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金城”,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城
第 6 句因包含“天府”,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府
第 11 句因包含“平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平臺
第 14 句因包含“貔貅”,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貔貅
第 30 句因包含“解鞍”,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解鞍
第 49 句因包含“涇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涇渭
第 104 句因包含“猰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猰貐
第 116 句因包含“漁父”,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漁父
潼關 明末清初 · 李寄
潼關之失,實系天下存亡。當是時,賊雖破中州郡邑,然破而不守,或守而不固。而我楚豫諸大帥犄角其閒,既得秦中,則天下形勢全為賊據。假名號以聳動四方,資險阻休養(yǎng)氣力,于是回戈東指,席捲晉趙矣。晉趙非不能守也,膽落潼關之破,而不能守也。枝葉既披,根本自拔,燕京孤城,有探囊取耳。向使潼關不失,賊決不敢率烏合之眾竟抵京師,何者頓兵堅城之下,旬月不克,天下勤王之師,四面而至,如虎投阱,弗可逃矣。由是言之,潼關之失,豈止一城一衛(wèi)事而已哉。昔杜子美潼關吏,有曰: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今則曰慎勿學孫傳廷可也。予故即前詩之意,反覆極論以告,不厭煩屑云。
潼關崔嵬,云是門戶。
左河而右華,天然鍵鑰處。
金城千里,藉此領天府。
有事閉關,孰敢間險阻。
我聞孫傳廷,受命師旅。
天予禦平臺賜劍親授斧。
部署嚄唶將,所統(tǒng)貔貅伍。
誓當靖妖氛,豈特有此土。
夜半聞賊來,倉皇河滸
堂堂督師,可憐抱頭鼠。
將士奪門奔,反恨關城堵。
滿街擊撞,賊到跪道左。
解甲搏顙降,刳胸換肺腑。
為賊作前行,盡是干城侶。
晨從華陽來,解鞍日未午。
登城步屧周,春風淡相煦。
語燕平沙,草坡散群牯。
以見證所聞,百二今猶古。
壯哉造化心,洪縫鑄此苦。
連山奔騰,到此實左顧。
黃河南面趨,萬里抱其股。
堅城綰其口,河山軒舉
屹如當道羆,悍若負嵎虎。
秦嶺護頭,中條子顧父。
涇渭為內束,函谷外拒。
一夫萬夫,誠哉古人語。
臨晉渡既防,彌縫闕易補。
賊勢雖猖狂,所下皆絕圉。
頓兵堅城下,仰攻勢自阻。
地道既難通,沖車敢亂舞。
憑高發(fā)礧石坐看賊糜腐。
奇兵出賊后,間道挽輸
城堡無可掠,棲畝稷黍。
當時大帥,旌旗壁楚豫。
堅守旬月開,大兵定云赴。
函谷如篋底,天設此阱罟。
尚當誘之入,何況自取。
合擊此敝師,全部俱可虜。
二崤先軫謀,盱眙臧質武。
河陽靴中刀,□昌城頭鼓。
四者有一焉,足以圣主。
不然寧州,女秀強支拄。
丈夫強兵,豈不如一女。
奈何棄關奔,天險資闖鼓。
稱號四方,休力養(yǎng)毛羽。
徵粟于云陽,取材杜鄠。
三輔五涼閒,壯勇喔咻。
諸股賊小帥,源源幕府。
頹然燕京,孤城撐拄
君為社稷死,臣系新朝組。
窈窕上林花,凄涼故宮虞。
東鎮(zhèn)下策開關猰貐。
鹿死不擇音事急將伯助。
借仇報仇來,以毒攻毒去。
毒去國已亡,元氣幾許。
豈知耽耽,竟墮其術數。
賊為虜先驅,我為虜開路。
鷸蚌相持,兩肉漁父
痛哉三百年,百戰(zhàn)太祖。
我觀天下形,地勢尺咫。
潼關與渝關,險厄相似。
渝枕山海閒,潼介河山里。
秦隴下頭,渤碣天下尾。
東西相應,潼失渝亦啟。
向使不失據險效死。
何至天下,嗚呼若此。
興亡屈指籌,夕陽去如駛。
悲歌城頭,潼關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