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永和,修禊,蘭亭,群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永和
第 6、5、6 句因包含“曲水,流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10 句因包含“騁懷,游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騁懷游目
第 20 句因包含“不知,老將,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知老將至
第 35 句因包含“彭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彭殤
第 6、5、6 句因包含“曲水,流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流觴
第 10 句因包含“騁懷,游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騁懷游目
第 20 句因包含“不知,老將,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知老將至
第 35 句因包含“彭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彭殤
鶯啼序 檃栝蘭亭序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押詞韻第三部
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氣。
修禊事、因集蘭亭,群賢少長咸至。
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觴列坐清湍次。
又何須弦管,始堪敘幽思。
宇宙甚寬,騁懷游目,信賞心樂事。
念吾輩、隨分周旋,相與俯仰一世。
或晤言、室廬之內,或放浪、形骸之外。
要其間、靜躁殊途,悲歡同致。
當其自得,內顧欣然,不知老將至。
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隨事改。
一轉瞬間,跡皆陳矣。
榮枯通塞,終歸于盡,時移境變猶嗟悼,況千秋萬歲都無幾。
死生事大,昔人興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
臨文嘅往,難喻諸懷,每不能自已。
固亦知彭殤悉妄,修短難言,以后視今,由視昔爾。
委心隨化,斯誠妙旨。
同時所述皆足錄,料尊前、懷抱初無異。
后人追溯芳蹤,應覽遺文,悠然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