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錐刀”,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錐刀
第 26 句因包含“賢圣”,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賢圣
第 32 句因包含“絲綸”,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絲綸
第 35 句因包含“畏,后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畏后生
第 36 句因包含“逢,堯,舜”,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逢堯舜
第 36 句因包含“堯,舜”,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堯舜
第 40 句因包含“書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書紳
第 45、57 句因包含“文翁”,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翁
第 48 句因包含“才,子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云
第 61 句因包含“公侯寧有種”,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公侯有種
第 80 句因包含“觀國,賓”,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觀國賓
云安監(jiān)勸學詩 南宋 · 王日翚
 押詞韻第六部
云安湯溪,□□□□濱。
無室不鹽煙,無民不樵薪
士子希少,錐刀艱辛。
我因沿檄來,暇日咨詢
溪山秀且清,湛碧嶙峋。
衣冠不報敢問何因。
盛言廷尉,有語詒鄉(xiāng)鄰。
三牛馬嶺,有井無貴人。
斯言既篤信,詩禮不復聞。
我聞為咨嗟,此語深非仁。
儒風一旦掃,有甚燒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豈不神。
既稟神靈姿,寧非賢圣倫。
安得鄙俚語,千載斯民
斯民有幸氏,貴豈無足尊。
唐皇上柱國,偽蜀掌絲綸。
遺誥尚可考,苗裔詵詵
后生可畏,況辰。
如何三百年,自棄煨塵
前賢不知慕,俚語書紳
不知格言,野老因循
為言聽我語,氏初頑嚚
文翁益州,化蜀維新。
英才出王馬,繼世揚子云。
詞章當世,至今耀清芬
自爾蜀士,文學彬彬。
乃知湯溪上,未必國珍。
琢磨成器,匪即為荊榛。
我雖非文翁,志使風俗淳。
亦非好辯者,示勸聊諄諄。
公侯寧有種,自致斯文
(原校:作獨)學乃孤陋,師友隆親。
又當聽我言,既學須能勤。
不勤不學,勤學成身。
窮兮世巨儒,達兮國名臣。
唯恐不至,學必無沈淪。
如不學為名,不如復煎熏。
十室忠信,見者希能遵。
會觀集歲后俊造訚訚。
一成詩禮鄉(xiāng),舉充觀國賓明周復俊全蜀藝文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