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44、55 句因包含“華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華亭
第 41 句因包含“故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故紙
第 46 句因包含“鼎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鼎彝
第 49 句因包含“一,片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一片石
第 56 句因包含“涿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涿鹿
第 41 句因包含“故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故紙
第 46 句因包含“鼎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鼎彝
第 49 句因包含“一,片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一片石
第 56 句因包含“涿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涿鹿
書董文敏墨跡后(并引。)(癸亥) 清 · 翁方綱
押支韻 出處:復(fù)初齋集外詩卷第二十四
文敏墨跡云:東坡《嵩陽帖》詞翰兩絕。余見摹本,輒為神往。今得展觀移日,頗如米老得《王略》時。此跡不著年月,然文敏所見摹本即馮氏快雪所刻也。書此以代《快雪帖》跋,兼以寄題于吳門畢氏所藏卷。
嵩陽蘇帖為神往,華亭記見摹本時。
此書蒼勁暮年筆,彼神往者歲幾移。
計應(yīng)觀自鹿庵所,鹿庵所得奚從知。
鹿庵印又蕉林印,蕉林書屋又已遲。
印繁無若項家最,卻無項跋珍裝治。
項云購自史明古,吳陳二跋嗟然疑。
吳跋通靈久飛去,陳詢早歲豪初摛。
此皆董前百馀載,彼摹本者翻失之。
摹從倪瓚馬治止,而無項董陳詢詞。
項題嘉靖卷改冊,馮刻快雪工未施。
故知董題項之后,若見馮刻心應(yīng)嗤。
坡公此帖出天造,豈有駿足能飆馳。
不知何年仿拓者,一色紙墨相撐持。
神來欲幾虹月印,筆滑何暇風(fēng)電追。
揆時在明中葉上,所以馮篋誇其私。
得邀巨公一拊掌,世上安得雙朱提。
我聞舊家著于錄,粉箋顛縱神所詒。
元明跋寧宋紙繼,況復(fù)貌襲行參差。
華亭乍見竟誤賞,槜李偽印公謾欺。
邇來價尚計千直,馮后刻又重模規(guī)。
嗚呼黯黯殘故紙,江潮夜涌千牟尼。
紙有渝敝墨無壞,華亭腕亦驅(qū)隃麋。
每于中鋒力沈蓄,輒想棨閤森鼎彝。
董云何減得王略,米老儻可師峨嵋。
松陵史家一片石,渴摩萬遍右手胝。
吾齋蘇米影著壁,欲呼馮董月印池。
長空仙風(fēng)來笠屐,篆香拜識真須眉。
他年華亭跡并勒,覺爾涿鹿棠村癡。
烏云紅日無畫法,惝恍幻夢元非詩。
衡山道士何處覓,牛彝對寫柯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