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滄桑
第 19 句因包含“腥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腥膻
郎山 明 · 陳璉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緣
仰看高崖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巨浸(初,民國本作“當”。 )水退之后原田。
崖邊石痕牽路滄桑之說誠非傳(誠非,民國本作“非訛”。 )。
市廛遺跡已難覓,積沙淤沒經(jīng)千年
道傍殘碑猶在,漢隸剝落苔痕(鮮,原作“蘚”,據(jù)民國本改。)
茲山雄特孰與肩,北通朔漠燕然。
后人于此亭障,往往樹柵當其巔。
只今圣化大無外,胡羯遠遁腥膻
山頭烽堠且堅,此日永不生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