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春風,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春風手
第 3 句因包含“桃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柳
第 3 句因包含“柳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7 句因包含“百里,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里才
第 10 句因包含“焦頭,爛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焦頭爛額
第 32 句因包含“甘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甘棠
第 3 句因包含“桃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柳
第 3 句因包含“柳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柳枝
第 7 句因包含“百里,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里才
第 10 句因包含“焦頭,爛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焦頭爛額
第 32 句因包含“甘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甘棠
送王明府有齡入都即題其慈湖種花圖 清 · 姚燮
出處:復莊詩問卷三十四
天欲栽培民氣厚,暗假春風入君手。
春風縈回桃柳枝,如君顏色民見怡。
吾郡頻年苦兵亂,疲弱愁逢辣手斷。
便得河陽百里才,難及當時見功半。
枯灰元氣云漸蘇,爛額焦頭尚無算。
是當喔咻撫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
嚴霜四野日照室,煖體何必裘與衣?
君來慈溪作賢宰,道路隆隆口碑在。
無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風煙發(fā)精采。
物猶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煩費詞解?
涼飆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靜鴻不流。
君將奉檄走京洛,旌車駕矣民難留。
君雖不留民意系,靜待陽和轉初地。
陽和二月多好鶯,君來置酒民同聽。
我題君圖送君別,聊為君民寫心結。
莫將剪敗憂后時,此民共讀甘棠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