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西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西伯
第 1 句因包含“卜獵渭川,熊,太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渭川
第 2 句因包含“卜,非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非熊
第 4 句因包含“婕妤,當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婕妤當熊
第 17 句因包含“牛,釁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牛釁鐘
第 18 句因包含“祝,解網(wǎ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解網(wǎng)
放熊行 清 · 金履萬
 押東韻 出處:鶴皋先生文集卷之三
野史云孝廟朝。禁中熊子。稍長漸不可馴。中官上請殪之。顯廟時在春宮。進曰熊固害人之物。但此熊猶未及害人。宜放深山。何必殺之。孝廟喜曰汝之在位。必不以猜疑一人。為汝之臣者可謂有福矣。遂命虞人放熊于深峽。嗚呼。此盛德事也。臣不勝感嘆。遂賦詩
君不見西伯卜獵渭川陽,所獲非熊太公。
又不見漢主出游上林苑,婕妤當熊衛(wèi)帝躬。
豈若吾王及物仁,不欲殺熊還放熊。
熊之害人固其性,雖使殺之夫何恫。
未及害人猶可恕,不如放之深山中。
獸猶不忍同胞,乃知惻隱無窮。
所以圣考聞此言,天顏有喜春風
殺一不辜不為,嗚呼圣德蒼穹
牛釁鐘何足言,祝禽解網(wǎng)差可同。
小臣薰沐一語,垂之永世傳吾東。