭典》:高陽酒徒(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漢代酈食其欲投效劉邦,被誤以為儒生而遭拒,遂自稱為「高陽酒徒」,始被劉邦所用。典出《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后泛指好飲酒而放蕩不羈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挂沧鳌父哧柟印?、「高陽狂客」。
《國語辭典》:雷塘  拼音:léi táng
地名:(1)位于江蘇江都縣北。為隋煬帝埋葬的所在。(2)位于江西宜春縣東北。也稱為「雷潭」。(3)位于廣西柳江縣南雷山下。唐朝柳宗元有〈雷塘禱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