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雙璧”,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雙璧
第 18 句因包含“駒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駒隙
第 22 句因包含“豫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豫章
第 53 句因包含“樓,高百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尺樓
第 64 句因包含“中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中郎
寄題三世普門品經(jīng)后兼呈從父觀察元昌戊辰 清 · 錢載
 押陽韻 出處:萚石齋詩集卷第十一
寒食上冢歲乙丑,訪第五叔頤貞堂從叔元昆,號適廬。)
出觀二冊普門品,憶之鼻觀旃檀香。
肯齋先生楷法謹(jǐn),密道人印鈐左方先生諱爾復(fù)。)。
警庵贈公行楷繼,癸巳七月秋窗贈公諱標(biāo)。)。
寶茲先跡若雙璧京洛一紀(jì)行幐將。
黔南隨宦觀察廨,佳日禮誦懷鄉(xiāng)。
八分續(xù)寫寫久就,遂且手自從新裝。
妙法尊傳有步武,不虛居士懺題詳從父自號不虛居士」。)
是日翻馀諾跋尾,一負(fù)駒隙三霜。
既遭私難走道路,安得寫經(jīng)薦亡。
蓬根北飄復(fù)南下,遠(yuǎn)從司寇豫章。
叔攜我手自言病,子也更不游蹤常。
但題一語老眼那復(fù)去住相忘。
初心愿了法華義,真實不誑以贊揚。
小白華猶昧厥始,逡巡豈敢評量。
跋成司寇我仍負(fù),又犯冬雪漁陽。
孝廉歸里今月從叔汝恭。),我心已逐南鴻翔。
適廬眠食安善,菩薩像供生圓光。
昔聞救生敬德,奉敕實自高歡王。
又聞光明安行品,觀世音第二行。
傅亮先人義公侶,肅傳神異洗腸。
只今無盡瓔珞,憫受仁者心徬徨。
吾宗詞翰輩出好,講習(xí)不厭村居荒。
肯齋詩吟半完圃,生晚未聽聲瑯瑯
警庵老人器我幼,先子持我陪游嘗。
堂前秋果摘與吃,扶我過橋穿。
南樓梧桐百尺,樹下長幼酒漿
中議公書淑人畫,日有所作盈縑緗中議贈公諱綸光,太淑人陳諱書。)。
月明言笑及諸從,我時三尺立在旁。
兩房仕宦南北,卅載門徑溪煙蒼。
叔歸獨理舊山業(yè),出入寂寞搖村艡。
興來諸從也呼醉,八分往往中郎。
我曾請寫澉湖記,萬里行住巾箱。
可憐苦趣眾生內(nèi),世外果有潮音洋。
去年從父送我拜讀未答情深長。
附箋踐諾覼縷,勉保身體差能強從父贈行詩云:「家食不能繼,遠(yuǎn)游非得已。泫然影堂,涕淚行李遙知泉下情,不向門前倚。悠悠山川勉勉保身體。努力在此行,泰來勿憂否?!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