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驥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驥子
第 25 句因包含“朱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朱鳥
信國墨跡紙本六頁。文云:「一。唐仁不測申述,宜速應(yīng)之?;蚯?span id="ov3wxug" class='bold'>章貢捷劄,宜即率二謝兵馳入城,與之共守,卻命□行府萬兵即下□□事又在目矣。一。諸處取到物色,已有幾無對證者、無數(shù)證者,固自難理焉。如優(yōu)全所共,如前此有數(shù)目者,即與嚴(yán)行根究。須斬犯法者數(shù)人,然后取得起。若肯納還,又可少寬其刑。如平素省劄,如印紙,他們收得,亦何用此?納誥之人,誥在其手,則省劄印紙、敕黃皆在焉。一。徐奶同娘在劉千戶下,傳佺已親見之,但虜榜不載。想徐奶托以為別人女,不直指為吾女也。徐奶有夫,此項可托其夫往贖,幸圖之。一。環(huán)娘十歲,虜中既無名,想亦在民閒。此項須立賞格,遍劄永豐諸隅物色,方有出場。一。在此無片可用,費(fèi)力費(fèi)力!全靠使司取些物色來,及靠舍弟民章來,有些攜帶。此外無策無策!一。黃州都統(tǒng)死于瑞金,可惜可惜!一。在瑞金時,賤體一病,甚可憂。入汀以來,幸已勿藥。一。合家書與舍弟,又一書與民章,又一書連千戶送達(dá)天祥惶恐拜筆,十月八日發(fā)。」)丁亥 清 · 翁方綱
 出處:復(fù)初齋集外詩卷第四
陰風(fēng)晝翳興國軍,軍噪不辨肩輿人。
何暇裁書一報百五妹,六歌欲出聲先吞。
身在汀南望章貢,兩眶淚血猶馀痛。
一城不下大勢不支,還以馳師卜一中。
其馀家事籌豈遑,略及環(huán)娘與娘。
驥子寧知寄誰廄,雁兒已分
懷親寄友出倉卒,數(shù)語畫策周詳。
想當(dāng)爾時軍挫氣未挫,西江一舉全視劉民章。
昔觀蛻庵跋,曾入珊瑚笈。
此跋出一峰,亦言為下泣。
公之精神感動,紙上墨痕起立。
紙既黑,墨又昏,盤旋一片恐是朱鳥魂。
郁浡窗楹暮雨作,渰浥歘起西臺云。
一峰跋云:「此書乃空坑之?dāng)?span id="zi0ai85" class='bold'>之后其所知者之書。蓋是時天阸甫脫,勁敵在后,正流離顛沛之際,荒迷不次也。而其筆意乃雍容閒雅,無一毫驚懼驅(qū)迫之狀。非素素養(yǎng)之熟,能如是乎?毛氏幸得此書。今讀其辭,想其事,使人心膽奮惕,精神凜冽,不自勝感激,因泣下,而謂后世為人臣者,其立心操行,當(dāng)何如耶!按空坑之?dāng)。?span id="1buxijj" class='bold'>益王是景炎二年八月。今據(jù)此跡,十月尚在汀也。劉子俊,字民章,與公同里,時方退保洞源后死五坡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