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背左有「鄭樵記」三篆字,右有「元祐」二字。
紫云清泓滑入手,何時閩南到江右。
南昌裘公欣得之,托贈遂為君家有。
背鐫夾漈草堂字,大似琴銘腹中剖。
曰鄭樵記篆則三,六書偏旁嚴不茍。
山中著書三十載,此堂松竹長為友。
日月分明兩硯池,泉石何曾矜敝帚。
薌林別搆修史堂,流水三閒云一畝(夾漈故宅有修史堂、日月井。)。
欲窮七略判九流,遷固上接春秋后。
元祐一行題不留,兩字僅可依稀求。
研在鄭前更誰作,草堂未筑溪西頭。
與人作研蓋非偶,功與上方給札侔。
昌辰秘館辟西掖,二十略特精校讎。
紅窗綠字啟漆匣,山中當(dāng)日有此不。
學(xué)士八閩昔持節(jié),草堂阯界于仙游。
莆人每聞風(fēng)雨夕,讀書聲到溪邊舟。
欲從君乞考往跡,并乞研滴涓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